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翡翠知识大全

翡翠知识大全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20:10:25

墨绿:墨绿色,黑中透绿,有时呈暗黑色;

以下是更差的颜色,要尽量避免购买,因为其储量丰富,颜色丑陋,价值极低:

灰绿:灰色中有绿色,灰色调为主,虽有绿色,但色不正;

灰蓝:灰色中有不纯的蓝色,灰色调为主,不纯正的灰蓝色;

油绿:色绿暗不纯正,如油浸般不鲜明;

油青:色绿暗不纯正,较油绿更加暗淡,色非常邪;

红翡:红褐色,包括红色、淡红色、红褐色、褐色系列的色调在内,有时呈铁锈色,纯红色十分罕见;

紫罗兰色;俗称“春色”包括紫色、浅紫色、蓝紫色,水头好、质地细腻的品种也是非常难得的。

黄翡:黄色、褐黄、黄褐,米黄色十分罕见;

福禄寿:红、绿、紫三色同体。

翡翠的“水头”

什幺叫“水头”呢。其实就是民间对于玻璃地翡翠通透程度的一种评价标准。玉器行业内把翡翠每3mm能用透射光线通过称作“一分水”,水头越好就说明通透程度越好,相应的,翡翠的杂质含量就越少,并且质地越细密。矿物晶体颗粒就越小。另一个影响到翡翠成品水头的因素就是翡翠的细密程度,质地越细密的翡翠在抛光“出水”后的视觉效果肯定要比质地粗松的翡翠要好很多。

翡翠的“评价”

以上是评价翡翠毛料的基本标准,但当雕琢成为饰品之后还有另外的几个因素也是比较重要的!

那就是

第一:瑕疵多少

第二:雕工创意(意境)

首先,要承认翡翠因是天然形成的矿物类宝石,当然多多少少是会有瑕疵的。如矿物杂质;生长纹等,没有任何杂质的翡翠是非常少见的。就连在拍卖会上创出天价的翡翠雕件上一样

有瑕疵。只不过瑕疵非常之小,有的连肉眼都看不到!但市面上销售的翡翠饰品其上存在的瑕疵就要相对的多一些,而且有的属于人为的,在开采,雕刻,运输,库存的过程中造成的人为伤害,那就是“裂痕和缺损”。这一点提请大家注意!不要轻易购买有人为瑕疵的翡翠饰品。尽管销售人员再三地向您解释“只是一点点嘛!看不出来,在里面不大能看见的地方而已。”等等。因为被人为伤害的翡翠饰品在价值评估时在专家眼里是非常致命的毛病。这对于将来的升值有着很大影响!

一块好的原料交给一位技艺不高的雕刻师,由他雕琢出来的工艺品很有可能成品价值要低于由巧夺天工的资深玉雕师傅的作品几倍乃至几十倍!原因是构思,开料技巧,雕琢工艺,打磨工艺,雕刻技巧,有着天壤之别。所以成品后呈现出的意境,造型,和工艺的精细程度是完全不同的,相应的也会反映到饰品本身的价值上面来。

关于翡翠的“A,B,C,D”货

自古以来国人最崇敬玉,高级翡翠更是国人的最爱。因此就有人想尽办法提色以便迎合喜好,所谓(美化)就是将颜色差的次等宝石,以人工的方法或填加色料或不添色料加以处理,使原来不受欢迎的外观,改良成迷人的相貌,提高价值感,其实真正价值并未增,但价格却增加不少。例如早期将钻石腰部浸入蓝色水溶液中,捞起晾干后在钻石腰部表面附着蓝色素,因光反映产生蓝意降低黄色调,而提高钻石色泽等级。这种方法简单,但也容易掉色而且只要用10倍放大就可看出破绽——附着在钻石腰部表面的粒状色素。随着科技的进步,处理方法更精密更不易察觉(如以放射法将黄棕色调的钻石转变成蓝色或绿色钻石),又如热处理、扩散热处理可将无色或牛奶色的低等级蓝色宝石,改变成高价位的红宝石或蓝色蓝宝色或金黄色蓝宝石。处理方法层出不穷,五花八门,不一而足,防不胜防,翡翠亦不例外,兹依其不之美化处理法及鉴定方法分(A货)、(B货)、(C货)、(D货)叙述如下:

一、A货(Allowing):浸蜡处理

翡翠是不透明至半透明宝石,我们所看到的翠绿色,是阳光或白光中部份光质被翡翠吸收反射绿色光质的结果,翡翠颜色要达到色(浓)、色(阳)、色(正)及色(匀)这四要件,必须要有致密而光滑的表面,才能有如镜子般的反射光,偏偏翡翠常与其它物质混合而成岩石,因此组织构造欠均匀,磨光后的表面并不十分光滑;在放大镜下观察,有如鲨皮纹凹凹凸凸不平整,反射能力大受影响,为此在完成琢磨过程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道手续(磨光)后,再浸泡在果酸当中,将其表面的含铁或其它杂质轻微漂洗一遍(此工序称为“去黄”),另外特别再浸入蜡溶液中,使蜡渗入填补裂隙缝及小坑洞,以提高反射能力,增加光泽。这种做法已行之多年,为一般人所接受允许,在玉器行业间称之为(A货)或(A玉)(AllowingJadeite)。

二、B货(BleachedandPolymerimpregnatedJadeite)漂白注胶处理

翡翠漂白灌注胶料处理,已相当盛行于玉市场,尤其是台湾、香港及日本,无论高档货老坑种或低档花青种均有,据报导高档货中有80-90%均经处理过。其法包括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漂白(Bleaching)又称褪黄,即将已剖开成片状的翡翠原石(Boulder)或已琢磨完成的翡翠,以化学处理方法除去讨人厌的棕褐色或灰黑色(可能是铁化合物填充在裂缝里所引起)。第二阶段是注入聚合物(loymer-Impregnating),甚至于添加绿色色素。经由这两阶段处

理的翡翠,英文称之为BleachingandploymerImpregnatedjadeite,其英文的第一个字母为(B),所以玉商行业间简称为(B货)。到现在为止,这种处理只限绿色或白色翡翠,其它颜色的玉如紫至或软玉均未发现。

(一)漂白注胶之程序

第一阶段漂白:翡翠原石(毛料),或剖成板状原石或已琢磨成形的翡翠如戒指面、坠子或手镯等,浸化学药品去除存在裂缝或粒子构造间的棕黄色铁化物。依各种不同资料来源显示,盐酸,果酸是最常用的漂白剂,其它纳化合物也常被用来漂白翡翠。依照翡翠受污染的程度或污染源之不同,有的只要浸几小时,有的却要浸上几个礼拜才见效。当所呈现的颜色经判定已达最大的改善时,取出并以清水不断清洗,当然也有以苏打水来「中和」残留在玉上的酸。至此尚属正常作业,许多种宝石原精(Rougth)如祖母绿在琢磨前均经如此处理,甚至于珊瑚更以稀盐酸浸洗代替抛光。如此产品因未添加其它物料属天然未处理品。

第二阶段:如漂白完成后,裂缝或粒子间之全部或大部份棕褐色污迹已清除,却使白色或粉绿色脉纹更明显而不好看。漂白过的翡翠因除去污迹留下孔隙,使呈易碎裂状态,甚至于最低品质之漂白翡翠,只要用手指背力就会捏碎。如不加以处理而镶成首饰佩戴,过不了多时,这些孔隙又会填满了脏和油脂,更不美观,因此必须进行第二阶段作业一注入聚合物,有时只用蜡,但大部份都注入树脂,替代被除去的物质。以填满孔隙并固结松散的翡翠,有些技师将染料与聚合物一起注入(Ng1990),灌注完成后再将残余的聚合物除掉。

(二)鉴定方法:

经测定漂白注胶翡翠的宝石性质,其折光率、光谱(手持光谱仪)两项与未处理者无显着之差异,而在比重、紫外线荧光反应、热针反应、热针反应测验及高倍放大的特征(外观)等方面有显着的差别,可据以检验漂白注胶产品,而最近开发应用于珠宝鉴定的新仪器红外线光谱仪,价钱昂贵又需较高的技术,但最具准确性,兹分述如下:

(1)以纯盐酸滴一小滴在未经过的翡翠上,观察数分钟(约1-20分钟),会有许多(小圆汗珠)围着小滴处。这种反应是翡翠的结晶粒子与小裂缝及子孔隙及毛细管作用。当以同样的方法测试漂白注胶翡翠时,则因胶料填满了子孔隙而没有这种(小圆汗珠)现象。注意,在干热的地方,尤其是在冷气房作这种测试,因盐酸会在你看到反应之前蒸发掉,所以必须不断地滴盐酸。

(2)以显微镜用反射光,可观察到达表面裂缝中之填充料。光泽差的低品级玉也可能在玉片上发现白色斑;因处理时疏忽所致;在抛光表面的样品中,有时可看到填充料的料气泡或棉絮状纤维物聚物聚集在透明的胶料中,偶也可在雕刻浅沟、凹陷、小坑等看到胶料残余物。

(3)紫外线荧光反应

大部份天然未经处理翡翠对紫外线辐射没有反应。在长波紫外线下有些则于白色处显示淡至中度黄色,对短波紫外线则呈弱或无反应。绿色部份则均无反应。而漂白注胶翡翠均对长波紫外线产生荧光反应。而在短波紫外线照射呈晦暗或无反应。通在在长波紫外线下显示淡至强的蓝白色荧光,有时在白色地方更明显,这种荧光大致是来自所灌注的胶料。

因此,在长波紫外线下显外蓝白色到黄绿色荧光,提供了漂白注胶翡翠有用的指标。但此项检验必须在暗房进行,如在明亮处则无法看到荧光,且宝石之荧光反应多作参考用,必须合其它方法才能确定。当然现在很多的高级b货,此发可能失效。

(4)敲:

对翡翠品质及等级之鉴别、古有明训六字诀:色、透、匀、形、敲、照,为玉器行业常挂在嘴边的座右铭,其中“敲”在鉴别B货更能派上用场。大件货如玉手镯用硬币轻轻敲击,若是天然未经处理的高档货则发出清脆悦耳声音,而B货则发出阴沈、沉闷的亚音。其理论基础是翡翠结构内的胶料或断裂阻断声波,而未处理者声波振动无阻。

(5)红外线光谱仪:

红外线光谱仪在研究或学术机构才有此项设备,价钱昂贵且操作不易,一般珠宝鉴定实验室均有具备。然对鉴定翡翠是否经注胶处理,却最具有准确性。以此仪器检验漂白注胶处理者,均可在中一红外线区发现有强吸收峰约在2900cm-1处。并进一步的测佑所使用的胶(聚合物)主要的有石蜡(wax)、phthalate及opticon等三种聚合物。其中以树脂No.224最常用。

三、C货(Coatingjadeite)被覆处理

被覆处理的方法:是在白色次等玉(可用其它饰石如印度玉代替)的表面,包裹一层很薄的绿色胶膜,使原来没色的白玉,变成翠绿透明的「皇冠绿」。事实上,已有几种宝石经由被覆处理的方法来改良宝石的颜色。诸如刻面(faceted)天然金绿玉的表面被覆一层绿色物质以冒充祖母绿(kane1982);无色钢玉珠,在其珠孔被覆红色物质;星光无色蓝宝被覆塑料以冒充星彩红宝等。

这种表面被覆处理的翡翠,在滤色镜及紫外线下均无反应。一般的鉴定方法是用显微镜放大检查其特征:(1)表面失去翡翠特有的粗糙面(坑坑凹凹);因被胶膜包裹而光滑(2)可看到胶膜的染色色表成细微点,点状散生于胶膜与种玉之接合面。尤以底面之蓝色表最清楚。(3)将翡翠倒翻过来,底朝天时,可看到颜色集中在玉的周围。(4)有时可看到胶膜破损之处显出种玉原来的颜色(如图六)。也可以用热针或大头针刺破胶膜,但此法须谨慎应用。另外也可用分光仪,在红色区观察到一条粗的吸收光谱。

四、D货(DyeingJadeite)染色处理

时下将染色处理的翡翠叫(C货)“Colored“Jadeite,其实在珠宝文献上对于人工染色都用“Dye“这个字,而“Colored“是专指天然着色,当时仍不知还没有被覆处理(CoatingJadeite)品质,现所以把染色玉硬栽为ColoredJadeite而称之为“C货”,各位看倌如没有先入为主的成见,不妨更正过来。翡翠虽可以染成各种颜色,但以染成绿色和紫色较普遍,尤其是绿色。不但裸石及玉器可以染色,而且切片及原石(原料)也可染色。染色的过程包括加热及加高压两个步骤。加热必须小心谨慎徐徐加热,以促使翡翠的毛细孔张开,再以高压力使染色扩散渗入整个翡翠表层。

搜索更多关于: 翡翠知识大全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墨绿:墨绿色,黑中透绿,有时呈暗黑色; 以下是更差的颜色,要尽量避免购买,因为其储量丰富,颜色丑陋,价值极低: 灰绿:灰色中有绿色,灰色调为主,虽有绿色,但色不正; 灰蓝:灰色中有不纯的蓝色,灰色调为主,不纯正的灰蓝色; 油绿:色绿暗不纯正,如油浸般不鲜明; 油青:色绿暗不纯正,较油绿更加暗淡,色非常邪; 红翡:红褐色,包括红色、淡红色、红褐色、褐色系列的色调在内,有时呈铁锈色,纯红色十分罕见; 紫罗兰色;俗称“春色”包括紫色、浅紫色、蓝紫色,水头好、质地细腻的品种也是非常难得的。 黄翡:黄色、褐黄、黄褐,米黄色十分罕见; 福禄寿:红、绿、紫三色同体。 翡翠的“水头” 什幺叫“水头”呢。其实就是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