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制冷技术基础知识问答
除水滴)进入吸收器,被由吸收器泵送来的中间溶液(为浓溶液和稀溶液混合而成的溶液)吸收,喷淋的中间溶液吸湿又变为稀溶液。溶液吸收水蒸气过程中放出的吸收热则被冷却水带走。稀溶液再由发生器泵汲入并压走。发生器中被浓缩而生成的溶液则流经溶液热交换器预冷却后流入吸收器,和稀溶液混合成中间溶液再用以吸收冷剂水蒸气。如此完成溶液循环和冷剂水循环,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10.为什么要采用双效溴机?其流程如何?
答:采用双效溴机和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相比它有如下区别和优点: 两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装有高压和低压两个发生器,在高压发生器中采用中压蒸汽(压力为0.1~0.7MPa)或燃油、燃气直燃作为热源,而产生的冷剂水蒸气又作为低压发生器的热源,这样有效地利用了冷剂水蒸气的凝结潜热,同时也减少冷凝器的冷却水量,因此单位制冷量所需的加热量与冷却水量均可降低,机组的经济性提高。热力系数可达0.95以上。此外,用于热源和水冷却装置的投资也可减少。 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增加了一个高压发生器和一个高温溶液热交换器。高压发生器中产生的冷剂水蒸气不是直接去冷凝器,而是通往低压发生器作为热源,以利用其凝结热。高压发生器内生成的浓溶液不是直接去吸收器,而是送入低压发生器再一次蒸发,继续分离出冷剂水蒸气。高压的工作蒸汽在高压发生器中放热后形成的凝水,在凝结水热交换器中用来加热浓溶液,使它的余热再度被加以利用。如此种种,使得热源热能得以充分利用,又减少了冷凝器的热负荷。 蒸汽两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具体工作流程是:吸收器中的稀溶液由发生器泵和加压后,经过第二和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预热后进入高压发生器,被工作蒸汽加热后,产生一部分冷剂水蒸汽,初步浓缩的中间浓溶液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凝水热交换器后进入低压发生器,被传热管中高压发生器中生成的冷剂蒸汽进一步加热浓缩,同时又再一次蒸发出冷剂水蒸气;形成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预冷后进入吸收器。高压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在低压发生器中放热后生成的冷剂水,以及低压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一并经过节流降压后进入冷凝器,被冷却后形成冷剂水,由蒸发器泵输送到蒸发器中蒸发而产生冷效应。其他部分的工作流程与单效机相同,不再重复。 11.溴机的变工况特性?
答:⒈工作蒸汽压力的变化对机组性能的影响 工作蒸汽压力提高可使得制冷机的制冷量增大。这是因为在发生器中由于蒸汽压力的提高,浓溶液的温度升高,冷剂水的蒸发量增多,冷凝器中凝结的冷剂水量也增多,所以制冷量也随之增大。 另外,由于浓溶液的浓度增大,而稀溶液的浓度变化不明显(吸收器中吸收的水蒸气量,由于循环的冷剂水量增大而增大),因而放气范围变大,单位蒸汽消耗量减少,使得热力系数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浓溶液的浓度增大,易产生结晶。而且由图可以看出,当蒸汽压力超过设计值(通常为0.1MPa表压)后,制冷量的提高幅度是有限的。 ⒉冷却水进口温度对机组性能的影响 冷却水进口温度降低可使得制冷机的制冷量增大。这是因为在冷凝器中,由于冷却水温度降低而致使冷凝压力下降,这又促使发生器中冷剂水的蒸发量增多,循环的冷剂水量增多;另外在吸收器中也因冷却水温的降低以及稀溶液温度的下降,使得吸收水蒸气的能力增强,稀溶液的浓度减小。如
上分析可只,由于冷剂水循环量增多以及放气范围增大,使得机组的制冷量提高,热力系数也提高。 冷却水的温度限制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太低,据以上分析,浓溶液浓度增大和稀溶液的温度过低,都容易导致溶液产生结晶,所以一般不允许冷却水的进水温度低于20℃。 ⒊冷媒水出口温度对机组性能的影响 冷媒水出口温度的下降可使得制冷机的制冷量下降。 其原因是:在蒸发器中由于冷媒水温要求低,蒸发压力也必然要求降低,吸收器中因压力降低而使得吸收能力减弱,稀溶液的浓度上升,制冷量也因此下降。另外,在冷凝器中,随着制冷量降低而使得冷凝负荷也降低,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也下降。在发生器中浓溶液的浓度会有所增加,但由于制冷量的降低,浓溶液浓度的增大量小于稀溶液浓度的增量,总的来说,放气范围变小,故而热力系数下降。 12.溴机的能量调节有哪些方法?
答:溴化锂制冷机能力调节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⒈冷却水量调节法 增加或减少冷却水量,可以控制机器的制冷量,其原理与改变冷却水进口温度相似。这种控制方法是根据冷媒水出口温度来控制冷却水管上的三通阀,改变其流量以达到控制制冷量的目的。但是控制范围较小当把制冷量调节到最低值时,机器有产生结晶的危险,而且热效率下降很大。所以这种方法一般只能在80%~100%负荷范围内调节。 ⒉工作蒸汽(热水)量调节方法 根据冷媒水出口温度的变化来控制蒸汽调节阀的开启度,改变工作蒸汽的流量以达到控制制冷量的目的。其原理与前述工作蒸汽压力的影响相似。这种方法实施起来比较简单可靠。缺点是热效率有所降低。 ⒊工作蒸汽凝水调节法 这种方法是调节安装在凝
水管上的调节阀的开启度,用控制凝结水量的方法改变发生器的有效传热面积,从而改变溶液的加热量,达到改变制冷量的目的。它的能量调节范围与上一种方法一样,以60%~100%为宜。 ⒋稀溶液循环量调节法 这种调节方法是根据冷媒水的出口温度,控制稀溶液调节阀,调节去往发生器的稀溶液流量,以达到改变制冷量的目的。采用这种方法调节制冷量比较经济简便,能量调节范围也较宽,可在10%~100%范围中。 13.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工作原理?
答:⒈为夏季空调提供冷媒水的制冷循环的工作流程是:在高压发生器中,由直燃热源提供的热能经过两次预热的稀溶液受热而发生冷剂水蒸气。蒸汽被引入低压发生器,用来加热来自低温热交换器的稀溶液,发生的冷剂水蒸气一并进入冷凝器,被冷却水冷却后凝结成饱和冷剂水,集聚在水盘中。高压的冷剂水经U形管降压后进入蒸发器的水盘和水囊中,由蒸发器泵汲入加压后在蒸发器中喷淋,在汽化的过程中吸收冷媒水的热量而使之降温(制取低温冷媒水)。蒸发产生的低温冷剂蒸汽在吸收器中被喷淋的浓溶液吸收,并使浓溶液稀释成稀溶液。吸收器底部的稀溶液发生器泵汲入增压,在预热器和高温热交换器中和浓溶液换热(浓溶液被预冷,稀溶液被预热),再进入高压发生器并重复上述过程。冷却水为并联的两路,一路经过冷凝器带走高温冷剂水蒸气的冷凝热,另一路经过吸收器带走吸收热。 ⒉为冬季空调提供热水的采暖循环的工作流程是:高压发生器产生的高温冷剂水蒸气被直接引入蒸发器,在此加热流经传热管的热水使之升温。蒸汽的凝结水使溶液稀释成稀溶
液。溶液的循环和制冷循环相同。机组作采暖循环运行时,低压发生器、冷凝器,和吸收器均不工作,冷却水也无需循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