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化原复习
1.边长为a的正方形截面通道,其当量直径为 。 2.用ξ项。
3.某精馏塔顶操作压强需维持在5.3 KPa,若当地气压计的读数为100.6 KPa(755mmHg),塔顶真空表读数应为 KPa ( mmHg ) 。 4.离心泵启动时,应关闭泵的 使启动电流减少,以保护电机。 5.沉降操作是指在某种力场中利用分散相和连续相之间的 差异,使之发生相对运动而实现的分离操作。
6.沉降过程有 沉降和 沉降两种方式。 7.过滤是分离 最常用的单元操作之一。
计算突然扩大和突然缩小的损失时,通常按 管内的流速计算动能
8.降沉室通常只适用于分离粒度大于 的粗颗粒,一般作为预除尘使用。 9.在饼层过滤中,真正发挥拦截颗粒作用的主要是 而不是 。
10.降尘室的生产能力只取决于降尘室的 和沉降速度,与降沉室的 无关。
11.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 、 。 12.降沉室通常只适用于分离粒度大于 的粗颗粒,一般作为预除尘使用。 13.工业上常用的过滤介质主要有 、 、 。 14.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 、 。 15.用于冷热流体进行热量交换的设备称为 。
16.在计算换热器的平均传热推动力时,若两端的推动力相差不大于2倍,则其算术平均值与对数平均值相差不大于 。 17. 1kgf/cm2 = mmHg = N/m2
18. 在流动系统中,若截面上流体流速、压强、密度、等仅随 改变,而不随 变,称为稳定流动。
19.流体流动局部阻力的两种计算方法分别为 和 。 20.离心泵安装高度超过允许安装高度时,离心泵会发生 现象。 21.离心泵在启动前必须充满液体,这是防止 现象,
22. 若降尘室的高度增加,则沉降时间 ,气流速度 ,生产能力不变。
23.固体颗粒在空气中自由沉降,颗粒受 、 、 等几种力的作用。
24.间壁式换热器的传热过程是 、 、 。 25.化工原理的“三传”是指
26.流体流动的流型包括 和 。
27.在流动系统中若截面上流体流速.压强.密度等既随 改变,又随 改变 , 称为不稳定流动。
28.当离心泵叶轮入口处压强等于被输送流体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时,会产生
现象。
29.离心泵的工作点是 曲线与 曲线的交点。 30.沉降室的分离条件 ≥
31.冷热流体在单位时间内在换热器中所交换的热量称为 。
32.给热是以 和 的差作为传热推动里来考虑问题的。
33.对流传热的热阻主要集中在 ,因此 是强化传热的重要途径。
1.传质单元数NOG及NOL反映 ,传质单元高度HOG及HOL 表示 ,是吸收设备性能高低的反映。 2.气体吸收是用来分离 的单元操作。
3..精馏分离的依据是 的差异,要使混合物中的组分得到完全的分离,必须进行多次 、 。
4.当进料热状态q=1时,Xf与Xq之间关系为 5.干燥过程中较易除去的水分是 6.物料在干燥的过程中其恒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区分的标志是 7.对饱和湿空气(Ф=100%),以下三个温度之间的关系是:干球温度t 湿球温度tw 露空温度td
8.精馏塔操作时其温度和压力以塔顶到塔底的变化趋势为温度逐
渐 ,压力逐渐
9.亨利定律的表达式为 它适用于 。 10.气体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 。
11.对流传质是指发生在运动着的流体与 之间的传质过程。 12.精馏分离的依据是 的差异, 要使混合物中的组分得到完全的分离,必须进行多次的 和 。
13.最简单的蒸馏过程是 和 用于易分离或分离要求不高的物质。
14.常用的去湿法包括 、 、 。 15..在选择吸收剂时,应主要考虑的四个方面是 、 、 、 。
16一般情况下,取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 倍是比较适宜的。 17.双膜理论的基本假设是
① ; ② ; ③ 。 18.简单蒸馏的主要特点是 和 。 19.写出相对挥发度α表示的相平衡关系式 。 20.精馏过程是利用 和 的原理进行完成的。 21.空气相对湿度越高其吸收水汽的能力 。
22.在一定的干燥条件下,能用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称 ,用干燥方法不能除去的水分称 。
23.恒定干燥条件下,恒速干燥阶段属于 控制阶段,降速干燥阶段属于 控制阶段。
24.根据物料中所含水分除去的难易 程度可分 和 。 25.恒速干燥阶段与降速干燥阶段分界点处所对应的物料含水量称为 。
1.真空蒸发器规定操作绝压为20 kPa,问在天津和兰州操作时,真空表的读数应为多少?已知天津大气压强为101.3KPa,兰州大气压强为85.33KPa。
2.一敞口烧杯底部有一层深度为50mm的常温水,水面上方覆盖着一层厚度为100mm的油层,已知大气压强为700mmHg,油的密度为820 Kg/m,试求该烧杯底部所受的绝对压强(kPa)?
3
3.如图所示,从高位槽向精馏塔中连续加料,料液密度为900 Kg/m3。高位槽液面维持不变,塔内压力为0.5 Kgf/cm2(表压),连接管的规格为φ108×4.0mm。
3
进料量维持50 m/ h,能量损失为2..0 m液柱(不包括出口的能量损失),求高位槽液面须高出塔的进料口多少米。
4.如图所示,为了能以均匀的速度向精馏塔中加料而使料液从高位槽自动流入精馏塔中。高位槽液面维持不变,塔内压力为0.4 Kgf/cm(表压)。问高位槽中的液面须高出塔的进料口若干米,才能使液体的进料量维持50 m/ h?已知原料液密度为900 Kg/m,连接管及其入口和出口处的阻力之和为2.0m液柱,连接管的规格为φ108× 4.0mm。
5.一单程列管式换热器,由直径为φ25×2.5mm的钢管束组成,苯在换热器的管内流动,流量为1.25Kg/s,由90℃冷却到30℃,冷却水在管间和苯作逆流流动,进水温度为20℃,出口温度不超过40℃,若已知水侧和苯侧的对流传热系数分别为1.70和0.85Kw/m2·K,污垢热阻和换热器的热损失可以忽略,试求换热器的传热面积。(苯的平均比热为1.9 KJ/Kg·K,管壁材料的导热系数为45 w/m2·K)
6.在一换热管外表面积为180㎡的单程列管换热器中,测定其总传热系数K。值,今测得管程内冷气体被加热的温度由27℃被升高到77℃;壳程用压强为198.64kPa、饱和温度为120℃的饱和水蒸汽。冷气体的流量为4×104kg/h,平均比热为1.05kJ/kg﹒K。过程的热损失可忽略。
7.每小时将12000Kg,含苯40%和含甲苯60%的溶液,在连续精馏塔中进行分离,要求将混合液分离为含苯97%的馏出液和釜残液中含苯不高于2%(以上均为质量百分数).操作压力为101.3KPa ,试求馏出液和釜残液的质量流量?(10分)
8.用精馏分离某混合液,塔顶为全凝器,泡点回流,再沸器间接加热。要求馏出液中含易挥发组分0.95(摩尔分数),已知进料线方程为y= -2x+1.32,混合液相对挥发度为2.5。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5倍,试确定从塔顶数第二块理论板
3
3
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