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思想史自测题及答案

管理思想史自测题及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1:22:27

自测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美国管理思想史学家丹尼尔·A·雷恩博士所著的《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于1979年出版。 2、管子的“四民分业”,强化了士、农、工、商的社会分工。 3、工业革命之前,工场手工业是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4、萨伊第一个明确承认生产力继土地、资本、劳动力之外还存在第四种要素—控制。 5、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6、甘特特别出名的原因是他发明了甘特图。

7、古典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是从 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这一阶段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

8、罗特利斯伯格在1960年为再版的梅奥于1933年写的《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书写的前言中,用“组织行为学”这一名称来指梅奥开创的这门学科。

9、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认为,并不存在着一种“最好的”领导方式,一切取决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因素。

10、“老三论”是指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 11、西蒙用“管理人”来代替最优准则的“经济人”。

12、彼得斯在分析了美国的许多大小企业后,提出了成功的公司必须遵守的八条原则。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最早用音乐来规定劳动动作、愉悦劳工心态是 (B)。 A. 苏美尔人 B. 古埃及人 C. 古希腊人 D. 古巴比伦人 2、“教民耕战”是春秋战国时期(C)提出的基本国策。 A.荀子 B.孟子 C.商鞅 D.孙子

3、第一个研究劳动强度和疲劳关系问题的人是(C ) A.巴比奇 B.安德鲁·尤尔 C.杰文斯 D.李嘉图 4、泰勒的主要著作有(B )

A.《劳动、工资和利润》B.《科学管理原理》 C.《动作研究》 D.《科学管理入门》 5、法约尔认为,企业无论大小,简单还是复杂,其全部活动都可以概括为(B)。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6、企业管理当局必须对工厂管理人员进行训练,使他们能更好地倾听和了解工人的个人情绪和实际问题。这是(B )试验得出的结论。 A.电话继电器装配试验 B.访谈计划试验 C.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 D.车间照明试验 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最高级的需要是(B)。 A.安全上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地位或受人尊敬的需要 D.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

8、“组织的目标、工作的性质、职工的素质等对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影响。”这一观点是(D)理论中提及的。

A.X理论 B.Y理论 C.Z理论 D.超Y理论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韦伯)超凡权力

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韦伯认为,超凡权力的合法性,完全依靠对于领袖人物的信仰,他必须以不断的奇迹和英雄之举赢得追随者,超凡权力过于带有感情色彩并且是非理性的,不是依据规章制度,而是依据神秘的启示。所以,超凡的权力形式也不宜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2、管理方格论

管理方格论。指出,企业中的领导方式,存在着“对人的关心”和“对生产的关心”两种不同的结合。他们提出的管理方格法,主要是为了避免在企业管理的领导中趋于极端的方式,即或者是科学管理,或者是人际关系;或者以生产为中心,或者以人为中心;或者以X理论为依据,或者以Y理论为依据。应该采取各种综合的领导方式。 3、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英文为“Corporate Culture”。在我们国家,也有学者将其译为“公司文化”。企业文化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形成于企业内部的群体文化,又叫亚文化或子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 简述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

答:工业革命引起了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使社会发生巨大变革。随着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的提高、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工业企业的效率问题、控制问题、对企业中人的管理问题更加突出,使当时的人们不得不深入思考,如何在市场中通过努力来获得高效率和最大的利润。由此,古典管理思想开始萌芽了。 2、简述霍桑试验的主要内容。

答:(1)车间照明试验。试验目的是研究照明情况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试验把12名女工分成 “试验组”和 “控制组”,研究工作者对两个组的工作情况做了仔细的观察和精确的记录。开始时,两个组的照明度一样。以后逐步把试验组的照明度降低。但试验组同控制组一样,产量都是一直上升的。由此得出结论:车间照明只是影响员工产量的因素之一,而且是补台重要的因素;由于牵涉的因素太多,难以控制,无法测出照明对产量的影响。

(2)电话继电器装配试验。试验目的是了解各种工作条件的变动对小组生产效率的影响,以便能够更有效地控制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他们先后选择了工资报酬、工间休息、每日工作长度、每周工作天数等因素对工作效率影响的试验。发现无论每个因素变化,产量都是增加的。认为参加试验的女工产量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参加试验的女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并形成一种参与试验计划的感觉,因而情绪高昂。试验的结论:工作条件、休息时间以至于工资报酬等方面的改变,都不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第一位的因素。最重要的是企业管理当局同工人之间,以及工人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

(3)访谈计划试验。试验目的为了解职工对现有管理方式的意见,为改进管理方式提供依据。试验人员对2万名左右的职工进行了访谈,访谈开始了解和研究职工对公司领导、保险计划、升级、工资报酬等方面的意见和态度。开始自由地谈论起公司和管理人员的事情。但他们不是按照研究者事先拟好的提问表来回答问题,而是谈些他们认为更重要的问题。谈话以后,虽然工作条件还没有改变,工资率也维持原状,但心理却觉得各种情况都改善了。访谈计划试验的结果。企业管理当局认识到必须对工厂管理人员进行训练,使他们能更好地倾听和了解工人的个人情绪和实际问题。访谈计划虽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也有不足之处。这就是难以反映企业中非正式组织的情况。试验的结论:任何一位员工的工作成绩,都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4)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为了研究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及其奖惩对工人生产率的影响而设计出来的一组试验。试验的过程是选了14名男工在一间单独的观察室中进行。其中绕线工和焊工分成3组,每个小组由3名绕线工和1名焊工组成。两名检验工则分担检验工作。工人的工资报酬是按小组刺激工资制计算的。通过试验,研究人员首先注意到的是,工人们对“合理的日工作量”有明确的概念,而这个“合理的日工作量”低于企业管理当局拟定的产量标准。他们制定了非正式的产量定额,并运用团体压力使每个工人遵守这个定额。试验的结论:第一,非正式组织不顾企业管理当局关于产量的规定而另外规定了自己的产量限额。第二,工人们使上报的产量显得平衡均匀,以免露出生产得太快或太慢的迹象。第三,非正式组织制定了一套措施来使不遵

守非正式组织定额的人就范。对电话线圈装配工中社会关系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霍桑试验的结论:

关于霍桑试验,许多管理学者发表了大量的著作。其中主要的是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等人的。他们依据霍桑试验的材料,得出以下三点主要的结论:

第一,职工是“社会人”。第二,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第三,新的企业领导能力在于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来提高其士气。

三条可以说是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要点,也是行为科学在以后发展的理论基础,并对以后的管理思想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 3、简述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特征。

答:现代管理理论的各个学派,虽各有所长,各有不同,但不难寻求其共性。现代管理理论的共性实质上也就是现代管理学的特点,它们可概括如下一些方面。⑴强调系统化。系统化就要求人们要认识到一个组织就是一个系统,同时也是另一个更大系统中的子系统。现代管理论运用系统思想和系统分析方法来指导管理的实践活动。⑵重视人的因素。人是生活在客观环境中的,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管人。重视人的因素,就是要注意人的社会性,对人的需要予以研究和探索,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尽最大可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⑶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也就是在不违背组织原则的前提下,发挥非正式群体在组织中的积极作用。这主要是因为非正式组织是人们以感情为基础而结成的集体,这个集体有约定俗成的信念。⑷广泛地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这样以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⑸加强信息工作。现代管理理论强调通讯设备和控制系统在管理中的作用,所以如何采集信息、分析信息以及有效、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和使用信息,以促进管理的现代化,成为现代管理论的重要研究课题。⑹把“效率”和“效果”结合起来。⑺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现代管理理论来自众多的人们的实践,把实践归纳总结,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并将不断发展。⑻强调“预见”能力。社会是迅速发展的,客观环境在不断变化,现代管理论强调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测,以保证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⑼强调不断创新。管理就是创新。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者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进行变革,从而使组织更加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⑽强调权力集中。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现代管理论认为组织中的权力应趋向于集中。管理者通过有效的集权,把组织管理统一化,以达到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的目的。

搜索更多关于: 管理思想史自测题及答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自测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美国管理思想史学家丹尼尔·A·雷恩博士所著的《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于1979年出版。 2、管子的“四民分业”,强化了士、农、工、商的社会分工。 3、工业革命之前,工场手工业是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4、萨伊第一个明确承认生产力继土地、资本、劳动力之外还存在第四种要素—控制。 5、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6、甘特特别出名的原因是他发明了甘特图。 7、古典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是从 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这一阶段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 8、罗特利斯伯格在1960年为再版的梅奥于1933年写的《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书写的前言中,用“组织行为学”这一名称来指梅奥开创的这门学科。 9、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认为,并不存在着一种“最好的”领导方式,一切取决于领导者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