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茶文化与养老产业配套结合与探索
茶文化与养老产业配套结合的探索与思考
——马连道商协会座谈发言
感谢组织部组织的这次座谈,让我们马连道街区商、协会能够拥有集中的沟通与交流!
我是北京安徽茶业商会的张晓芳,我高兴代表我们商会发言,我今天的发言主题是:茶文化与养老产业配套结合的探索和思考。
随着全球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全球社会开始对“社区养老”逐渐达成共识,打造“养老社区”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
特别感谢李婕总指挥的关心和指导,通过李总指挥的引荐,我们先后和中精众和“养老照料中心”、广内街道“为老服务中心”合作,在茶文化与养老产业结合的这个课题上,做了一点点尝试和探索。
一、“茶语书香”特色养老产业项目探索
依托广外马连道茶文化资源和广内街道现有空间载体资源,通过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利用良好的空间和模式设计,打造“茶语书香”特色养老产业项目,让老人能内安其心、外安其身。 (一)模式设计
1、“六色茶坊”、“七彩茶器”、“茶香书香”展示
?六色茶坊。根据中国的六大茶类(红、绿、黄、青、黑、白)进行局部色彩和空间设计,取名“红茶坊”、“绿茶坊”、“黄茶坊”、“青茶坊”、“黑茶坊”、“白茶坊”、“茶器坊”。每一间茶屋精选具有代表性名茶(8-10款),进行图文及实物陈列展示,让每一位参观者,仿佛进入中国绚丽多彩的茶世界。
?茉莉花茶。茉莉花茶属于绿茶的再加工类茶,因北京人对茉莉花茶独特的喜好和品饮习惯,所以重点通过实物和图文展示。
?七彩茶器。展陈各类茶器,如青花盖碗、紫砂壶、坭兴陶、建盏、汝窑以及铁壶等,一种器具代表着一种文化。
④茶香书香。陈列各类书籍(包括茶文化书籍),供老人休闲阅读场所。同时,在阅览室内提供书法用具,定期进行品茶与书画交流。 2、茶文化与茶健康讲座
我本人是国家一级评茶师、在《北京青年报》长期开设“晓芳说茶”专栏。讲座主要是我来牵头,围绕健康养生的主题,通过现场讲授、交流互动的形式,就《茶的起源》、《您该了解的中国六大茶类》、《如何看茶喝茶》、《如何看人喝茶》、《茶成份与茶健康》、《茶为万病之药》等主题,通过系列讲座,对老人进行饮茶与健康的科普,提高科学饮茶的知识理论水平。
当然,我们还充分利用马连道品茶茶企和评茶师和茶艺师资源,让他们更好地参与社区茶文化活动。
3、老年评茶、茶艺培训
举行评茶、茶艺培训,培养品茶、评茶的兴趣,教授购茶、识茶的水平。同时,挑选部分身体健康同时兴趣浓厚的老人,组建老人茶艺表演队,在西城区各大社区及重大活动进行表演,展现广内街道“茶语书香”老年俱乐部的精神文化风采。
4、社区“斗茶”大赛
基于广内街道“茶语书香”特色养老产业项目良好基础和氛围,每年策划一次社区“斗茶”大赛,以家庭或社区为单位,组成参赛队,通过茶知识竞答、品茶评茶、传统打包、茶艺展示等项目设计,由茶叶审评专家、茶艺老师及社区茶爱好者组成评审团,进行评比,最好决出金奖、银奖和铜奖。
活动一年一届,做成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社区老年品牌活动,后期可通过企业冠名,寻求招商赞助。
此外,还定期举办名茶品鉴会,并与马连道茶叶街和产茶地进行互动,邀请制壶大师现场制做紫砂壶;邀请制茶师傅现场制茶;组织参观京华茶叶博物馆、马连道茶城等;组织“寻茶之旅”活动,走进江南茶区,感受茶园风光,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
(二)组织安排
目前主要是依托北京安徽茶业商会和兄弟商协会资源,组织有一定品牌意识、核心产品,茶文化学识的会员企业。
目的和意义:走出去,提高和锻炼自我;宣传马连道品牌和自己的产品;培育社区饮茶习惯和科学饮茶水平。 (三)遇到问题
1、活动形式如何更加让老人感兴趣。
2、为老服务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人员配置和宣传力不足,影响力离社会期望值差距。 (四)调整策略
1、今年开始,从今天下午开始,我们真正就走进广内街道的18个社区!通过每个社区广泛、深入活动推广,集合常态化的“茶语书香”平台结合。
2、期待更多的品牌企业,有志于社区品牌文化推广的商户企业,通过多方协力,让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再次感谢组织部!
希望,马连道的商、协会真正互动和合作,把茶文化与社区养老 课题研究好。为马连道功能街区的转型升级,为马连道茶文化品牌的推广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2016年3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