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追寻幸福 中国伦理视角最全整理出来的笔记 - 图文

追寻幸福 中国伦理视角最全整理出来的笔记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4:08:45

了考试制度,做官。考官制度是灌输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方式。原版的儒家版本是很大气的,是讲牺牲小我换取大我的。在政治化的过程当中儒家的原版附着了很多功利的东西,儒家是教大家超越功利的东西恰恰附着了很多功利的东西。儒家的问题就在于很多人都是为了当官为了功利来学习儒家,这样伪君子就出来了。好面子其实好的就是儒家的面子。作弊开后门从董仲舒之后都有。阴阳家引入儒家后封建迷信普遍盛行起来,迷信盛行那也是祸国殃民的,在世俗化的过程中孔子被当成王,儒家也就变成了教。同样马克思主义在政治化的过程当中也产生了一些弊病。产生了弊病学界就要来清理。学界中有的人认为问题出在董仲舒他把孔子从一个教师提高到了一个王的位子了,还有就是董仲舒把阴阳学派的东西拿到儒家中来产生了封建迷信。这个时候学界就开始清理了,把孔子回复到原来的位子,并在清理封建迷信的过程当中把中国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东西给发掘出来了,这就为马克思主义进入到中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五行说和马克思的辩证法差不多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扎根的根基了。这么一清理就出现了一些人,魏晋时期的最有名的竹林七贤。

2 竹林七贤【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都喜道。由于当时儒家已经成为主流,所以他们接受的第一个版本都是儒家,所以当他们后来来接受道家的时候就接受得不彻底。在《红楼梦》里面儒道佛墨法各种版本都有。竹林七贤他们原来都是儒家的,而且后来学了道家以后也不完全否定儒家。这就形成了他们的思想有一定的特征。竹林七贤还是官本位的思想。这些人信道是因为政治黑暗他们当不了官。当不了官他们就很郁闷,所以就只能用道家的东西来开导自己。道家的思想对竹林七贤来说主要是开导他们的心灵还有就是学怎么做官,道家里面也有一套怎么来做官的理论体系。在调整心灵的方面就直接通向了佛教;禅宗的形成就和这个是非常有关系的。因为竹林七贤是本来打算做儒家的,所以很好功名,这才向秀和郭象同时出现;为什么他们同时出现?虽然当不成官的时候很鄙视官怎么样呀,但是竹林七贤只要一有当官的机会就去当官去了。阮籍当听到母亲去世还学庄子很洒脱的吃肉,他觉得自己可以学庄子那样洒脱其实不然,等到他一会去就吐血了,这也说明了他骨子里面是儒家的东西。 3 向秀和郭象为南北朝时期的魏晋玄学代表人物。玄学就是新道家,它是在儒家成为主流后弊病日出的背景下产生的。他们怀才不遇,所以要来改变僵化的政治制度。南北朝时期分裂,国家乱起来的时候也就很容易使得原来的制度遭到破坏,也导致人生不确定,以前很确定学习→当官。当不了官的人都很郁闷,于是就都找到庄子了。向秀(221-300)字子期,魏晋竹林七贤之一,曾为《庄子》作注。郭象 字子玄,西晋时期玄学家,著有《庄子注》。向秀河南省的人。郭象的出生地点不明。为什么把他们两人放在一起呢?向秀清悟有远识,好老庄之学,振起玄风。郭象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为什么要搞玄学呢?当时的政治他是不认同的,但又不能直接去批判政治,那时也是有迫害的,所以只能用玄学这种隐晦的方式来间接谈政治。

向秀与郭象的幸福观(二)

1 向秀写了《庄子注》,但郭象以为向秀的这本书没有传世。郭象就把向秀的书偷了,偷了以后就加了注,后来就写成了他的注。所以现在的《庄子注》写的是他们两个人的名字。这就是当时的社会风气造成了这个现象。以前的道家是隐士他们是不好这些名的。这些人为什么要偷名,为什么又要当官去了呢?庄子连宰相都不去做,这些人给个小官都是要去做的。这些是由于儒家世俗化导致社会风气败坏。这也算是新道家产生的问题,中国的面子事,伪善的东西对于我们的文化有多大的影响。有的人在学校学的都是很正的东西,但出了学校看到的都是伪善的东西,就会对整个社会很失望。一般的小人还没有那种水平拿那么高深的道德来掩盖在自己的行为,而有的人拿道德这种很高深的东西来作为工具为自己谋取私利。我们所说的对人的评价就是对人的道德的评价;还有对事物的评价。这里就要把他们分开来。从这里就可以给我们一个提醒,不管是从政还是做其他什么事情,业务上犯了错不要去掩盖,然后要赶快去认错,这方面的错,大到你把原子弹发射失败,只要你不是成心发射失败也即你的动机是好的,这个事情就不大。什么是大事

情呢?弄虚作假;事可能不大,因为你害怕你就弄虚作假,这件事就体现了你的人品问题,弄虚作假倒反弄成了大事情。我们中国还是比较容易把人和事给分开的。

2 向秀和郭象的学术地位与玄学的学术地位相关联。西汉末东汉初之际,为纬书及谶书最盛行的时代。谶书和纬书的出来就导致了封建迷信出来。东汉及三国之际,道家学说复兴。至南北朝时,道家之学益盛。道家之学,当时谓为玄学。玄学家虽宗奉道家,而其中一部分人仍以孔子学说为思想正统。向秀与郭象的玄学 ◇切中了儒家的不足之处。儒家讲学而优则仕,但是当不了官的人就郁闷了,郁闷了儒家的东西也就遇到了死胡同了,就要靠道家的东西来解决了。◇ 为佛学的兴起提供了思想条件。在玄学之前佛学就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了,但佛学只是在学术界存在,对中国的民间和大众并无多大的影响。后来就因为庄子的思想起来了,而且佛家也和调整心灵有关系的,然后我们的佛家起来了,等到我们将慧能的禅宗的时候我们会进一步来讲对佛学的影响。

3 向秀和郭象是怎么来讲追寻幸福的呢?向秀和郭象的幸福之路:逍遥与至人 如何来逍遥呢?又要从本源讲起。理论基础→独化 向秀和郭象认为:物皆自然而然,更无所待,此谓“独化”。故造物者无主 而物各自造 ——【齐物论注】 世界上的每一事物主观上都是自己造自己的,都是利己的。但向秀和郭象认为:宇宙间之任何事物,皆与其他任何事物有关系。这点就和辩证法的普遍联系有关系了。唇齿者未尝相为而唇亡则齿寒——【秋水注】 唇亡齿寒,主观上都是利己的,但客观上是互利共生的。天地万物 无时而不移也——【大宗师注】 运动时绝对的,这就是辩证法了。 夫礼义 当其时而用之 则西施也 时过而不弃 则丑人也——【天运注】 西施为什么成为西施?这和当时的时代有关系的,因为那个时代认可她为美女;当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人们的审美标准也已发生变化,西施也就不美了。在运动变化的过程当中都做什么事情呢?无为者 非拱默之谓也 直各任其自为 则性命安矣——《在宥注》 为学者日益 闻道者日损 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 事物都是为自我的,你不要去干涉它,它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作为一个统治者或管理者,你不要去管它不要去干涉它,当你不干涉它时,你就是无为而无不为了。这个东西就被用到从政当中来了。刚才用事物都是变化的,来攻击儒家的;怎么是一个好的君主呢?主上无为于亲事 而有为于用臣 臣能亲事 主能用臣——【天道注】 君主不是来管事,而是来管臣,让臣去管事。我们国家的管理也有受这方面的影响。大首长并不是什么都要懂,而是物色好人选,管好人就可以了。什么是圣智?善用人者 使能方者为方 能园者为圆 各任其能 人安其性 ——【胠箧注】 充分了解手下人的长处,并且充分来发挥他的长处,这便是领导艺术之一。

4 举其自举 载其自载 天下之至轻也——【人间世注】 你把人家的特长利用起来,人家做起自己特长的事来就轻松自如了。不要以自己的眼光乱评价别人。 举其性内 则虽负万钧 而不觉其重也——【人间世注】 外物寄之 虽重不盈锱铢 有不胜任者矣——【人世间注】 眼睛进了一根头发,虽然是轻的,但这是不符合眼睛的本性的。

5 怎么来“逍遥”呢?这点就和调整心理有关系了。

向秀与郭象的幸福观(三)

1 苟足于其性 则虽大鹏 无以自责于小鸟 小鸟无羡于天地——【逍遥游注】 故大小虽殊 逍遥一也 ——逍遥游注】 夫物未尝 以大欲小 而必以小羡大——【逍遥游注】 故举小大之殊 各有定分 非羡欲所及 则羡欲之累 可以绝矣——【逍遥游注】 夫悲生于累 累绝则悲去 悲去 而生命不安者 未之有也——【逍遥游注】 为什么要修炼呢?改造自己原有的神经结构。

2 怎么来成为至人,为什么要成为至人?成为至人心态就好了,就不会为欲望所累,就能够幸福了。要成为至人就要懂得一些道理,要懂得齐物。 然人之所患 正在于 不能安其性 不能绝 羡欲之累 ——【齐物论注】 小者慕大 卑者慕尊 愚者慕智 事不任力 动不称情 ——【齐物论注】 欲使人免 羡欲之累 莫如使人知 齐物之义——【齐物论注】 知万物之皆齐 死生之一贯 则无执 无我 ——【齐物论注】 改变坐标系,或者把大与小的幸福等同起来。懂得齐万物的道理,就能“故忘生死 忘彼我 忘是非”

——【齐物论注】 一个人的心态怎么才能调节好,这跟忘我有关系。你之所以会痛苦,就是因为你太有“我”了,你有“我”的时候你才会受伤嘛,一个人木没有“我”,这个“我”怎么会受伤呢?得病跳楼的和没有病跳楼的区分开来,没病跳楼的人但凡有一点社会责任感也即忘我,也就会去跳楼了。一个要真正从痛苦中走出来只有“忘我”,不要只想从外界得,而要忘掉我,去向外界付出,并把这样的付出和奉献当做自己最大的快乐。

3 “至人”是什么人?至齐物忘我之境界之人为至人、圣人、无待之人,这种人已忘一切区别而与物冥,故能体天地而合变化。我们为什么不能体会到大自然各种各样的美好的东西呢?因为好多时候我们的欲望在制约着我们,就只把我们困在欲望的这一个小小点上。三点一线。哲学家把宇宙都装到了自己的心胸中来,什么东西最大?人的心胸。道家的一些东西是对的,但有些东西是不对的,这个社会还是有是非大小等区别的,你是很难逃脱的。但我们能从道家的思想中来疗伤,有些东西追求不到我们未尝不能做欣赏者。人有两个角色,一个是拥有者,一个是欣赏者。

4 在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后,其弊端也逐渐为人们所意识到。儒家思想主要缺陷在于不能为普通人提供一种生活的意义。虽然道家的不少思想被吸收到儒家思想之中,然而道家的价值观仍然而是独立的。道家思想对于进取的人来说是种消极的哲学,而对于那些绝望的人或普通人来说,则是有积极意义的。信仰道家哲学使在事业上绝望的人和普通人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向秀和郭象的《庄子注》使人能重新来理解道家的幸福观。经典在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得到的是不一样的。一开始我们学习哲学要听总论性的哲学课,因为他把一个地图给了你,这样你不会走错道。但是这些都替代不了你自己去读经典,读经典是用你整个生命整个经验作为一个阐释系统来读经典,你从当中得到的东西解释的东西需要的东西,每个时期读经典你得到的东西都不一样。怎么才能读懂经典呢?抽象思维能力。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和数理逻辑都是能够培养大家的抽象思维能力。当你有了抽象思想能力,你去看所有的经典都是宝贝。

向秀与郭象的幸福观

1. 向秀和郭象为南北朝时期的魏晋玄学代表人物

2. 向秀清悟有远识,好老庄之学,振起玄风。郭象少有才理,好老庄, 能清言。 3. 向秀与郭象的地位,与玄学的地位相关联。 4. 西汉末东汉初,纬学等书出现及盛行。

5. 东汉及三国之际,道家学说复兴。至南北朝时,道家之学益盛。道家之学,当时谓之玄学。 6. 玄学家虽宗奉道家,而其中一部分人仍以孔子学说为正统。

7. 郭象与向秀之学:切中儒家不足之处;为佛学的兴起提供了思想条件; 8. 幸福之路:逍遥与至人 9. 独化:世界万物自然而然,更无所待。相互独立而不依赖;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想关联。 10. 唇亡齿寒,主观并不是要为别人,但客观上对其他事物有所帮助。 11. 运动是绝对的。 12. 圣智:能让人各任其能,各安其性;让人做他们擅长或喜欢的事,就算再沉重,他们也觉得很轻松;反之。 13. 逍遥:不要因为自己擅长的事情而去显摆,也不要因为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而过于苦恼。各司其职

14. 小者慕大,卑者慕尊,愚者慕智,一事不任力,动不称情。免除羡慕别人的类,首先让人知“齐物”之意,即世间万物都是一样的。

15. 至齐物忘我之境界之人为至人,圣人,无待之人,这种人已忘一切区别而与物冥,故能体天地而合的变化。 16. 在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后,其弊端也逐渐为人们所意识到; 17. 虽然道家思想有不少被吸收到儒家思想中,然而道家的价值观仍然是独立的。

18. 道家思想对于进取的人来说是消极的哲学,而对于绝望的人或普通人来说,他是有积极意义的。 19. 信仰道家哲学使在事业上绝望的人和普通人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向秀和郭象的《庄子注》能重新来理解

道家的幸福观。

墨子的幸福观(一)

1 在中国道德目的论是占主导地位的;荀子、墨子、韩非子等人的道德工具论不占主导地位。

2 墨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著有《墨子》一书传世。在汉初的时代孔子和墨子并称;为什么可以并称呢?因为当时各国在打仗,所以君主的观念不一样,所以需要不同的学说和人才。司马迁作《史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了考试制度,做官。考官制度是灌输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方式。原版的儒家版本是很大气的,是讲牺牲小我换取大我的。在政治化的过程当中儒家的原版附着了很多功利的东西,儒家是教大家超越功利的东西恰恰附着了很多功利的东西。儒家的问题就在于很多人都是为了当官为了功利来学习儒家,这样伪君子就出来了。好面子其实好的就是儒家的面子。作弊开后门从董仲舒之后都有。阴阳家引入儒家后封建迷信普遍盛行起来,迷信盛行那也是祸国殃民的,在世俗化的过程中孔子被当成王,儒家也就变成了教。同样马克思主义在政治化的过程当中也产生了一些弊病。产生了弊病学界就要来清理。学界中有的人认为问题出在董仲舒他把孔子从一个教师提高到了一个王的位子了,还有就是董仲舒把阴阳学派的东西拿到儒家中来产生了封建迷信。这个时候学界就开始清理了,把孔子回复到原来的位子,并在清理封建迷信的过程当中把中国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东西给发掘出来了,这就为马克思主义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