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追寻幸福 中国伦理视角最全整理出来的笔记 - 图文

追寻幸福 中国伦理视角最全整理出来的笔记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02:41

讨论

做人要大气,就是心中有天下、民族或国家的概念,这样看任何事情都不会偏激。要衡量一个人大气与否,就需要看他除了自身之外是否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在道德上只有零分和一百分的区别。一种行为如果推广之后对社会造成好的影响就是道德的事情,反之是不道德的事情。时间观念不重的人不会得到重用。在公共场合的行为要符合公共性。

幸福与伦理的关系(一)

1 幸福和伦理的关系。道德和伦理的关系。我们心灵上的打击都是来自道德和伦理上面的;我们很多想不开想自杀的东西都和道德与伦理有直接关系。清华某同学作弊被抓,后果是自杀。为什么会自杀呢?道德。 2 我们来看一下伦理和道德为什么会对我们这么重要?什么是伦理呢?伦理就是秩序。社会伦理道德是如何产生的呢?单个人在自然界中是无法抵御自然界的压迫的,而只有当人进入到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系统——社会中来时才能产生一个合力来抵御自然界的压迫,从而实现人对于自然界来说的自由和幸福。系统(有秩序)和堆(无秩序)。社会分工产生人重要与不重要的问题。只有当有了重要与不重要的分工时才能使堆成为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系统。社会的秩序并不是任意的。社会是需要秩序的,而社会秩序是与时俱进的,而这种秩序是一种外在的秩序,并不是我们生来就有的。这就出矛盾了,我们生来没有秩序,但是我们到社会中去又必须要秩序,那么这个社会秩序怎么来安在我们的头脑里面呢?伦理道德。社会秩序的设计者是哲学家。在古代权威来自大自然,这也就是不论中西哲学家都是从自然观说起的原因了。大哲学家是整个社会秩序的设计师,而小哲学家只是研究社会秩序中意小片段的东西。政治家是挑选哲学家们设计的方案的人,而这个挑选并不是任意的而是要最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秩序。

幸福与伦理的关系(二)

1 被政治家选中的哲学就叫意识形态。被选中了之后并不是万事大吉了,还要处理怎么来将这种秩序安装在每一个人的头脑中的问题了。这个时候哲学家就要搞了一个伦理秩序,与之相反的是暴力秩序。王霸是建立在物武力的基础上的,王道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一个社会真的要国泰民安就要有一种伦理秩序。当我们把一个社会作为一个主体来讲它的规则的时候,这个就叫伦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内部规则是怎么样的),大家都认同了一种伦理秩序,但是这个伦理秩序怎么来维持呢?于是要把社会的伦理落实为社会中每个人的道德。道德就是个体的规范。什么东西才能变成我们的一个道德品质呢?荀子说把这些东西变成我们的第二自然。我们一直去实践一种道德让它变成我们的一种行为习惯,当我们违反一种道德时会感觉难受的时候这就形成了我们的一种道德品质。

2 最大的伦理是什么呢?地球的生态伦理,具体到人类道德。国际伦理,具体到国家道德等等等都可以依次类推。

3 有了一种合适的秩序,还需要一种有效的工具来讲社会伦理很好的安装到我们的脑子中去。在中国的安装手段是哲学,为什么哲学能承担起这样的任务来呢?因为中国的哲学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像《论语》《三字经》都是易懂得。儒家的东西好,但是运用到现在需要一个现代化,也就需要进行抽象思维了。而抽象思维一向是我们的弱点。我们现在是有马哲来安装我们的秩序,而马哲是需要极端的抽象思维的。抽象思维是我们到大学里面要培养的一种很关键的一种能力,我们没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就会对理论性的东西是理解不了的。而恰恰理论(抽象思维)就是渔,形象思维就是鱼。为什么我们老是学不到渔呢?因为我们承受不了枯燥并且我们的传统哲学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耐烦。 西方是以基督教来安装秩序的。国家为什么要放很多假的电视剧?都是在安装秩序。

4 一个不懂伦理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治国人才的。我们一个国家已经有了一个大多数人认可的伦理秩序了,但是有少数人不认同,少数人不认同怎么办?用暴力强制少数人服从大多数人。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呢?大多数人的认可其实就是民主,一个社会的伦理秩序是和民主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大多数人不支持伦理秩序就很难执行。

被选中的哲学即为意识形态。

选择的政治秩序。如何为大众安装,即伦理。 王道,霸道之间的区别。 伦理秩序,被认同,即规则。

执行要靠道德来落实。需要诚实的品格。个人的行为规范。变为我们的第二自然,践行,人生修养成。即品质。先知道外在的伦理秩序。道德是伦理的具体化。 个体为道德,最大的伦理是什么呢?生态伦理。人类道德 国际伦理国家道德 国家伦理企业道德 家庭伦理个人道德 中国用哲学来安装这个

中国哲学以形象思维之主。《三字经》《论语》儒家思想要现代化,需要抽象思维。马哲是极端抽象。一般人的抽象思维。 大才与小才。

解构了我们的能力,耐烦耐心耐枯燥。 西方用基督教育来安装。分层次。

寓教于乐中安装秩序。用有效的方式。国君。

一国家已经安装了秩序。多数认同,少数用暴力用强制。

从大的角度看,秩序,被大多数人(民主)施行,少数人个人保留意见

幸福与伦理的关系(三)

1 什么叫人言可畏?你违反了大多数人认可的东西,所以大多数人都会来批评你,这就产生了社会舆论的压力了。人间正道是沧桑是什么呢?因为有大多数人的支持。为什么肯定了就好,否定了就好,我们为什么要受别人的评价呢?大家对你的评价不光是一个评价还是大家要不要和你建立一种交往的问题。别人对你进行了否定性的评价别人就不会管你了,当大多数人对你进行否定的评价时你就被边缘化,于是你要做的很多事就很难完成。能成为众矢之的的那个人一定是在道德规范上出了什么问题了。

2 道德规范上容易出什么问题呢?人容易①“自我”(没有牺牲精神),②自视过高→神话自己(狂人)(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远高于社会对你的评价,这个时候你就会失望,还有就是其实这就等于把自己给捧杀了,因为当你自视过高时社会就会来打压你)。自视过低的人是很能融入社会的。老子的思想被用到政治领域就变成捧杀。 当合作是单赢的时候,就看你能不能牺牲自我的利益为集体了,而且牺牲了是不是还会感觉到愉快,这一点是很关键的。

3 任劳任怨,但是大多数人都是很难任怨的,反复强调自己做出了牺牲,于是成为了别人痛苦的来源了,成为包袱了。在人生中你帮了别人什么全都忘掉,而别人帮了你什么全都记住,这样的人心理会很健康,而且别人会真正想着你,从内心里面感动。这就是一种辩证法。

4 我们做学术是追求真,但为人处世我们追求的是善。我们什么时候感觉最难受呢?人际关系出现严重的问题。公正,你把几乎所以的人都得罪了,于是你会很痛苦;所以你要有一种公正的能力。

5 为什么要道德的欲望和伦理的欲望呢?因为它能给我们带来一种稳定的幸福。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在乎别人的评价,因为我们人太依赖于社会环境。人被别人否定→不安全感→焦虑→痛苦 人被别人夸奖→安全感→幸福感。

幸福与伦理的关系(四)

1 喜新厌旧为什么会被反呢?因为它具有一种社会性,而它却不能拿到社会上去普遍化。我们说恰恰说控制住自己的自然欲望的人,然后能得到另外一种幸福。

2 欲望→理性 人可以用一种理性的支配来追求一种欲望的快乐。这就导致很怪异的现象,如一个人给另一个人按足。如果我们放纵我们的欲望,我们会做N多个我们感觉肉体快乐的事情和N多的让自己心灵暂时得到满足的东西。但是这样的放纵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影响整个社会的存在,这样其实就导致放纵欲望的那个人暂时获得快乐,而长久遭到社会的惩罚。所以欲望也有伦理不伦理的问题。欲望→生存(第一需要),生存的第一需要其实是容易满足的,问题就在于比较。生存→舒服→奢侈 这就导致生存的欲望越来越高,而生存的欲望越来越高这就导致焦虑,甚至最后导致绝望。所以光是生存的压力就会把我们压倒,这就是我们现代生活的一个问题。欲望无穷大的好处便在于让你最大程度的劳动起来。人生啊,当你的生存问题解决了你的事业也就错过了,很多成功的人都能耐得住最初的生存的困难,当他的事业往上走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就顺便把生存问题解决了。而好多人当生存问题解决了,他的事业也就错过了,他的后面也就很难过了,那么生存之后又有些什么呢?除了生存下来,我们还需要舒心的生存,这时我们需要社会地位了。社会地位有两种:一种是让人羡慕的人(不能分享的);另一种是让人敬仰的人(能够分享)。你为什么当官?你为什么挣钱?金钱、权力、和名望不是不可以追求关键在于你的动机是是什么,你要是为了公共的利益去获得这种手段为什么不行呢。如果我们的欲望都是一种自私的欲望,那么这种欲望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东西,只对你自己产生了微不足道的意义。人生说多么的短促,大家想想人死了之后为什么要做个墓地呢?人还是不想死呗,其实就是想让人留着他(她)想着他(她),但是什么样的人才真正能在社会中留下来呢?为社会贡献越多的人——接近于伟大人物的那些人。例如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画家 雕塑家 现代艺术的创始人 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把自己最为璀璨的才华留在了世界上。 3 能给我们真正的自信和真正的幸福的东西是什么?德行+才华。你对社会贡献的程度越深,范围越大,你个人得到的幸福感越大,而这种幸福感是其他的幸福感所不能比拟的也即人类最强幸福感。

孟子的幸福观(一)

1 孟子的幸福观 孟子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后世称其为“亚圣” 正是战国时期塑造了孟子。他比孔子年轻180岁,所以他就不会直接受孔子的影响了。他出生于离鲁国很近的小国邹国(现在的山东省淄博市)。孟子为孔子后代子思的弟子的学生。中国的哲学基本上都是经验性的东西,经验性的哲学很少有把道理说得很透的,所以就很难成为一种武器,所以就要借助于权威。人微言轻,为什么会人微言轻呢?因为我们缺乏一种论证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借助于权威。 2 孟子的生活经历:为学→周游列国→做官→做学者

孟子的生活经历和孔子的很相似,所以有人说孟子是模仿孔子才成为亚圣的。

3 孟子到底因为什么成为儒家的亚圣?孟子的体系的完整性、思维的广度、思维的严密性都是不如荀子的。孟子其实是不如荀子的,但是为什么他成为了亚圣了呢?

4 从孟子这里也可以回答另外一个问题。有的人认为中国哲学好的不得了,是世界上最好的哲学,而且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孔孟是不可缺少的。韦正翔是认同这点的,但是在什么方式上来对待中国哲学,在这里是

有区别的。而另些人说中国没有宗教观念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没有宗教观念等价于不怕死,那么中国人什么坏事情都干得出来。这俩个东西其实就有矛盾了,中国人没有宗教什么都可以干这与现实相矛盾;中国没有宗教这件事比起西方哲学来到底是一件优势还是劣势?我们可以通过讲孟子把这点讲清楚中国人为什么可以没有宗教,中国在没有宗教的情况下中国人是不是还会有一种很伟大的文明呢?。

5 孟子的著作主要是《孟子》这本书了,和孔子一样,我们来研究孟子就只看《孟子》这一本书就够了,其实孟子作为孔子的传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其思想最根本的是六经。所以说要研究就得研究六经这是基础。

6 儒家一直在讲述而不作。为什么要来讲述而不作呢?因为中国的哲学家缺乏论证能力,所以他就要来引经据典。引经据典不能说完全都是自己创新的,那么就缺乏权威性。咋们现在都在讲创新,我们在讲创新观念的时候实际上违反了辩证法,我们一讲创新就抛弃了前人的东西直接裸奔创新。孔子说温故而知新,你在没有去温故情况下说你的是最新的,但是可能前人已经创造了你所谓的最新。前人为什么老是去讲这个“故”呢?与权威性是有关系的。大师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发展(创新)。好的学者一定要进入到一个学派,跟从一个思想导师,才有可能成为大师;空前绝后要不得。

7 孟子是怎么来追寻幸福的呢?孟子的生死观——集体主义的永生观,从而产生道德至上;孟子的思想比起孔子的思想又超脱了一个层次。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英雄的大义凛然都是孟子思想的体现。孟子从哪一点来说就更超俗了一点呢?儒家讲学而优则仕,但做官的机会是有限的(堵住了官方版和民间版的),有大才的人平天下的平台是很难有的(堵住了学术版的),如果我做不了官,平不了天下,我是否还要来学习你儒家的东西呢?孟子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了。中国有一个传统,什么人都要去弄的东西必须是什么人都可以分享的东西。譬如人人都可以为圣人,小乘佛教(只有一个人能成佛)没有大乘佛教(人人都可以成佛)传播广。

孟子的幸福观(二)

1 孟子到底做了哪一点的改变呢?学习是为了获得幸福的,而不再是做官了。什么人才能幸福呢?孟子学说中的幸福之路:①高贵能带来幸福 真正的高贵和道德捆绑在一起,高贵的人就是道德高尚的人。道德高尚的人怎么就高贵了呢?是什么来分人的等级呢?不是按人的有用性来分而是按人的道德水平的高低来分。

2 当一个人不在高贵被人鄙视时,起码他的很核心的幸福感是没有的。有的时候精神性的幸福感和自己的生命都是攸关的,譬如狼牙山五壮士跳崖之后成仁了,要是他们投降了,他们就会生不如死;还有江姐。美德可以使人变得高贵。一个人很有气质,气质从哪里来的呢?从道德上。当在很关键的情况下一个人显示出一种品质出来,那这种品质就会使他变得很迷人,这种东西就是使人高贵的。孟子是怎么来解构了当官的这点呢?他讲人人都是可以成为圣人的,而人人却不都可以当官的。也就是说人人都可以高贵,当人高贵起来的时候就能带来一种美德。什么是美德呢?就是能够形成一种对自我的肯定。一个人有的时候他的自信、高贵都是来自于他自己对自己有一种肯定。自己对自己的最高的肯定其实不是技能上的,而是道德上。当人对自我有一种肯定的时候就有一种浩然之“气”了,“气”分正气和邪气俩种,只有正气才能使人高贵。总结:孟子讲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养美德→产生气质→自己对自己的肯定→产生高贵(这种高贵程度可以达到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惜)。谋道不谋生。

3 怎么样才能高贵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威武不能屈就和生命扯上了,在中国的文化里生命不具有至上性,而是道德具有至上性。并不是中国没有宗教中国人什么都敢干,中国人不怕死,而是更怕道德。因为当一个中国人缺德了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他的所有的理性幸福都将被摧毁。

孟子的幸福观(三)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讨论 做人要大气,就是心中有天下、民族或国家的概念,这样看任何事情都不会偏激。要衡量一个人大气与否,就需要看他除了自身之外是否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在道德上只有零分和一百分的区别。一种行为如果推广之后对社会造成好的影响就是道德的事情,反之是不道德的事情。时间观念不重的人不会得到重用。在公共场合的行为要符合公共性。 幸福与伦理的关系(一) 1 幸福和伦理的关系。道德和伦理的关系。我们心灵上的打击都是来自道德和伦理上面的;我们很多想不开想自杀的东西都和道德与伦理有直接关系。清华某同学作弊被抓,后果是自杀。为什么会自杀呢?道德。 2 我们来看一下伦理和道德为什么会对我们这么重要?什么是伦理呢?伦理就是秩序。社会伦理道德是如何产生的呢?单个人在自然界中是无法抵御自然界的压迫的,而只有当人进入到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系统——社会中来时才能产生一个合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