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顶管专项施工方案
高压缩性。填土成分以粘性土、碎石土为主。 ② ③
粉质粘土:该层场地分包广泛,层厚1.3~2.2m。灰黄色,可塑,湿,干强度中等,中等压缩性,摇振反应无,无光泽。
粉质粘土:该层场地分包广泛,层厚1.1~2.5m。灰黄,褐黄色,可塑~硬塑,湿,干强度高,中等压缩性,中等韧性,摇振反应无,无光泽。 ④ 粉土:该层场地分布不稳定,层厚0.3~1.5m。灰黄,褐黄色,稍密,稍湿,干强度中等,中等压缩性,中等韧性,摇振反应无,无光泽。
⑤ 中细砂:该层场地分布较广泛,层厚0.3~1.3m。灰黄色,松散~稍密,很湿~饱和,混细砂,中等~高压缩性,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
⑥ 圆砾混卵石:该层场地分布较广泛,层厚4.2~5.9m。灰褐色,稍密~中密,饱和,混卵石,低~中等压缩性,该层以圆砾,卵石为骨架,其间充填灰黄,褐黄色中细砂,与上覆土层交接处多充填灰黄色可塑性粉质粘土。颗粒磨圆分选一般,呈亚圆形。母岩成分以砂岩、石英砂岩、灰岩为主。砾卵含量约60%~90%不等,砾卵粒径以0.2cm~5cm为主,个别可达5cm~9cm。其砾径和砾卵含量随着深度的加深而加大,底部偶含漂石。
2、地下水:场地地下水总体较丰富,本次勘探深度内揭示的主要含水层为:表层耕植土、含较多上层滞水,无统一水位(一般为地表以下0.4m~1.2m之间);场地下卧砂层及砾卵石层中含较丰富承压水。场地粘性土之下砂层、砾卵石层中含丰富承压水,微承压,场地地下水总体受大气降雨、地表径流及地下径流补给,人工开采及径流排泄为主要排泄方式,水位、水量亦随季节变化。场地水位年变幅1.0~2.0左右,地下水位两个峰值多出现于5~9月份,两个谷值多出现于上一年的12月至次年的1月和4月份,即两个枯水期。
勘察期间测得孔内稳定混合水位一般为地表一下1.0~1.50m不等。 3、结论:参考以上地质勘探资料,顶管管线要穿越3~⑤层的各类土层,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排水,管道掘进过程中要随挖随顶,预防坍塌。
五、人工顶管施工方案 1、人员、设备安排
由于前期征地拆迁等诸多因素影响,目前金鑫街交口具备顶管施工条件,预
- 5 -
计9月上旬顶管施工开始,计划在9月下旬完成本段施工任务,而南漪湖交口处的施工计划则需待征地拆迁完成后才能确定。针对这一特殊情况,项目部在编制本专项方案时对顶管施工的人员、设备进行专项安排:
1)、顶进设备:2套(其中200t千斤顶3台) 2)、测量仪器:经纬仪2台、水准仪2台、全站仪1台 3)、起重设备:20t汽车吊1台、电动桁车2套(1套备用) 4)、土方机械:200挖掘机1台
5)、排水设备:潜水泵2台、污水泵2台 6)、备用电源:120KW移动电站一套 7)、注浆设备:压密注浆机一台 6)、顶管工人:15人
7)、管理人员:5人(施工员2人、测量员1人、电工1人、安全员1人) 2、顶管施工方案 (1)顶管施工顺序:
工作坑砌筑 下 管 基准线设置 准备工作 工作坑成型 测 量 挖 土 封底、底板施工 清 土 顶 进 导轨机具安装就位 校 测 顶进工作 - 6 -
(2)测量放线
1)根据业主提供的高程资料,用闭合测量的方法,沿双桥河堤岸两侧,建立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设在新建管道的一侧比较稳固的地方并便于观测和保护。
2)工程施工测量定位由公司技术处测量队实施,内部建立完善的测量、复核、记录制度,工作坑开挖前应在坑位洒石灰线为基坑挖土提供依据,标高测量跟随沉井施工全过程控制。待沉井施工就位后,将中心线、标高和井位测设到工作坑底板,指导后背墙施工及导轨的安装。
3)工作坑就位后必须测设中线和设置水准点。工作坑的中心线与顶进管道中心线一致,设置的方法是用经纬仪将管道轴线引到沉井顶面两侧,并用水泥钉固定,然后两点连线,用锤球投影到沉井底板的两端并固定。待坑内设备安装完毕后,在坑内两端设1~2个临时水准点,轴线点及水准点应妥善保护。 (3)工作坑
1)、工作坑尺寸设计
工作长度:A=L1+L2+L3+L4+L5+L6=2+1.5+0.3+0.6+0.4+0.0=4.8m L1------------管道长度(m),取2; L2------------千斤顶长度(m),取1.5; L3------------后背厚度(m),取0.3;
L4-----------顶进管节预留在导轨上的长度(m),取0.6; L5-----------管内出土操作时管尾预留空间(m),取0.4; L6-----------双向顶进时附加长度(m),取0.0;
工作宽度:B=D+2B1+2B2=(0.8+2×0.08)+2×1+2×0.5=3.96m。 D------------管外径,按DN800mm管,壁厚80mm计算;
- 7 -
B1-----------工作坑管道两侧的工作宽度(m),取1m; B2-----------辅助材料宽度,本工程取0.5m。 故内径为5.0m的工作井能够满足工作坑的尺寸要求。 2)、工作坑布置
为保证顶镐后背均匀受力,在顶镐后背贴工作坑墙面浇筑一面C30的钢筋砼墙,尺寸为1.5×1.5×0.3m,布φ16@200双向钢筋网片。工作坑具体布置见下图:
5000mm 370mm砖墙 H 导轨 50mm钢垫板 H=5.911m 1.5*1.5*0.3m钢筋砼后背 洞口 300mm 300mm 50mm 1200mm 1450mm 2000mm千斤顶 大桩 号 工作坑示意图
(4)顶管施工 1)、顶进力的计算
- 8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