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东莞市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自查七年级历史试卷 - 图文
广东省东莞市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自查七年级历史试卷
注:1、全卷满分l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 所有题目的答案均写到“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30题,共60分。 1.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他们用火的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得很厚,最厚处有6米。能从这些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A.北京人已经会使用人工火 B.北京人学会了控制火的技术 C.北京人已经能制造工具 D.北京人已经能自立行走 2.在下列图片中,反映氏族聚落原始居民生产与生活的内容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右图是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出土的船形彩陶壶,壶两侧有鱼网状的图案,下列表述中正确是 A.当时已经出现了最早的文字 B.当时人们已有造船网鱼技术 C.说明黄帝造船确有其事
D.说明当时船是主要交通工具
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建立者是
A.禹 B.启 C.桀 D.汤 5.《史记·周本纪第四》记载,(武王)封尚父(姜子牙)于营丘,曰齐。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A.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禅让制 B.武王封姜子牙属于血缘分封
C.武王封姜子牙是为了牵制周王室
D.姜子牙有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的义务 6.《尚书》记载“殷朝的先人就已经有书册了”。殷朝“书册”中的文字可能是
A.秦朝的小篆 B.西周的金文 C.商朝的甲骨文 D.商朝的铭文 7. 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主要是为了
A.保卫周王安全 B.抵御少数民族 C.提高齐国地位 D.打败秦国 8.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与“商鞅之法”最为接近的思想派别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9. 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创立了
A.道家学派 B.儒家学派 C.墨家学派 D.法家学派 10. 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
1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 11、“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三人行必有吾师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以“德”教化人
12. “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与之相关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灵渠 C、都江堰 D、大运河 1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是
A.周朝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14.在秦朝时期,流行这样一句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对这句童谣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阿房起义将会灭亡秦朝 B.秦朝滥用民力,激化了社会矛盾 C.秦朝刑法特别残酷 D.秦始皇将在阿房宫去世 15.右图为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它反映了秦 ①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②以血缘纽带为基础
③在地方建立了郡、县二级行政机构 ④建立了一套新的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对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主题论述最准确的是
图片一: 图片二:
A.甲骨文与青铜器的发展 B.百家争鸣思想的活跃 C.秦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D.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 17.《汉武大帝》于2005年1月2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热播。《汉武大帝》中主父偃使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削弱诸侯王封国势力的建议是 A.“推恩令” B. 加强监察制度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分封制
18. 为了牢牢控制国家的最高权力,在中央,汉武帝设立的加强对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监督和检举的机构是
A.蓝田丞相印 B.秦官印(“法丘左尉”) C.御史大夫 D.司隶校尉 19.有关“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A.“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北京
B.丝绸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的唯一商品 C.通过“丝绸之路”,可以直到欧洲和非洲
2
D.“丝绸之路”成为了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20. 宗教的影响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无处不在,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因果报应”“下辈子”等词语相关的宗教最有可能是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21. 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是 A、《尚书》 B、《春秋》 C、《史记》 D、《道德经》
22.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人学识渊博,但也反映了书写材料的落后。东汉时,蔡伦开创了书写材料的新局面,主要是因为蔡伦
①扩大了造纸原料来源,降低了成本 ②革新了造纸方法
③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 ④引进和改进了欧洲的造纸技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3.他生活在东汉时期,所著《伤寒杂病论》收选了300多个药方被尊为“众方之祖”,官至太守仍坚持给百姓看病,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是 A.李时珍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24.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有三顾茅庐的 、有“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 ,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 。 A.诸葛亮 刘备 关羽 B.刘备 曹操 孙权 C.刘备 诸葛亮 曹操 D.诸葛亮 关羽 曹操
25.有位学者形容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民族大迁移的时代”,关于“民族大迁移”的影响,以下表述符合实际的是
A.造成了南方人口的压力 B.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C.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 D.导致南方社会长期的动荡和不安
26.在学完三国两晋南北朝这段历史后,王明明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以下整理不正确的是
A. 战乱频繁、政权更迭 B.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C. 科技进步、文化繁荣 D.政权冲突、民族融合 27.有学者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皇帝所纳诸妃中,汉女约占一半。”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江南经济开发 B.政权更替频繁 C.北方民族融合 D.汉女爱嫁皇帝 28. 1967年,国际天文学会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祖冲之受到世界的尊重主要是因为他
A.复制失传的指南车 B.精确计算圆周率 C.著《水经注》 D.著《九章算术》
29. 初一(2)班的同学准备出一期主题为“古代科技成就”的黑板报,需要一些古代农业谚语的知识,他们可以查阅 A.《水经注》 B.《兰亭序》 C.《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 30.“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周杰伦歌曲中提及的书法作品的作者是
A.顾恺之 B.王羲之 C.王献之 D.祖冲之 二、改错题:找出错误并作简要更正,每小题3分,共15分。 31.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的居民已种植粟等农作物。
32.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法”治国。 33.司马光所著《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
3
典范。
34.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35. 赤壁之战后,曹操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 三、材料题:1小题,共10分。 36.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与百姓的幸福,但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也很多。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用不具,则田畴(田地)荒,谷不殖(生长)。”
——《盐铁论〃水旱》 (1)请选择:材料一中空格处所指应该是( )(2分)
A B C
材料二:法家在确立个体农民土地财产私有制的基础上,以赏罚作为督劝人们生产的手段,……达到富国的目的。——章开沅《中国经济史》
(2)商鞅为达“富国”的目的,采取了哪些“赏罚的手段”?(2分)
材料三:汉末到五胡乱华,北方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到一半,或走或死。各种胡人填补了汉人地区减少的人口,同时也因为他们更多的汉人流亡南方。
——许倬云 《万古江河》 (3)根据材料三,汉末起人口流亡南方的原因是什么?(1分)给南方经济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分)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你认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分)
四、小论文题:1小题,共15分。
37.小论文题:1小题,共15分。
在东莞,佛教中对观音菩萨的信奉最为普遍,观音庙遍布各个镇街,许多民间习俗也围绕观音菩萨展开。例如,每年大年初一凌晨敲响旧历新年的第一声钟响之时,东莞城区的市民会争着到黄旗山观音寺去烧“头炷香”;麻涌大步村每年正月十九都会举行观音巡游活动。大部分人上观音山、观音庙都是为求子、求平安、祈福,真正修佛的人不多。
——《东莞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东莞时报 2014.3.11
(1) 结合材料回答,围绕观音信奉,东莞人有哪些习俗?(2分)
(2)请举出你身边一例与宗教相关的习俗,并谈谈你对这一习俗的看法。(13分,标题自拟,文字通顺,言之有理,150字以上。)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自查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