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巧克力市场行业分析
竞争格局及市场规模预测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2014 年以前中国巧克力连续 10 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持续高于糖果总体增
速, 占比也不断上升至 18%左右,但随着 2015 年开始行业调整,巧克力市场规模 2015、 2016 连续两年下滑-3%和-1%,数据显示 2016 年市场规模为 184 亿元, 未来数年将保持个位数缓慢复苏。
好时巧克力作为大众巧克力品牌代表,近年销售下滑明显(16Q1 中国区下滑-47%),而 Lindt 和歌帝梵两个高端品牌却发展良好,Lindt 2015 年全球销售额同比大涨 48.3%,歌帝梵在国内也掀起顶级巧克力热度。在巧克力消费结构中,礼盒和礼袋装的送礼型巧克力占比提升至接近 60%,高端送礼型巧克力将是消费升级下未来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中国巧克力市场规模及在糖果中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巧克力送礼型和自用型品类结构占比
17
中国巧克力市场由国际糖果巨头企业占据绝对主导,玛氏拥旗下德芙、M&M、士力架等众多知名品牌 16 年市占率达 39.8%,费列罗依靠 Ferrero Rocher 和 Kinder 两大品牌市占 17.8%,雀巢、好时、 亿滋紧随其后,市占率分别达 9.7%、8.6%和 3%。相比之下,国产品牌显得黯淡, 原国产巧克力第一品牌金帝被反复收购后已经停产,徐福记被玛氏控股,而金丝猴被好时收购后整合上出现问题。
中国巧克力行业格局
18
中国巧克力行业品牌占有率
根据 Top 101 News 数据,当前全球前十大巧克力生产商为:玛氏、亿滋、雀巢、 费列罗、明治、好时、Lindt、雅可(Arcor)、格力高和 Yildiz。
全球前十大巧克力产商收入规模
19
第九篇
中国巧克力市场SWOT分析
1、中国糖果行业品类的进化
随着糖果企业间的竞争进一步走向白热化。产品高度同质化的持续升温,营销模式的雷同,促销手法的模仿及跟进。令许多糖果企业的业绩增长乏力,在面对这极度不利的行业环境下,糖果企业该如何去应对这种品类危机给企业可持续性经营管理带来的挑战。如何在大同中去寻找大不同。企业的品类如何升级,如何去高度复合现行消费者的需求等等,都是摆在中外各糖果企业面前急需解决的品类难题。
中国糖果行业的品类结构之争自2004年起就拉开了品类进化大战的序幕。首先是2004年的硬糖品类的价格之争,2005年软硬奶糖品类的奶含量之战,2006年的胶基糖品类的品牌之战,2007年的果汁软糖品类的市场份额之争,2008年酥糖,牛轧糖口味回归之争到2009年巧克力品类之争。综以上所说,随着巧克力品类大战的大幕拉开,也预示着中国糖果行业的品类高端产品品类恶战的年代已经来临.
2、中国巧克力市场SWOT分析
(1)优势:
A:自2003年以来,中国糖果市场一直保持着8%-12%的增长速度,比全球糖果市场年均增长速度高出近6个百分点
B: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及消费水平提高,未来10年内中国巧克力市场有望以每年近25%的速度增长。在目前,中国已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糖果巧克力市场
C:作为巧克力品类的主战场---现代终端渠道在中国糖果市场的销售占比日益提高,已正式代替流通渠道成为糖果企业最大的销售渠道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