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矿井瓦斯地质图说明书原始
4、大都为正断层,全区只揭露一条逆断层。
由于断层密集,对煤层的破坏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 1、煤层倾角增大,不利于工作面布置和顶板管理。
2、由于断层处需留设一定的保护煤柱,减少了矿井可采储量。 3、F23、F27断层落差较大,又属导水断层,奥灰承压水头值 较高;须为其留设足够的防水煤柱,不仅减少可采储量,也为开采 带来一定威胁。
4、由于断层产生层间滑动,使煤层变薄,造成局部不可采。 5、由于断层密集将煤田切割成条快状,工作面布置受到限制,很难形成规模开采。工作面不能连续开采,搬家倒面次数多,不仅增加了万吨掘进率,而且影响了工作面的单产,工作面机械化程度低,开采成本大,造成企业经济效益差。实见断层情况见附表3、4。
四、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地质构造是影响瓦斯存储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封闭型地质构造有利于封闭瓦斯,开放性地质构造有利于排放瓦斯。瓦斯涌出大多发生在地质构造破坏带、溶洞裂缝区、背斜和向斜轴部储瓦斯区以及其它储瓦斯构造与原始洞缝相通的区域,是发生瓦斯涌出的良好通道,对矿井的安全生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4.1 断层、褶皱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兴元矿业有限公司煤矿井田位于太行山断块中断段赞皇隆起东北端边缘断裂构造比较复杂,井田总体为一向NE倾斜的单斜构造。内部断层较发育,仅局部断层形成波状起伏。在单斜构造背景上发育
13
有小的波状起伏或次级褶皱。按瓦斯积聚规律可知:在轴曲的轴部,尤其是背斜轴部地区瓦斯含量较高。本矿背斜出现很少,只在南三采区集中巷有揭露。因而褶皱构造在本矿对瓦斯赋存影响不大。
断层对煤层瓦斯含量的影响比较复杂,一方面要看断层的封闭性,另一方面还要看与煤层接触的对盘岩层的透气性。开放性断层不论其与地表是否直接相通都会引起断层附近的煤层瓦斯含量降低,当与煤层接触的对盘岩层透气性大时,瓦斯含量降低的幅度大,封闭性断层而且与煤层接触的对盘岩层透气性低时,可以阻止瓦斯的排放,在这种条件下,煤层具有较高的瓦斯含量。据地质填图, 矿井的断层多属开放性断层因而形不成良好的瓦斯储存环境,使矿井局部瓦斯含量相对小。
综上所述,褶皱、断层构造是矿井内局部瓦斯偏小的重要因素。 4.2顶底板岩性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2#煤位于山西组下部,为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其顶板马村 区以粉砂岩、粉细砂岩互层为主,仅在马村区北部Y16、Y 18孔附近 有泥岩顶板,由南向北粒度逐渐变细, 依次为粉细砂岩互层、粉砂 岩、泥岩,规律性十分明显(见图V-1)。院家村区以粉砂岩顶板为主, 仅在北部院1、院15、院4、院29号孔见泥岩顶板,大片粉砂岩顶板范 围内,细粒砂岩呈岛状分布。其基本规律亦为由南向北粒度逐渐变细 (见图V-2),2#煤有一层炭质粉砂岩伪顶,厚0.2~0.4 m,不稳定,时 有时无。底板一般为粉砂岩或粉细砂岩互层,均含丰富的植物根化石。
一般认为:围岩岩性及其透气性对煤层瓦斯含量有很大的影响,围岩的透气性越大,瓦斯越容易流失,煤层瓦斯含量就越小。反之,瓦斯易于保存,煤层瓦斯含量就越大。砂岩的透气性能相对大,有利
14
于瓦斯的消失,这也是造成本矿井瓦斯含量相对较小的原因之一。
4.3 岩浆岩分布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兴元矿业有限公司2煤及2下 煤柱状图(1 :500)
图4-1
元氏矿2煤及2下煤柱状图( 1∶500 )18.0~22.01.0~1.50.2~0.70.5~1.02.0~2.50.3~0.40.3~1.00.2~1.50.2~1.02.6~3.40.6~1.01.5~2.02.5~3.01.0~1.51.5~1.81.5~1.810.0~12.0 井田内及周边无岩浆岩,因此煤层开采不受岩浆岩影响。
15
4.4 岩溶陷落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陷落柱是指埋藏在地下的可溶性岩层、矿层(如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及石膏等)在地下水的物理、化学作用下,形成大量的岩溶洞穴,并在上覆岩层的作用下产生塌陷现象,破坏岩层和矿层的完整性。由于塌陷体的形状面是一柱状,故称其为陷落柱。我矿精查报告及二维、三维地震勘探均未提供井田内有陷落柱的信息,但在南二采区12221首采面掘进中发现一长短轴比55:28m的陷落柱,2#煤揭露标高为-450m,其长轴方向为N54°E,与井田内北东向断层一致,出水量2.7m3/h,为灰白色,水温22°,稳定水量1.8m3/h。未见有瓦斯异常现象。
五、瓦斯含量分布及预测研究
5.1瓦斯含量分布及预测研究
根据《元氏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中煤层的多个地勘瓦斯含量测点及我矿历年来瓦斯实测数据可以得出矿井的瓦斯含量具有以下分布规律:
从整个矿井看,在瓦斯风化带以下,瓦斯含量沿倾斜方面基本上是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大,根据我矿多年检测,各地区煤层瓦斯含量非常小见图5-1及附表5,6。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