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新纺织路1#桥深基坑拉森钢板桩支护方案(专家论证后最终修改)(1)

新纺织路1#桥深基坑拉森钢板桩支护方案(专家论证后最终修改)(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6 4:36:35

1 2 3 工字钢/工400*400H型钢 D500*10mm钢管(Q235) 钢板桩Ⅳ15米 腰梁 内支撑 桩 215 215 295 125 125 325 325

2、围护结构计算

2.1土的相关参数及土压力计算:

2.1.1为方便计算,坑底范围内土的重度取各层土加权平均值: r=

?r1*z1 ?z1=[(15.5*1.5)+(16.5*12.8)]/(1.5+12.8)=16.4KN/m3

坑底深度范围内摩擦角取值:Ф=7.6 地面等效均布荷载按q=10 KN/m2 凝聚力c=7

2.1.2土压力计算:

主动土压力系数Ka=tan2(45-Ф/2)=0.67(式中Ф=7.6) 被动土压力系数Kp=tan2(45+Ф/2)=1.3(式中Ф=7.6) 按照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6.5-2查表确定放大系数为1.2,则 Kp改=1.2*1.3=1.56 主动土压力:

Pa0=q*Ka=10*0.67=6.7Kpa

Pac=(q+rH) *Ka=(10+16.4*5.5)*0.67=61.64 Kpa(式中r为土的重度、H为基坑深

度、q为地面等效荷载、Ka为主动土压力系数)

Pal= Pa0*H+(Pac- Pa0)*H/2=6.7*5.5+(61.64-6.7)*5.5/2=188kN/m(式中Pa0

为地面处土压力值、H为基坑深度、Pac为基坑底土压力值)

2.1.3钢板桩入土深度计算:

采用盾恩近似法计算钢板桩的埋深,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AB钢板桩上的等效荷载即

?ACDE=rKa(h+H)(S2+X)由横撑A点和土压力?BCF共同平均分担,故有:

rKa(h+H)(S2+X)/2=r(Kp-Ka)X2,根据上面所得数值代入该式,解得X=4.1m,t=1.1*X=1.1*4.1=4.5m(1.1为安全系数),本工程钢板桩最少实际埋深为6m>4.5m,符合安全要求。 2.2支撑反力计算:

主动土压力Pa0=q*Ka=10*0.67=6.7Kpa(式中q为地面等效荷载、Ka为主动土压力系

数)

Pac=(q+rH)*Ka=(10+16.4*5)*0.67=61.64KPa(式中q为地面等效荷载、Ka为主

动土压力系数、r为土重度、H为基坑深度)

压力为0即S点在坑底以下深度

ΔZ= Pac/r(Kp-Ka)=61.64/16.4*(1.56-0.67)=4.2m。(式中Pac为基坑底主动

土压力、r为土重度、Ka为主动土压力系数、Kp为被动土压力系数)

Pa1= Pa0*H+(Pac- Pa0)*H/2=6.7*5.5+(61.64-6.7)*5.5/2=188kN/m Pa2= Pac *ΔZ /2=61.64*4.2/2=129KN/m, (式中Pa0为地面主动土压力、Pac为基坑

底主动土压力、H为基坑深度、)

被动土压力Ppd= r(Kp-Ka)X=16.4*(1.56-0.67)*(6.5-4.2)=33.6KPa。

(式中r为土重度、Ka为主动土压力系数、Kp为被动土压力系数、x为板桩底至0点位置距离)

Pp=1/2*33.6*2.3=38.6KN/m

支撑反力R1=?Pa-?Pp=188+129-38.6=278 KN/m(?Pa主动土压力之和、?Pp被动

土压力之和)

2.3水平横撑层数及垂直间距:

2.3.1根据拉森Ⅳ型钢板桩能承受的最大弯矩,采用等弯矩布置的方式来确定各层水平横撑的垂直间距:

h=36[δ]W?Ka &=350,W=1346*105,r=16.4,Ka=0.67,带入上式得出h=3.1m,则: h1=1.11h=1.11*3.1=3.45m h2=0.88h=0.88*3.1=2.74m

考虑到围护不得妨碍结构施工的原则,对间距进行调整, S1=3m,地面距第一道支撑距离 S2=2m,基坑底距第一道支撑距离

为了安全起见,在地面附近安装一道横撑,做法同计算支撑相同,布置如下图所示: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 2 3 工字钢/工400*400H型钢 D500*10mm钢管(Q235) 钢板桩Ⅳ15米 腰梁 内支撑 桩 215 215 295 125 125 325 325 2、围护结构计算 2.1土的相关参数及土压力计算: 2.1.1为方便计算,坑底范围内土的重度取各层土加权平均值: r= ?r1*z1 ?z1=[(15.5*1.5)+(16.5*12.8)]/(1.5+12.8)=16.4KN/m3 坑底深度范围内摩擦角取值:Ф=7.6 地面等效均布荷载按q=10 KN/m2 凝聚力c=7 2.1.2土压力计算: 主动土压力系数Ka=tan2(45-Ф/2)=0.67(式中Ф=7.6) 被动土压力系数Kp=tan2(45+Ф/2)=1.3(式中Ф=7.6)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