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法总则全文时效是怎么规定的[优质推荐]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民法总则全文时效是怎么规定的【优质推荐】
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是需要依附于民主法制建设的基本原则的,只有通过民主的法律才能够确保人民的生活水平、国家的社会生产力,以及社会公共秩序的正常运转。正是因为如此,相关立法人员才将民法总则当中的诉讼时效问题进行了拓展,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民法总则全文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一、民法总则全文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2017年3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了2017年最新民法总则,这次民法总则修改了很多内容。其中诉讼时效由原来的2年改为3年。这意味着有民事纠纷的当事人,可以多一年的时间考虑,是告还是不告。下面法律快车小编在这里详细介绍2017年最新民法总则中关于诉讼时效的内容。
2017年最新民法总则时效改为3年,民事诉讼时效由原来的2年,改为3年。特别是对于债权债务纠纷来说,是个利好的消息。让更多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保护。 法律规定:《民法总则》第188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实务中,还要注意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情形!
诉讼时效中止:中止,就是停止了继续计算。诉讼进行期间,因为发生一定的法定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