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季风习题 - 图文
廊坊第十五中学高二一轮复习习题案 姓名: 班级: 主备人:于宝艳 辅备人:蔡胜 使用时间:2016年6月1日 教师评价; 季风环流习题 读澳大利亚大陆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澳大利亚大陆1月和7月气温分布状况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1月,大陆东岸气温受暖流影响大B.7月气温分布受地形因素影响大 C.1月气温分布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大D.7月,大陆东岸气温受东南信风影响大2.1月份,西北部城市达尔文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3.当澳大利亚西部出现高温中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澳大利亚运往中国的铁矿石轮船顺风顺水B.巴斯海峡风高浪急 C.珀斯地区连续晴热,旱情严重D.墨累——达令盆地牧民忙于剪羊毛 下图为我国110°E以东地区的月降水量(毫米)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据图,如果以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为进入雨季的重要参数,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越低雨季越早B.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江淮地区 C.华南最晚结束雨季D.8月江南降雨量少于辽河流域 5.如果某年夏季风偏弱,那么甲段和乙段的长度最有可能 A.甲段变长,乙段变短B.甲、乙部变短 C.甲段变短,乙段变长D.甲、乙都变长 读北极地区某年一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问题。 6.图示L地区等压线发生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A.海陆分布与纬度B.洋流与海陆分布 C.海水温度与海拔D.太阳高度与降水 7.G地的风向(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8.若此图所示日期为一月初某日,图示区域内的黑夜范围最接近图幅的( ) A.30% B.50% C.70% D.90% 季风指数是某一地区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值越大表示季风现象愈明显,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季风的强弱程度,下图表示东亚地区近百年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曲线。回答下列各题。 9.1893年,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东北干旱 B.黄河流域洪涝严重 C.江南梅雨期很短 D.珠江流域干旱 10.进入2015年冬,华北地区经历了多次雾霾的红色预警,今冬的情况与下列哪年最相似 ( )A.1923 B.1900 C.1968 D.1991 下图是某区域1月与7月气压和风向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第 1 页 共 1 页
11.下列关于该区域气压与风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7月陆上高压区的形成,主要是陆地冷却所致 B.1月北部低压区的出现,促使赤道低压带断裂 C.东南信风带的位置在当地冬季南移,夏季北移
D.1月大陆北部西北气流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移动无关 12.关于该区域内各流域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流域汛期出现在冬季B.②流域主要为季节性河流 C.③流域汛期出现在夏季D.④流域全年水量稳定
图为北半球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据图回答19~21题。
16.图示低压的名称是
A.印度低压 B.冰岛低压C.澳大利亚低压 D.阿留申低压 17.图示高压强盛时可能为几月份
A.1月 B.5月C.10月 D.7月 18.此时我国盛行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19.此时风带、气压带向
A.东移 B.北移C.西移 D.南移 20.图中赤道低气压带形成的原因是
A.气温高,气流上升B.高空空气稀疏,近地面气压低
C.海拔高,空气稀薄 D.纬度位置低,有极昼现象,气流上升
图5是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季节动与我国夏季东部雨带关系示意图,折线表示副热带高压脊(简称副高脊)所在的位置,阴影部分表示雨带的大致位置。 回答21~22题。
13.A、B两地的气压性质( )
A.A是高压,B是低压 B.A是低压,B是高压 C.A、B都是高压 D.A、B都是低压
14.若图中五条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1000、 1008、1016、1024、1032,那么等压线②④的气压值分别是( )
A.1024、1032 B.1000、1032 C.1016、1008 D.1008、1024 15.图中近地面C点的风向是 (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回答题。
第 2 页 共 2 页
廊坊第十五中学高二一轮复习习题案 姓名: 班级: 主备人:于宝艳 辅备人:蔡胜 使用时间:2016年6月1日 教师评价; 读中国冬夏季风的进展、进退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移关系图,据此回答23~25题。 21.当华北地区是春旱时,雨带常位于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 D.华南地区 28.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表明( ) 22.当江淮地区进入“梅雨”期时,,副高脊位于 A.雨带停滞 A.15°N~20°N附近 B.20°N~25°N附近C.25°N~30°N附近 D.35°N~40°N 附近 B.冬季风势力强盛 下图示意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C.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 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下面3题。 D.受地形阻挡 29.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 A.雨带位于①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B.雨带位于②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C.雨带位于③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 D.雨带位于④时,东南沿海多沙尘天气 30.下图为我国某地一年中的气候资料,据此推测,该年我国东部地区最有可能出现( 23.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北半球夏季风最强的地区大致位于 A.赤道附近大陆东岸 B.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 C.赤道附近大陆西岸 D.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 24.图乙所示年份的上半年,冬、夏季风势力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A.冬季风偏强,夏季风偏弱 B.冬、夏季风均偏强 C.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偏强 D.冬、夏季风均偏弱 25.图中负值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大洋东、西岸洋流性质的变化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A.南涝北旱 B.北涝南旱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下图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26-27题。 26. 该日最可能出现在 31.读“亚洲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8分)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27. 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移动的直接因素是 A. 夏季风的强弱 B. 冬季风的强弱 C. 太阳直射点移动 D. 厄尔尼诺 第 3 页 共 3 页
) 材料二:澳大利亚的城市水敏感设计(WSUD)理论大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指在保持城市 人类发展的基础上恢复自然的水循环过程。城市水敏感设计(WSUD)与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的比较如下图所示
(1)根据图中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甲图表示的是 的是 月海平面大气运动状况。 (2)A气压中心名称是,它的出现切断了气压带。 (3)B处季风的形成原因是。
(4)C季风的风向为 ,形成原因是。
(5)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有 ( ) A、年降水量分配均匀 B、夏季普遍高温 C、雨热同期 D、冬季寒冷干燥
32澳大利亚国土辽阔,物产丰富,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区域图。
月海平面大气运动状况;乙图表示
(1)说明①②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6分)
(2)结合材料二,试分析城市水敏感设计在水资源利用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8分)
第 4 页 共 4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