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QC组长工作手册(初稿) - 图文
前 言
QC小组活动是指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人的素质,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一种形式。企业员工都可以通过参加QC活动,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力,同时为企业提升产品质量、降本增效做出贡献。
QC小组运用科学的PDCA程序开展活动。这种循环是螺旋上升的循环,体现了持续改进的思想。QC活动能培养员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几年公司各单位的QC小组活动内容丰富,课题有:提高产品合格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工艺流程、改进物流、减少库存、减少浪费、降本增效、完善检测器具、提高汽车性能等方方面面。通过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员工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参与意识,使广大员工能够参与到新生事物中去,提高了员工素质。
为了持续地开展QC小组活动,现将有关QC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近年来公司在开展此项活动中的一些成功做法编写成《QC组长工作手册》。这本手册共有知识部分、使用部分和附录三部分组成,知识部分的编写目的是为QC组长提供相关的知识支持;使用部分的编写目的是帮助QC组长记录QC活动的整个过程,这一部分由一系列的表格组成;附录部分是帮助QC组长解决更实际的问题。使我们的QC组长能在开展QC活动过程中,有专业的书籍作参照。
二OO六年九月十七日
QC基础知识
一、QC小组的概念
QC小组活动是指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人的素质,运用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开展活动的一种形式。 二、QC小组课题的分类
(1) 现场型:以班组,现场操作工人为主体,维持质量;
主要特点:课题小,难度低,周期短,效益不一定高。 (2)服务型: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的小组;
主要特点:课题小,难度低,周期短,社会效益明显。 (3)攻关型:以“三结合”方式,解决技术关键问题;
主要特点:课题难,周期长,投入多,经济效果明显。 (4)管理型:以管理人员组成,解决管理问题;
主要特点:课题大小不一,难度不尽相同,效果差别较大。 (5)创新型:创造性研究全新的课题。 三、QC小组的组建原则
1、自愿参加,自由结合。指在组建QC小组时,小组成员不是靠行政命令,而是自愿结合在一起,自主地提出开展活动的要求。
2、灵活多样,不拘一格。QC小组的建立和活动可不拘于几种模式, 而应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3、实事求是,联系实际。QC小组的组建要循序渐进,开始可先组建
少量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QC小组,使职工增加感性认识,逐步诱发参与的愿望,然后再展开发展QC小组。
4、自上而下,上下结合。自上而下是组建QC小组的过程,上下结合是组建QC小组的基础。 四、QC小组的注册登记
1、新的QC小组组建,注册登记是组建最后一步工作;
2、跨年度开展活动的小组,每年登记时予以说明; 3、小组停止活动持续半年的应予以注销;
4、每选定一个课题,活动之前都要进行一次课题登记。 五、QC小组成员的组成及职责 组长的职责是:
1、组织领导。组长是QC小组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制定活动计划,带领组员有效的开展活动。
2、指导推进。组长的首要任务是指导组员学好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并有效地运用于实践。
3、联络协调。组长要经常及时地和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并进行必要的协调。
4、日常管理。QC小组组长要经常组织劝阻成员开展质量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组织交流和整理成果及发表奖励等工作。 组员的职责是:
1、按时参加活动。积极发挥聪明才智,努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按时完成任务。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才能保证小组的课题的进度和效果。 2、支持组长工作。以全组活动为主,服从组长领导,并积极配合组长工作。
3、配合其他组员工作。互相沟通,互相帮助,传递必要的信息,共同创造协调、融洽的工作环境。
六、QC小组活动程序
QC活动程序十个步骤: P阶段——6步 选择课题、现状调查 确定目标、原因分析 确定主因、制订对策 D阶段——1步 按对策要求实施
C阶段——1步 针对目标检查实施效果 A阶段——2步
达到目标:制订巩固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并提出遗留问题及下一步打算;未达到目标:再回到P阶段第4步,分析原因
选择课题 现状调查 设定目标
分析原因 确定主要原因 制订对策 按对策实施 检查效果
目标达到 目标未达到 制定巩固措施 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QC小组活动程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