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体育讲义
二、运动参与领域教学建议
1、教师以鼓励、表扬等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信,强化学生展示的运动动作,加强保护和帮助。
2、采用游戏的形式,积极鼓励学生在家长、同学、陌生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运动动作。
3、仔细观察学生,对有羞怯心理和朦胧自卑感得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其克服学习障碍。
第二节运动技能领域目标及教学建议
一、运动技能领域目标
(一)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说出所做简单运动动作的术语 :
1、说出所做身体各部位简单动作的术语,如转头、侧平举、
体侧屈、踢腿等;
2、说出所做简单的全身动作的术语,如蹲起、踏步、滚动、跳跃等。
(二)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 :
1、做出多项球类运动中的简单组合动作 2、做出体操的简单组合动作;
3、做出武术的简单组合动作;
4、做出舞蹈或韵律活动中的简单组合动作; 5、做出地域性运动项目中的简单组合动作。 (三)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 :
1、知道不按规则运动和游戏会导致身体受到伤害;
2、知道在安全的环境中运动和游戏;
3、知道水、冰等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避免危险的方法。 二、运动技能领域教学建议:
1、球类运动简单的组合动作并不是规范化的技术动作组合,
而是带有球类技术雏形的动作组合,主要是身体动作和球的组合,具有趣味性、技巧性、协作性。如篮球的简单组合动作并不一定是传球和运球、运球和投篮等技术组合,而是动作的组合,如跑、抛、接、转身、换位、投、滚等动作的组合。
2、词阶段的武术启蒙教学应选一些专项素质要求不高的传统
武术内容,并致以所选内容的基础性、代表性。同时水平二学段的学生模仿力强,应多选用传统武术中的一些生动、形象、直观的简单动作作为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3、舞蹈动作应是学生能理解、易掌握的,且应尽量选用节奏
鲜明,曲调简单、流畅、动听,开始和结尾明显的音乐,最好选用具有儿童特点和趣味性强的、学生耳熟能详的音乐或歌曲。
第三节身体健康领域目标及教学建议
一、身体健康领域目标
(一)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基本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1、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初步具有正确的身体姿势; 2、在徒手操、队列等练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二)发展体能,发展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 1、通过多种游戏发展位移速度和动作的灵敏性;
2、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如各种跳跃游戏和跳绳等)发展跳跃能力;
3、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发展平衡和协调能力。 (三)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描述身体特征:
1、说出身体各主要部位的功能; 2、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 3、比较自己与同伴的身体特征。 二、身体健康领域教学建议
1、应以趣味盎然的运动形式,调动、保持和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克服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
2、发展位移速度、灵敏、跳跃、平衡和协调能力时,应避免单一的活动方式,使几种素质综合起来练习,同时要掌握好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第四节心理健康领域目标及教学建议
一、心理健康领域目标
(一) 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体验体育活动中的心理感受:
1、体验参加不同项目运动时的心理感受,如紧张、兴奋等; 2、体验体育活动中身体疲劳时的心理感受。
(二) 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
1、在体育活动中努力展示自我;
2、对体育活动表现出较高的热情。
(三) 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观察并说出同伴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
1、观察并说出同伴进步或成功时的情绪表现; 2、观察并说出同伴退步或失败时的情绪表现。
(四) 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在一定的困难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
1、参加较剧烈的游戏或运动时,在身体有轻微难受感觉的情
况下坚持完成运动任务;
2、不害怕与比自己“强大”的同伴一起游戏和运动。 二、心理健康领域教学建议:
多创造各种情绪体验的环境,主动积极引导学生。
第五节社会适应领域目标及教学建议
一、社会适应领域目标: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合作行为:
1、体验并说出个人在参加团队游戏时的感受; 2、知道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如何与他人合作; 3、与他人合作完成体育活动任务。 二、社会适应领域教学建议:
多进行一些集体性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