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建太原至中卫(银川)铁路工程初步验收报告
路基土石方8887万方,桥梁347座/190466米,隧道109座/180206米,正线铺轨1452.8公里(其中无砟轨道85.61双线公里),站线铺轨168.7公里,正线道岔359组。通信干缆1689条公里,信号电缆4311条公里,电力贯通线894.2正线公里,自闭线路526.4正线公里,接触网2029条公里,牵引变电所21座,分区所13座,开闭所1座,10kv配电所16座,中继站11个,通信基站228个。站房14.27万平米,雨棚14.57万平米。征地59636亩。
4.重、难点和控制工程
本线重难点及控制工程有:中宁黄河特大桥、永宁黄河特大桥、吕梁山隧道、离石隧道、吴堡隧道、横山隧道、兴旺峁隧道等。
三、 验收范围
本次验收范围为:太中银铁路太原南(不含)至定边508.572双线公里,定边至迎水桥239.145单线公里,定边至银川193.029单线公里,榆次至北六堡10.344双线公里范围内的工程。
四、 建设经过
太中银铁路是铁道部与山西省、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及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公司、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总公司等单位合资修建,太中银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太中银铁路工程建设管理。设计单位是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施工、监理单位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施工单位是中铁一、二、三、四、八、十、十一、十二、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五、隧道局,中铁电气化局,中铁建电气化局,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建总公司,中煤三建,铁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是甘肃铁一院、沈阳铁建、北京铁科院、黑龙江铁建、郑州中原、北京铁研、中铁济南、北京瑞特、乌鲁木齐铁建、天津新亚太、
上海天佑及北京通达监理公司。铁道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太原、兰州监督站对全线实施质量安全监督。
太中银铁路2006年5月1日全线开工建设, 2010年7月30日全线铺通。建设过程中,沿线各级地方政府在征地拆迁、地材使用、路地协调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铁道部领导和有关部门经常深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解决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各参建单位以标准化管理为手段,全面落实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六位一体”管理要求,坚持铁路建设程序,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协调解决问题;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坚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注重加强安全监控,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
建设过程中,各参建单位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优化施工设计,创新施工工艺。如吕梁山隧道下穿青银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细砂填料填筑路基施工工艺、中宁黄河特大桥和永宁黄河特大桥钢桁梁施工、特殊地层隧道工程技术研究等。
五、 工程概算及建设投资简况
可研批复投资估算总额303.2亿元,初步设计批复概算总额321.01亿元(其中静态投资303.05亿元),累计批复补充初设、变更设计、材料差价、征拆费用等增加概算70.35亿元。截止2010年11月底,累计完成投资371.50亿元。
六、 验收经过
按照铁道部《铁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交接办法》(铁建设?2008?23号)的有关规定,太原、西安、兰州局和太中银铁路任公司按照各局管界范围组织太中银铁路静态、动态验收工作, 2010年8月至12月完成了静态验收及复验,编制了静态验收报告;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完成了动态验收工作,编制了动态验收报告,认为工程质量合格,具备初步验收条件。
2010年12月25日,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太原、兰州监督站报送了太中银铁路《质量安全监督报告》,认为工程质量符合有关质量标准要求,具备初验条件。
2010年12月25日至26日,按开行客货列车(最高运行速度160公里/小时),铁道部组织对太中银铁路进行初步验收。
七、 验收结论
太中银铁路工程建设严格执行了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政策、规程、规范和强制性标准,已按批准的设计标准建成,劳动、卫生、安全、消防等设施符合设计和验收标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程按环评报告书和水保方案及批复意见同步建成;竣工文件基本齐全;建设用地已依法取得批准。静态、动态验收合格,工程质量和系统功能满足有关标准要求。铁道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太原、兰州监督站提交了太中银铁路《质量安全监督报告》,认为工程符合设计及有关质量标准,具备初验条件。初验委员会认为,太中银铁路达到最高速度160公里/小时的运行条件,同意通过初步验收。
八、 有关要求和建议
1.建设单位要组织参建单位认真梳理静态、动态验收遗留问题和初验委员提出的问题,迅速整改。剩余工程由太原、西安、兰州局和太中银铁路公司按有关规定组织验收,确保安全,按期开通。 2.按照《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和铁道部要求,太中银铁路公司要尽快完成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绘制签认、标桩埋设,做好路基沉降观测,配齐养护维修器具等工作;抓紧组织竣工审计,按规定编报竣工财务决算,及时办理资产移交;尽快完成建设用地平面图绘制和领取《国有土地使用证》工作及档案、环保、消防等专项验收,确保按期进行国家验收。
3.建设单位要组织参建单位尽快开展并认真做好技术总结和工程总结,积累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提高客货共线铁路建设管理水平提供有益借鉴。
4.接管单位要根据本线特点,及时完善和细化有关管理制度和办法,做到有章可循;迅速建立和完善太中银铁路运营维修管理体系;按编制配齐人员,加强人员培训考核,做到持证上岗。
附件: 1.太中银铁路初步验收会议纪要
2.太中银铁路剩余工程计划安排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