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析化学试卷
答:用Na2CO3为基准物质,以钙指示剂为指示剂标定EDTA浓度时,因为钙指示剂与Ca2+在pH=12~13之间能形成酒红色络合物,而自身呈纯蓝色,当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纯蓝色,所以用NaOH控制溶液的pH为12~13。
试卷三
一 填空
1.测定一物质中某组分的含量,测定结果为(%):59.82,60.06,59.86,60.24。则平均偏差为 0.15 ;置信区间为 59.70%~60.28%
2.系统误差的减免是采用标准方法与所用方法进行比较、校正仪器及做 空白 试验和 对照 试验等方法减免,而偶然误差则是采用多次测定的办法减小。
3.有一磷酸盐混合溶液,今用标准盐酸滴定至酚酞终点时耗去酸的体积为V1;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时又耗去酸的体积为V2。当V1=V2时,组成为 磷酸盐 ;当V1
5.在含有Ca2+、Ag2+混合溶液中,在pH=12条件下,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Ca2+。加入三乙醇胺的作用是 掩蔽 ,加入NaOH的作用是
控制pH值 。
二 选择题
1.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D )
A.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B.随机误差出现正误差和负误差的机会均等; C.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 D.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
2.下列各酸碱对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C ) A.H2CO3——CO32- B.H3O+——OH—
C.HPO42-——PO43- D.NH3+CH2COOH——NH2CH2COO—
3.已知H3PO4的pKa1=2.12,pKa2=7.20, pKa3=12.36,若用NaOH滴定H3PO4,则第二个化学计量点的pH值约为(B ) A.10.7 B.9.7 C.7.7 D.4.9
4.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其螯合比一般为(A ) A.1:1 B.1:5 C.1:6 D.1:4
5.用异烟酸-吡唑酮作显色剂可测定水中CN-的含量。浓度为Cmol/L的氰化物溶液显色后,在一定条件下测得透光率为T。若测量条件不变,只改变被测物浓度为1/3C,则测得的透光率 为( B )。 A.T1/2 B.T1/3 C.T1/4 D.T/3
6.佛尔哈德法测Ag+,所用滴定标准溶液、pH条件和应选择的指示剂是(B ) A.NH4SCN,碱性,K2CrO4; B.NH4SCN,酸性,NH4Fe(SO4)2 C.AgNO3,酸性,NH4Fe(SO4)2; D.AgNO3,酸性,K2Cr2O7;
7.若两电对在反应中电子转移数分别为1和2,为使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C ) A.0.09V B.0.18V C.0.27V D.0.36V
8.衡量色谱柱柱效能的指标是(B ) A.相对保留值 B.分离度 C.塔板数 D.分配系数
9.用0.1mol/LHCl滴定0.1mol/LNaOH时的pH突跃范围是9.7-4.3,若用1mol/LHCl滴定1mol/LNaOH时的pH突跃范围是( C ) A.9.7~4.3 B.8.7~4.3 C.10.7~3.3 D.8.7~5.3
10.用电位分析直接比较法测定某离子的活度时,计算公式 中K’后面一项的符号的取值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当离子选择电极作正极时,对阳离子响应的电极,K’后面一项取正值;
B.当离子选择电极作正极时,对阴离子响应的电极,K’后面一项取正值; C.当离子选择电极作阴极时,对阳离子响应的电极,K’后面一项取负值; D.当离子选择电极作阴极时,对阳离子响应的电极,K’后面一项取负值; 11.原子发射光谱是由下列哪种跃迁产生的?(C )
A.辐射能对液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B.辐射能对气态原子内层电子的激发 C.电热能对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D.电热能对液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
12.阳离子在滴汞电极上还原时,如果存在迁移电流,则所观察到的极限电流(A ) A.大于极限扩散电流 B.小于极限扩散电流
C.等于极限扩散电流 D.等于极限扩散电流加残余电流 13.用离子选择电极以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应要求标准溶液(D ) A.体积要大,浓度要高 B.体积要小,浓度要低 C.体积要大,浓度要低 D.体积要小,浓度要高 14.流动载体膜电极的敏感膜为:(C )
A.固态无机化合物 B.固态有机化合物 C.液态有机化合物 D.液态无机化合物
15.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为了提高检测器的灵敏度,常使用的载气为:(C ) A.氮气 B.氧气 C.氢气 D.氩气
16、用克氏定氮法测定一有机物中氮 (MN = 14.01g.mol-1) 的含量时,称取试样1.000g,用50.00mL0.4000mol·L-1HCl 吸收氨,过量的酸用0.2000mol·L-1NaOH标准溶液回滴,用去10.00mL。则该试样中氮的含量为 :C
A. 30.65% B. 31% C. 25.22% D. 25% 17、欲配制一NaOH标准溶液,量取蒸馏水时应使用:A A. 量筒 B. 移液管 C. 容量瓶 D. 滴定管
18、对于n1=n2=1型的可逆对称氧化还原反应,如使反应能用于滴定分析,两个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差必须大于:A
A. 0.4V B. 1.0V C. 0.2V D. 0.1V 19、用KMnO4测定铁时,若在HCl介质中,其结果将:A A. 偏大 B. 偏小 C. 准确 D. 不一定
20、用Na2C2O4 基准物标定 KMnO4溶液时,如有棕色沉淀生成并放出O2是由于:D A. 酸度太高 B. 酸度太低 C. 酸度高且滴定太快 D. 酸度低且滴定太快
三 判断题
1.酸碱指示剂本身必须是有机弱酸或弱碱( √ )。
2.络合滴定曲线描述了滴定过程中溶液pH变化的规律性( × )。 3.沉淀的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既可相同,也可不同( √ )。 4.缓冲溶液是由某一种弱酸或弱碱的共轭酸碱对组成的( √ )。
5.根据同离子效应,可加入大量沉淀剂以降低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度( × )。
6.金属离子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过于稳定称为指示剂的僵化现象( × )。 7、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常用化学纯试剂。(×)
8、在酸碱滴定中,用错了指示剂,不会产生明显误差。(×) 9、用量筒量取热溶液,体积也一样准确。(×)
10、进行空白试验,可减少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 四 计算题
1. 如果将10.00 ml 0.01000 mol/LBaCl2溶液与40.00 ml 0.0250 mol/LNa2SO4溶液混合,是否有BaSO4沉淀生成?(已知Ksp ,BaSO4=1.1×10-10) 解:[Ba2+]=(10.00×0.1000)/(10.00+40.00)=0.02000 (mol/L) [SO42-]=(40.00×0.0250)/( 40.00+10.00)=0.02000 (mol/L) [Ba2+].[SO42-]=0.0200×0.0200=4.0×10> Ksp BaSO4=1.1Х10
-4
-10
因此有沉淀生成。
2. 称取0.1000g含铁试样,溶解后用0.01000 mol/LEDTA滴定,终点时消耗EDTA 20.00ml,求试样中Fe2O3的质量分数。 解:Fe2O3的质量分数为:
(0.01000×20.00×0.5×160.0)/(0.1000×10)×100%=16.00%
3. 称取基准物H2C2O4?2H2O 0.3000g,溶于适量水后,用KOH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KOH 24.00ml,求CKOH浓度。 解:nKOH= nH2C2O4
24.00×CKOH=(0.3000×2×10)/126.1 CKOH=0.1983(mol/L)
4.把200.0ml 0.3000 mol/L NaCl溶液稀释成0.1000mol/LNaCl溶液,应该加水多少毫升水。
(MFe2O3=160.0 , MH2C2O4=126.1, MKOH=56.00 MNaCl=58.44) 设加入x ml水
0.3000×200.00=(200.00+x) ×0.1000 x=400.00(ml)
5、0.1500g铁矿石试样中的铁经处理,使其完全还原为Fe2+后,需用0.02000 mol·L的
-1
3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