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脑卒中康复护理 - 图文
(七)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认知功能障碍常常给患者的生活和治疗带来许多困难,所以认知训练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训练要与患者的功能活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紧密配合(图5-19)。详细请参照颅脑损伤认知康复训练章节。 (八)心理和情感障碍的康复护理 1.心理和情感障碍产生的原因 (1)对疾病的认识异常:患者往往在脑卒中早期表现出对疾病的否认和不理解,尤其是在患者有半身忽略式体象障碍时,患者自觉四肢仍能活动,完全否认有偏瘫。在护理体象障碍和半身忽略患者时,要不断给予言语信息,口头述说患侧是患者的一部分,同时以各种方式提醒患者,不能操之过急,以免使患者产生抑郁、失望等严重心理障碍。 (2)抑郁状态:脑卒中急性期过后,由于躯体残废的挫折,对其后果的担心,不甘成为残疾者和依赖他人,工作和地位的丧失等等都可造成患者的抑郁反应。表现为对异性兴趣减退,容易哭泣,经常责怪自己,感到孤独,前途无望等。对抑郁患者应利用各种方式促使患者倾诉及宣泄,具体地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如争取家人探望、协调关系,多安排一些他们愿意做的事情,充分发挥他们的生活能力,如安排看电视、报纸、听音乐等,摆脱疾病带来的困扰,帮助他们从心理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情感失控:由于感觉输入的异常和大部分皮质功能紊乱,伴有假性球麻痹的脑卒中患者,情绪释放不受高级神经系统控制,造成患者情感失控,容易产生强制性哭笑。应在此基础上进行上述各种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2.心理和情感障碍康复护理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有效沟通:良好的护患关系是良好沟通的精髓与切入点。建立良好的病友关系,振奋病人精神。 (2)运用心理疏导,帮助病人从认识上进行重新调整:消除诱因,帮助病人建立正常的情绪反应模式;促进病人建立主动认知模式,鼓励病人通过各种方式倾诉内心痛苦体验;对病人需要给予理解和支持;给予病人安慰、激励、解释与积极暗示,指导其从正面、有利的方面看待现实,增强心理应激能力。 (3)认知行为干预: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绪和行为的理论,通过认知和行为来改变病人不良认知和功能失调性态度。首先评估病人认知能力及其与自我放松技巧的关系以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鼓励病人练习自我活动技巧,增加成就感;模仿正面形象,自我校正错误行为,提高病人对现实的认知能力。 1)放松技巧:康复护理人员根据“代偿”和¨升华’’心理防御机制,符合病人心理的赞赏、鼓励和美好的语言劝导,巧妙转移病人不良心境。教会其自我行为疗法,如转移注意力、想像、重构、自我鼓励、放松训练等减压技巧,有助于减轻病人抑郁程度。 2)音乐疗法: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有较好的疗效。其中感受式音乐疗法因其简便易行而常被作为首选方法。通过欣赏旋律优美、节奏舒适的轻音乐可引起病人的注意和兴趣,达到心理上的自我调整。 (九)常见并发症的康复评估及护理 1.肩关节半脱位 评定标准,治疗上应注意矫正肩胛骨的姿势,早期良好的体位摆放,同时鼓励患者经常用健手帮助患臂做充分的上举活动。在活动中禁忌牵拉患肩,肩关节及周围结构不应有任何疼痛,如有疼痛表明某些结构受到累及,必须立即改变治疗方法或手法强度。 2.肩-手综合征 多见于脑卒中发病后1~2个月内,表现为突然发生的手部肿痛,下垂时更明显,皮温增高,掌指关节、腕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肩一手综合征应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早期应保持正确的坐卧姿势,避免长时间手下垂。加强患臂被动和主动运动,以免发生手的挛缩和功能丧失。尽量避免患手静脉输液。 3.压疮的康复护理 防止压疮或减少其加重,对压疮易发生部位积极采取以下措施: (1)让患者躺在气垫床上,同时保持床单干燥、无皱折,避免擦伤皮肤。 (2)保护骨头凸起部、脚跟、臀部等易生压疮部位,避免受压。 (3)麻痹的一侧不要压在下面,经常更换体位。 (4)对身体不能活动的老人,每2小时要变换体位,搬动时要把其身体完全抬起来。 (5)早期行下肢、足踝部被动运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过去对长期卧床的脑卒中患者,凡受压部位变红,都采用按摩方法来防止压疮发生。近年来认为此法不可取,因软组织受压变化是正常的保护反应称反应性充血,由于氧供应不足引起。解除压力后即可在30~40min内褪色,不会使软组织损伤形成压疮,所以不须按摩。如果持续发红,则示组织损伤,此时按摩将更致严重创伤。 4.偏瘫后要预防“失用综合征”和“误用综合征” (1)“失用综合征”:由于在急性期时担心早期活动有危险而长期卧床。限制主动性活动的结果足使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神经肌肉的反应性降低、心肺功能减退等,加之各种并发症的存在和反复,致使患者的主动性活动几乎完全停止下来。时间一久,形成严重的“失用状态”。因此进行正确的康复护理和训练,尽早应用各种方法促进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利用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进行自我康复训练,可防止或减缓健侧失用性肌萎缩的发生,还能促进患侧肢体康复。随着病情的改善,逐渐增大活动量,同时加强营养,可使肌萎缩逐渐减轻。 (2)“误用综合征”:相当多的患者虽然认识到应该较早的进行主动性训练。但由于缺乏正确的康复知识,一味地进行上肢的拉力、握力和下肢的直腿抬高训练,早早地架着患者下地“行走”,或进行踏功率车训练下肢肌力.结果是加重了抗重力肌的痉挛,严重地影响了主动性运动向随意运动的发展,而使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痉挛的运动模式强化和固定下来于是形成了”误用状态”,它是一种不正确的训练和护理所造成的医源性症候群。从脑卒中运动机能的恢复来看,康复训练应该循序渐进,以纠正错误的运动模式为主导。早期应以良姿位及抗痉挛模式进行护理和训练,促进分离运动(即支配能力)的恢复,而不是盲目地进行肌力增强训练,才能早期预防误用综合征。 四、康复教育 对即将出院的患者进行康复教育和健康指导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通过向患者提供有关疾病的康复知识,达到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自我康复意识,预防并发症的目的,它贯穿于现代护理程序的整个过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