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尔雅 大国崛起习题答案
7.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依存度上升的原因是只有出口。(×) 2.1
1.2014年,中国的进口额在世界中排名是第(B、二)名。 2.对外贸易在社会再生产中处于(B、特殊的中介地位)。 3.以下选项不属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的是(C、外需)。 4.以下不是导致古代丝绸之路贸易量不大的因素的是(B、利润低)。 5.对外贸易多还是少,大还是小,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社会制度。(×) 6.对外贸易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7.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消费的太多储蓄的太少的现象叫贸易顺差。(×)
2.2
1.中国古代人的等级划分从高到低依次是(B、士农工商)。 2.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辅助地位的原因不包括(B、社会原因)。
3.1953年的时候中国的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比重是(A、1.23%)。 4.20世纪60年代中国物资匮乏,买布需要凭票供应,原因是(A、轻视轻工业)。
5.我国的对外贸易在世界的排名从1953年到1976年从第34名升到了第17名。(×)
6.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就已经有自己的工业体系。(×) 2.3
1.以下选项中不能体现对外贸易的战略地位的是(B、和平与发展)。
2.关于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应该联合起来抵制它)。
3.下列有关于对外开放的说法正确的是(C、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4.国际投资是对外开放的很重要的支撑点。(√) 5.计划经济时代对外贸易的作用不太重要。(√) 2.4
1.以下对对外贸易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D、使年轻人失业率变高)。
2.关于倾销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A、会对进口国的产业造成冲击)。
3.下列选项不是对外贸易给国家的建设积累资金的是(D、出国旅游)。
4.以下选项属于资本品的是(B、生产机器)。
5.中国奢侈品进口关税比较低,原因是国家希望促进消费。(×) 6.中国奢侈品进口关税比较低,原因是国家希望促进消费。(√) 7.关税是国家建设资金来源之一。(√) 3.1
1.以下不属于内需的是(C、出口)。
2.以下选项中,不是中国的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的是(D、满足我国国内某些紧张的资源节约利用)。
3.我们国家的对外贸易要提高结构,意味着我们国家一定要多出口像(D、飞机)之类的产品。
4.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计算方法是(A、净出口的增加额除以GDP的增加额)。
5.2009年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一个负值,说明当年对外贸易对经济没有贡献。(×)
6.除了外贸以外的投资和消费都是内需。(√) 7.出口至今依旧是发展经济的动力之一。(√) 3.2
1.以下属于重工产品的是(B、钢铁)。
2.2011年,中国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已达到10.6%,这说明(C、出口是经济的拉动力)。
3.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是(B、重工业化)阶段。
4.出口还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扮演拉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5.要进入重工业化时代只需要大规模炼钢铁就可以了。(√)
3.3
1.拉动内需不可能一蹴而就,以下没有起到拉动内需作用的政策是(C、20世纪末的医疗产业化)。
2.以下不属于耐用消费品的是(D、衣服)。
3.以下选项属于响应促进私人消费内需政策的消费是(C、中国人买华为手机)。
4.2009年,中国实行了家电下乡的政策,它使农村居民对家电的需求(B、加快)释放了。
5.想长期关于内需和外需的说法,正确的是()。保持内需的高增长率难度很大。(√)
6.促进内需就能够完全代替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7.拉动内需难度很大,所以我们国家不重视内需。(×)
3.4
1.关于内需和外需的说法,正确的是(C、内需和外需不可偏废)。
2.下面不能说明出口应该是中国发展经济最重要的动力之一的是(D、国家提出扩大内需的政策)。
3.对于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C、政治全球化)。 4.以下国家中,有三个曾经是世界工厂,其中,不包括(D、法国)。 5.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出口占GDP的比重就越低。(×)
6.出口比重占GDP的比重在上升是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的。(√) 7.内需比外需稳定。(×)
4.1答案与视频有差
距
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1979年至1990年外贸体制改革所收获的显著成就(C、解决外贸企业机制与活力的根本问题)。 2.我国从()年开始实行贸易和非贸易外汇留成制度。
3.1998年,中国主动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稳定在(B、8.28左右)。
4.自改革开放以来到加入WTO之前我国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可分为几个阶段()。
5.1988-1990年实行的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建立了自负盈亏的外贸机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