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综合练习1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综合练习1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2 7:32:58

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1.(2018年河南南阳期中)水稻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类中的氧元素和通过呼吸作用分解葡萄糖产生的CO2中的氧元素分别来自( )

A.CO2、丙酮酸和H2O B.H2O、丙酮酸和H2O C.CO2、丙酮酸和O2 D.O2、丙酮酸和H2O

2.(2016年广东六校联考)下图是细胞代谢过程中某些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细胞中过程③⑤都能合成ATP

B.过程①④⑤都需要氧气的参与才能正常进行

C.真核细胞中催化过程①②③的酶都位于细胞质基质中 D.叶肉细胞中过程⑤产生的ATP可用于过程⑥中C3的还原

3.(2018年宁夏六盘山期中)某科研所为提高蔬菜产量进行了相关生理活动的研究(均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结果如下图所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图一

图二

A.图一可见呼吸底物为葡萄糖,O2浓度为A时,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 B.图一中DE段CO2的释放量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温度抑制了酶的活性

C.图二中乙品种比甲品种呼吸速率低,且乙品种比甲品种更适于生长在弱光环境中 D.图二中F点时甲的叶肉细胞中消耗AD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4.(2018年湖南长沙月考)对某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1小时内氧气的吸收量(一)和释放量(+)进行测定,结果如表: 光照强度(klx) 0 5 10 10 -0.5 +3.0 +4.0 温度(℃) 20 -1 +2.0 +5.0 下列对结果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在5 klx光照条件下5小时,10 ℃时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比20 ℃时多2.5 mg

B.在20 ℃时,分别用10 klx和5 klx光照10小时,黑暗14小时,氧气释放量前者比后者多30 mg

C.在10 ℃、10 klx光照4.8小时后,转入20 ℃黑暗环境19.2小时,氧气变化量为0

D.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温度和照光时间,CO2浓度等属于无关变量

5.(2018年湖北武汉钢铁月考)下列图1表示利用大豆幼苗的绿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结果,图2表示温室中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甲、乙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B.在收获时节,大豆叶片中甲和乙色素量会发生变化

C.只有在B点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D.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温室应控制温度为20 ℃

6.(2018年黑龙江七台河田家炳期中)下图显示了人体内部分物质的代谢途径,字母代表物质,数字代表反应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②和③产生的水中的氢的来源不同 B.过程①和③不需要酶的催化也能正常进行 C.物质Y产生乳酸的同时也会产生少量的CO2 D.过程①和②分别是在缺氧和有氧条件下进行

7.(2017年江苏南京三模)有人测定了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真光合速率,并与30℃时测定的数据比较,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温度超过40 ℃时甲的CO2固定速率下降 B.温度为55 ℃时乙不能积累有机物 C.温度约为48 ℃时甲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D.植物甲比乙更能耐受高温环境

8.(2018年湖南岳阳联考)用特异性的酶处理某一细胞的最外面部分,发现降解的产物

主要是葡萄糖,进一步分离该细胞的某种细胞器进行分析,发现其含有尿嘧啶,据此推测,这种细胞器不可能完成的生化反应是(反应都在相关酶的催化下进行)( )

A.CO2+H2O叶绿体――→(CH2O)+O2 B.丙氨酸+甘氨酸―→丙甘二肽+H2O C.C3H4O3(丙酮酸)+3H2O―→3CO2+10[H]+能量 D.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9.(2018年河南天一大联考)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物质相互转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中既有ATP的产生,又有ATP的消耗 B.线粒体基质中既有H2O的产生,又有H2O的消耗 C.肝细胞中既有葡萄糖的产生,又有葡萄糖的消耗 D.硝化细菌中既有CO2的产生,又有CO2的消耗

10.(2018年宁夏六盘山期中)下图表示光照下叶肉细胞中A、B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交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结构可进行完整的细胞呼吸 B.A、B结构可为对方提供ATP

C.若O2全部被A结构利用,则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同 D.限制A、B结构代谢的主要环境因素不同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2018年辽宁鞍山一模)将200 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加入500 mL的密闭容器内,该容器内酵母菌进行不同呼吸方式的CO2释放速率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曲线表示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反应场所为__________________,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经过b呼吸方式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密闭容器6 h时合成ATP所需能量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来自丙酮酸的分解。

(3)在a、b两曲线相交时,b曲线表示的呼吸方式生成ATP的速率为a曲线的____________倍。

(4)开始2小时内细胞呼吸生成H2O中的[H]来源于__________(物质)。O2 中的氧能否转移至 CO2?__________(填“能”或“否”)

(5)人能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体温的维持与细胞呼吸是怎样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7年四川成都高考热身)取同一植物形态、大小、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四张叶片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烧杯中液体可保证叶片所需的水与矿质元素的正常供应,气体的移动可以通过观察油滴的运动判断,如下图1。

A B C D

图1

图2

(1)适宜的光照下,图1中装置A中油滴移动情况是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 (2)能否直接用图1中C、D装置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B、C装置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应该将叶片怎样处理?________。

(3)将图2所示的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通过观察装置中液滴移动的位置,可以用来测定夏季一昼夜(零点开始)小室内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______(填“早晨”“正午”或“傍晚”)时刻;要测定图2装置中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还需添加一个如图2一样的装置,将该装置______处理,控制与图2相同的环境条件;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液滴刻度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即可。

(4)研究人员想利用先进的化学检测技术,模拟光合作用中卡尔文循环的实验。他们在

1414

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向图2所示的装置通入CO2。当反应进行到0.5 s时,C出现在

14

C3中;反应进行到5 s时,C出现在(CH2O)和C5中。该实验的方法是__________,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实验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综合训练

1.A 解析:根据光合作用过程可知,水稻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糖类中的氧元素都来自CO2;根据呼吸作用过程可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葡萄糖产生的CO2中的氧元素来自丙酮酸和H2O,A正确。

2.C 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时,第二阶段不产生ATP,A错误;氧气只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B错误;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C3还原所需的ATP只能来自光反应,D错误。

3.C 解析:无氧呼吸不吸收O2,只释放CO2;有氧呼吸吸收的O2和释放CO2量刚好相等,O2浓度为A时,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CO2的释放量相等,O2的吸收量等于总CO2的释放量的1/2,A错误;因研究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故图一中DE段CO2的释放量有所下降的原因不可能是温度抑制了酶的活性,B错误;图二中,从与纵轴的交点可见,乙品种比甲品种的呼吸速率低,且乙品种在较弱的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即达到最大值,故乙品种更适于生长在弱光环境中,C正确;图二中F点时甲的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故消耗ADP即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错误。

4.D 解析:在0klx光照条件下,10 ℃时细胞呼吸作用1小时光吸收O2总量比20 ℃时多0.5 mg,故在5 klx光照条件下5小时,10 ℃时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比20 ℃时多(3.0-2.0-0.5)×5=2.5(mg),A正确;在20 ℃时,分别用10 klx和5 klx光照10小时,黑暗14小时,氧气释放量前者比后者多(5.0-2.0)×10=30(mg),B正确;在10 ℃、10 klx光照4.8小时后,转入20 ℃黑暗环境19.2小时,氧气变化量为4.8×4.0-19.2×1.0=0,C正确;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温度,照光时间属于无关变量,D错误。

5.C 解析:乙为叶绿素a,甲为叶绿素b,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A正确;大豆在收获时节,叶片发黄,叶绿素大量分解,即叶中的甲和乙色素量会发生变化,B正确;图中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两倍的点有B、D点,C错误;图2中植物有机物积累量就是用图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量”表示,所以净光合作用最大时对应的最低温度是20 ℃,因此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温室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20 ℃,D正确。

6.A 解析:据图可知,过程①②表示的是细胞呼吸,过程③则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过程①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且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三个过程都需要酶的催化,B、D错误;过程②产生的水中的氢来源于[H],而过程③产生的水中的氢来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1.(2018年河南南阳期中)水稻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类中的氧元素和通过呼吸作用分解葡萄糖产生的CO2中的氧元素分别来自( ) A.CO2、丙酮酸和H2O B.H2O、丙酮酸和H2O C.CO2、丙酮酸和O2 D.O2、丙酮酸和H2O 2.(2016年广东六校联考)下图是细胞代谢过程中某些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细胞中过程③⑤都能合成ATP B.过程①④⑤都需要氧气的参与才能正常进行 C.真核细胞中催化过程①②③的酶都位于细胞质基质中 D.叶肉细胞中过程⑤产生的ATP可用于过程⑥中C3的还原 3.(2018年宁夏六盘山期中)某科研所为提高蔬菜产量进行了相关生理活动的研究(均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结果如下图所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