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经济地理实践教学指导
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开发区内道路纵横交错,与江阴环半岛公路相连,形成非常便捷的道路交通构架,直达港区的福厦高速铁路江阴支线已开工动建,可望在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投入使用。区内已建成日供原水15万吨、净水3万吨的东江水厂,而投资2.1亿元的闽江调水江阴供水工程2009年可完工,届时日供水能力将达45万吨;投资2.1亿元的闽江调水江阴供水工程将于2010年建成,届时日供水能力达45万吨。区内有35千伏和110千伏变电站各1座;将建220千伏和110千伏变电站各1座。已建成标准厂房近15万平方米,重大工业项目生活配套区一期工程14幢350套、5万多平方米公寓楼。高标准规划的新港城正在启动建设,酒店、餐饮、娱乐、银行、电信、保险等服务机构也将相继入驻。此外,在江阴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范围内,设有福清出口加工区和福州保税物流园区,这在国内也是罕见的。
江阴港区口岸园区查验单位设施完备,查验中心配套有先进的H986集装箱检测设备,口岸服务中心大楼、四星级福州新港融侨国际俱乐部等重点配套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中,港区银行、门诊部、停车场、加油站、客运站均已建成。各查验单位人员均已入驻,就近提供便捷高效的通关服务。
——区域响应——
作为一类口岸(2003年4月通过国家验收),2004年6月江阴港区正式对外开放,现已开通美西、西非、欧地、日本、韩国、中东、东南亚等国际航线,香港、台湾直航航线,多条内贸内支线。已有马士基、地中海航运、达飞、长荣、史特斯泛洋、中海、万海、中远、川奇汽船、阳明、美国总统、现代商船、商船三井、高丽、意大利海运、太平船务、东方海外等多家全球航运巨头的船舶或货柜,以及福州保税物流园区、八方物流、裕国、隆威、外代全顺等数十家物流仓储企业和货代中介机构在江阴港区运作。
响应江阴大开发,海内外客商纷纷把目光投向江阴。2008年为止,江阴经济开发区已签约项目79个,总投资269亿元,合同外资8.04亿美元;已建成投产企业36家,在建25家,筹建14家。2008年,开发区共实现工业产值52.58亿元,同比增长100.7%;上缴税收2.2亿元,同比增
8
长170.2%。
——目前成就——
江阴港区已建成1个交战码头,1个7万吨级煤码头,4个5万吨级可兼靠10万吨级集装箱船泊位。正在建设的有3个5万吨级可兼靠10万吨级集装箱船泊位,其中5#泊位今年可建成投入使用。今年开工建设的有万吨级对台直航客运码头和5万吨级化工码头。5个5万吨级以上集装箱泊位(8#、9#、15#、16#、17#)、6个大型散杂货码头(18#~23#)正在做前期工作。
江阴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2003年为1万标箱,2004年为6.93万标箱,2005年为14.021万标箱,2006年为19.6万标箱,2007年为28.82万标箱,2008年近40万标箱,2009年1~3月份为10.28万标箱(比增29.69%)。
江阴经济开发区已形成了五大产业发展雏形。一是以福州市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福州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和福州保税物流园区为龙头,以马士基等数十家知名航运公司和八方物流、外代全顺等物流仓储企业为主体的港口运输和现代物流产业;二是由福抗药业、福兴医药组成的医药产业;三是以中国化工集团CPP项目为龙头,由东南电化、耀隆化工、富港化工等企业组成的化工产业;四是以国电江阴电厂为龙头的电力能源产业;五是由和特供热、隆诚再生塑料工业园、濠锦化纤、华闽再生资源和联升新型墙体材料等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
到2008年为止,江阴经济开发区已签约项目79个,总投资269亿元,合同外资8.04亿美元;已建成投产企业36家,在建25家,筹建14家。2008年,开发区共实现工业产值52.58亿元,同比增长100.7%;上缴税收2.2亿元,同比增长170.2%。
——展望未来——
在加快港口开发建设的同时,一个崭新的福清(江阴)新港城正在规划建设中。“港为城用,城为港兴”和“大港口、大产业、大城市、大发展”的辩证关系已被世界各地港口城市的发展所论证。依托深水良港,江阴经济开发区正在步入全面加快发展的快车道。一个现代化大港口正在崛起,
9
一个现代化港口培育催生的现代化经济开发区正在崛起,一个集国际深水枢纽大港、东南沿海最大现代化物流中心和大型临港产业基地为一体的新兴港口城市正在海峡西岸经济区迅速崛起。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江阴经济开发区优越的发展条件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日益显现,江阴经济开发区作为福州市乃至福建省新经济增长区域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共福州市委、福州市人民政府在《关于实施“以港兴市”战略推进“南北两翼”发展的意见》中,对江阴经济开发区赋予规划建设成为“集产业基地、物流中心、重要深水枢纽港口为一体,形成以江阴半岛为核心,包括东片的龙高半岛和西片的新厝、渔溪镇,辐射福厦交通走廊、平潭岛和兴化湾的新港城”的新的更高更广的发展定位。 背景资料2
2009年11月8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扩大到江阴经济开发区、洪宽工业村、新厝镇,扩区面积合计49.93平方公里。
据了解,根据《福建省台商投资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和开发区拓展提升方案》,扩区后,江阴和新厝重点发展电子、物流、生物制药等产业,洪宽工业村则重点承接台湾地区装备制造业转移。有关专家分析认为,通过扩区,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更好地发挥区位、政策、品牌、规模、成本、服务及产业集聚效应等综合优势,充分利用江阴港的资源,推进港区联动,实现跨越式发展。再据了解,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形成“一区多园”(宏路中心区、洪宽工业村、福清出口加工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光电科技园和大埔工业园)的区域联动发展布局和电子主导、玻璃、铝业、塑胶、食品等多轮驱动的产业联动发展布局。
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87年,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唯一以“侨”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已开发9.8平方公里。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区内水、电、通讯、道路等设施配套完善,口岸联检机构、银行、酒店等服务机构一应俱全,经济增长高速平稳,一直发挥着福清“特
10
区”的作用,成为我市“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海内外客商竞相投资的热土、福建闽江“金三角”和东南沿海开放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被誉为“不是特区的特区”。
摘自《福清融侨开发区将“升级扩版”》
背景资料3
2009年11月4日台海网报道,记者3日从省政府获悉,《福建省台商投资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和开发区拓展提升方案》近日出炉,这是对福建开发区发展、布局和功能定位作出新部署的新方案,将全面加快福建开发区升级步伐。
记者了解到,福州的台商投资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作为这次“扩区”的重头戏,进行全面拓展升级。同时,备受关注的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全岛将被设置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享受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免税、退税和保税政策。 台商投资区将扩至罗源湾
福州台商投资区国家核定面积为1.8平方公里,目前已全部开发。根据新方案,福建将把这一投资区扩大到罗源湾南北两岸,扩区规划面积43.01平方公里。其中,罗源湾南岸区域(连江县大官坂)规划面积20.3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石化、冶金、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罗源湾北岸牛坑湾片区规划面积8.2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船舶修造、机械制造和港口物流业;罗源湾北岸松山片区规划面积14.4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电子、机械加工、新型建材等产业。 福州、福清开发区全面升级
福建将推动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5年设立,是福建最早设立的开发区,目前土地开发基本完成。为发挥老开发区的品牌效应,拓展发展空间,拟扩大到毗邻的琅岐岛,扩区面积18平方公里。园区分为电子信息及临港新型工业区、海洋新兴产业区、研发服务贸易区。
融侨开发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已开发9.8平方公里,根据方案,将扩大到江阴开发区、
1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