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训练(三)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9年高考模拟训练试题
理科综合(三)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1 35.5 K 39 Ti 48 Fe 56
第Ⅰ卷(必做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纳米材料”粒子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有丁达尔现象 B.“石墨烯”是一类不饱和烃
C.光导纤维传导光的能力很强,是非常好的通信材料 D.碳化硅陶瓷耐高温且不易传热,可用于制造柴油机
8.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由三位化学家共同获得,以表彰他们在研究纳米分子中的“马达分子”取得的成就。“马达分子”的关键组件是三蝶烯,一种合成三蝶烯的方法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蝶烯的分子式为C20H16 B.三蝶烯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C.在一定条件下三蝶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烃 D.甲苯在光照条件发生取代反应能生成2,3-二氯甲苯
9.我国使用金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500年以前。如图是两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M、E分别是铜和铁
B.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 2Fe3++2H2O C.氧化性:H2O2>Cu2+>Fe2+
D.向Y溶液中滴入K3[Fe(CN)6]溶液,生成特征蓝色沉淀
10.乙烯的产出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验室中制取乙烯并验证乙烯的不饱和性。已知乙烯与溴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沸点为131.4℃,熔点为9.79℃)。制取乙烯的原理为C2H5OH????CH2?CH2??H2O。下图所示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170℃目的的是
浓硫酸
A.制取乙烯 B.除去乙烯中的CO2和SO2 C.收集乙烯 D.验证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
11.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不大于20的主族元素,4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奇数,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Z的单质是一种活泼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W>Z B.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Y C.W、Y的简单离子都能够促进水的电离 D.Z的常见氧化物只存在离子键 12.近年来,尿素电氧化法处理富含尿素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得到了广泛关注,该法具有操作简易、处理量大、运行周期长等优点,且该过程在碱性条件下产生无毒的CO2、N2。电池工作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惰性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B.隔膜应为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 C.负极发生的反应为
CO(NH2)2-6e-?6OH-?CO2??N2??5H2O
D.每消耗22.4LO2(标准状况),理论上废水中有40g尿素被还原 13.某温度下,向10 mL 0.1 mol·L-1CuCl2溶液中滴加0.1mol·L-1的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里-lgc(Cu2+)与Na2S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KSP(ZnS)=3×10-25mol2/L2]
A.b点以前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S2-)·c(Cu2+) C.相同实验条件下,改用0.05mol·L-1的Na2S溶液,反应终点由b点向a点方向移动 D.相同实验条件下,改用0.1mol·L-1的ZnCl2溶液,反应终点由b点向c点方向移动 26.(14分)亚硝酰氯(C1NO)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由NO与Cl2在通常条件下反应得到。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C1NO,并测定其纯度。 已知:亚硝酰氯(C1NO)的熔点为-64.5℃、沸点为-5.5℃,气态呈黄色,液态时呈红褐色,遇水易反应生成一种氯化物和两种氮的常见氧化物,其中一种呈红棕色。 回答下列问题: (1)组装好实验装罩后应先____________,然后依次装入药品,打开K2,再打开______(填“K1”或“K3”),通入一段时间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利用装置B除去某些杂质气体并通过观察B中的气泡来判断反应速率,B还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亚硝酰氯(C1NO)纯度的测定:将所得亚硝酰氯(C1NO)产品13.10g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 液;取出25.00mL,以K2CrO4溶液为指示剂,用0.8mol·L-1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22.50mL。(已知Ag2CrO4为砖红色固体) ①亚硝酰氯(C1NO)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亚硝酰氯(C1N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27.(15分)镍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科技方面应用十分广泛。 (1)实验室用工业废弃的NiO催化剂(还含有Fe2O3、CaO、CuO、Ba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Ni2O3的实验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常温时CaF2的KSP数值分别为2.7×10-11,Fe3+不能氧化Ni2+,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 氢氧化物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 Fe(OH)3 1.5 3.7 Fe(OH)2 6.5 9.7 Ni(OH)2 7.7 9.2 ①流程中向酸浸后滤液中通入H2S时Fe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操作B中需调节溶液的pH,所需调节的pH范围为__________,操作C前加入NaF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电解制得NiOOH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种镍电池电极材料由NiO2、铁和炭粉涂在铝箔上制成,放电过程中产生Fe(OH)2和Ni(OH)2。 ①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__,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电池的输出电压为2V,给1W的灯泡供电,理论上电池工作10min,电池消耗_________g Fe(保留三位小数,已知1F=96500 C·mol-1)。 (3)醋酸盐—镍体系溶液中各物质的分布分数α(平衡时某物质的浓度与各物质浓度之和的比)与CH3COO的对数值关系如图所示。当lg c(CH3COO)=0.5时,溶液中主要含镍各物质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 28.(15分)乙二醛(OHC-CHO)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工业有多种生产乙二醛的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醛(CH3CHO)液相硝酸氧化法: 在Cu(NO3)2催化下,用稀硝酸氧化乙醛制取乙二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乙二醇(HOCH2CH2OH)气相氧化法: ①已知: - - OHC?CHO(g)?2H2(g)2H2(g)?O2(g)HOCH2CH2OH(g) △H=-78 kJ·mol-1 K1 △H=-484 kJ·mol-1 K2 2H2O(g) 乙二醇气相氧化反应HOCH2CH2OH(g)?O2(g)OHC?CHO(g)?2H2O(g)的 △H=________kJ·mol-1。相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用含K1、K2的代数式表示)。 ②当原料气中氧醇比为1.35时,乙二醛和副产物CO2的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反应温度在450~495℃之间和超过495℃时,乙二醛产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二醛电解氧化制备乙醛酸(OHC-COOH)的生产装置如图2所示,通电后,阳极产生的Cl2与乙二醛溶液反应生成乙醛酸。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阳极液中盐酸的作用,除了产生氯气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保持电流强度为a A,电解t min,制得乙醛酸m g。列式表示该装置在本次电解中的电流效率η=__________________。(设法拉第常数为f/(C·mol-1),η=100%) 35.(15分)【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Al、Fe、Cu是重要的材料元素,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__________,有___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 (2)氯化铝熔点为194℃,而氧化铝熔点为2050℃,二者熔点相差很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Al的第一电离能为578 kJ/mol,第二电离能为1817 kJ/mol,第三电离能为2745 kJ/mol,第四电离能为11575 kJ/mol。请解释其第二电离能增幅较大的原因: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醇重整制氢反应中,铜基催化剂如CuO/SiO2具有重整温度低、催化选择性高的优点。Cu、Si、O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SiO2中Si原子采取________ ___________杂化。 (5)一种铜的溴化物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胞中铜的配位数是_________,与溴紧邻的溴原子数目是_________。由图中P点和Q点的原子坐标参数可确定R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__________。已知晶胞参数为a pm,其密度为_____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36.(15分)【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优题速享 生成目标产物消耗的电子数× 电极上通过的电子数有机物H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