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类基础课试题卷
旅游概论(70分)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答题卡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41.车站、码头、饭店都属于旅游基础设施。
42.西方人对旅游的认识倾向于表达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中国人则更倾向于表达人与自然的关系。
43.我国是先发展入境旅游,后发展国内旅游,最后带动发展出境旅游。 44.神农山号称“天下第一洞天”,历史上曾是我国道教活动中心。 45.只有旅行和游览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意义上的旅游。 46.从旅游供给方面看,旅游饭店是旅游业发展的命脉。 47.河南水资源时空分布比较均衡。
48.旅游产品和一般商品一样,被消费者购买后都会发生所有权的转移。 49.流动性是旅游的基本特征,它标志着旅游过程中的一切活动是在异地进行。 50.阳台宫是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明代殿宇建筑。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51.可随意支配收入 52.享乐旅行 53.旅游业 54.旅游交通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55.世界近代旅游的特征是什么?
56.按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划分,旅游有哪些类型? 57.河南省旅游框架中的“一带两轴四区”指的是什么? 58.影响旅游客源消长的因素有哪些? 五、综合题(14分)
59.论述旅游与旅游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与作用。
旅游类基础课试题卷 第 5 页(共 6 页)
旅游心理学(60分)
六、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答题卡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60.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的,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
61.青年人对文化娱乐感兴趣,而中年人则愿意参观博物馆和购物,这体现了旅游者兴趣的广泛性。
62.为满足客人求干净的心理,服务人员只需把餐具严格消毒就可以了。 63.机械识记的基本条件是重复,意义识记的基本条件是理解。 64.在进行技能训练时,一般集中时间练习比分散练习的效果好。 65.旅游者参观名胜古迹,欣赏名山大川,这是出于健康动机的旅游。 66.热情在人际交往中是决定人们是否产生好感的重要品质。
67.兴趣产生的基础不仅是天然性的物质需要,更重要的是精神和文化的需要。 68.无意识记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片段性,却不带有选择性。
69.深受中外游客喜爱的中国园林艺术中的“借景”手法,是利用了人们的想像心理。
七、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70.旅游心理学 71.感觉 72.挫折 73.逻辑记忆
八、简答题(4小题,共24分)
74.应从哪些方面对旅游者进行鉴貌辨色?(7分) 75.简述性格与气质的关系。(7分)
76.简述接待活泼型旅游者时应注意的问题。(5分) 77.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5分) 九、综合题(14分)
78.分析旅游者投诉的一般心理和处理旅游者投诉的原则。
旅游类基础课试题卷 第 6 页(共 6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