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加味理苓汤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观察及其对心肌酶谱影响的探索性研究

加味理苓汤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观察及其对心肌酶谱影响的探索性研究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5:20:28

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提示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各指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对照组治疗方法亦能改善患者的心肌酶谱。

表9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肌酶谱差值比较(x±s)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

例数 AST(U/L) LDH(U/L) CK(U/L) CK-MB(U/L)

30 36.80±14.76*30 30.07±10.60

84.53±23.84*72.70±19.52

60.30±19.26* 49.50±14.32

30.87±6.70 27.73±6.57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值经t检验,AST差值P<0.05, LDH差值P<0.05, CK差值P<0.05, CK-MB差值P>0.05,提示治疗组与对照组降低AST、LDH、CK值存在显著差异,在降低CK-MB值方面无显著差异,说明在降低AST值、LDH值、CK值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降低CK-MB值方面两组没有显著差异。

~21~

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讨 论

轮状病毒肠炎俗称“秋季腹泻”,其流行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好发于6-24个月的婴幼儿。主要通过粪-口和人-人直接感染,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发病[7]。A群轮状病毒(RV)是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自从1993年首次在电镜下发现RV后,一直认为RV感染仅局限于肠道(十二指肠和空肠), 是非侵入性肠道感染[8]。其机制是小肠绒毛柱状上皮细胞内所含的双糖酶为RV受体,感染后造成上皮细胞内双糖酶含量减少,进一步引起双糖吸收不良,导致协同转运的钠﹑氯等离子吸收障碍, 肠道内呈高渗状态,从而出现水泻等表现[9]。

近年来轮状病毒引起胃肠道外感染的报道逐渐增多,对轮状病毒导致病毒血症及全身感染问题有了新的认识。RV不仅可引起肠道内感染, 而且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其他系统损害[10]。近年来尤其发现该病伴心肌损害的病例有逐渐增多的趋势[11]。轮状病毒肠炎并发心肌损害的发生率文献报道[12-15]不一, 为25.3%~80.0%不等。国内资料报道,多数心肌酶谱异常在50%左右[16-17]。目前轮状病毒肠炎时发生心肌损害的机制尚不明确, 据现代文献记载[18-20],其发病机制可概括为:①轮状病毒经过破损的胃肠道粘膜进入血循环形成病毒血症,病毒直接侵犯心肌或继发免疫损伤。②肠炎伴脱水时,循环血量不足血压降低,冠脉流量不足,缺氧缺血,酸中毒,损伤心肌细胞。③氧自由基造成心肌损害。此种损害以潜伏型或亚临床型为主,仅极少数有严重的心肌损害[21]。患者主要表现为精神欠佳,无严重的心肌炎表现,如面色苍白,大汗,末

~22~

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梢循环差,心脏扩大等,并且预后尚佳[22]。治疗方面,现代临床多采用大剂量维生素C等营养心肌的药物。

目前,心肌酶作为心肌损伤的一个指标已广泛应用,并且认为轮状而目前CK-MB已成病毒肠炎患儿心肌酶异常,系病毒损伤心肌所致[23]。为人们公认的心肌特异性酶学指标[24],是心肌特异性标志物,其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内,一般起病3~6小时即可出现升高,当心肌细胞损伤或坏死时,便从细胞中大量逸入循环血流中,致使血清中含量显著升高[25],故CK-MB升高,可提示心肌受损。CK存在于许多组织中,主要是骨骼肌,心肌约为骨骼肌的一半,肌损伤、肌肉注射都会引起CK升高。AST特异性较低,存在于心,肝,肾和肌肉内,发病6~8小时即开始上升,但其正常变异幅度大,假阳性率较高。LDH存在于心肌,骨骼肌、肝,肾,红细胞中亦含大量LDH,只要部分骨骼肌受损,大量酶从细胞中逸出,血清酶就会增高,一般发病24~48小时开始上升,特异性不高[26]。

本研究采用加味理苓汤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酶谱异常的患儿,与西医常规治疗(金双歧,思密达,果糖二磷酸钠液口服)做对照,治疗3天后,在治疗腹泻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治疗腹泻综合疗效经wilcoxon秩和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加味理苓汤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较好,在止泻,退热,消除腹胀,四肢欠温及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在改善呕吐、食欲不振方面两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改善心肌酶谱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对异常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

~23~

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改善作用。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差值经t2检验,AST差值P<0.05, LDH差值P<0.05, CK差值P<0.05, CK-MB差值P>0.05,提示治疗组与对照组降低AST、LDH、CK值方面优于对照组,在降低CK-MB值方面两组没有显著差异。可见加味理苓汤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酶谱异常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有明显的止泻,退热,消除腹胀与四肢欠温及改善心肌酶谱的作用。

1 祖国医学对小儿秋季腹泻的认识

1.1病名的认识

轮状病毒性肠炎属中医学“泄泻”的范畴。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泄出如水样而言,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泄泻之名首载于《素问·生气通天论》,以“泄”称之,有“濡泄”、“洞泄”、“注泄”、“飧泄”等。《难经》关于泄泻命名有:“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五泄之分。《诸病源候论》称之为“下利”,有“冷利候”、“热利候”、“冷热利候”、“卒利候”、“产后利候”、“利后虚羸候”等。泄泻在汉唐时代称为“下利”,宋代以后统称为“泄泻”。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泄泻叙论》云: “方书所载泻利, 与经中所谓洞泄、飧泄、溏泄、濡泄、水谷注下等, 其实一也。”指出本病名称虽多但都不离“泄泻”二字。

1.2病因病机的认识

历代医家认识到外感风寒暑湿燥火、饮食情志所伤、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等均可致泻。《医学心悟·泄泻》曰: “书云, 湿多成五泻, 泻之属

~2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提示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各指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对照组治疗方法亦能改善患者的心肌酶谱。 表9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肌酶谱差值比较(x±s)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 例数 AST(U/L) LDH(U/L) CK(U/L) CK-MB(U/L)30 36.80±14.76*30 30.07±10.60 84.53±23.84*72.70±19.52 60.30±19.26* 49.50±14.32 30.87±6.70 27.73±6.57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值经t检验,AST差值P<0.05, LDH差值P<0.05, CK差值P<0.05, CK-MB差值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