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征途在浩瀚的大洋—前苏联核潜艇图史
弹发射系统和20枚发射重量超过90吨的Р-39固体燃料潜射弹道导弹,“红宝石”设计局采用了独创的双体布局,双固壳对称布置,导弹发射井布置在两固壳之间,满载排水量达48000吨。为使这个庞然大物的水下航速达到28节,采用了有史以来在潜艇上使用过的功率最大的ОК-650型双轴核动力装置,它由2座ВМ-5压水堆组成,总热功率380兆瓦。
港口操作中的941型鲨鱼级(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美国油画:北冰洋上,941型鲨鱼级(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海上补给РСМ-52/RSM-52(北约称为SS-N-20“鲟鱼”)导弹
苏联第二代鱼雷核潜艇是“孔雀石”设计局设计的671型艇(梅花鲈级),其首艇К-38号于1967年服役。该型艇在保留双固壳结构的同时采用了水滴线型和ОК-300单轴核动力装置,后者包括2座ВМ-4反应堆,总功率144兆瓦。该型艇到1992年以前一直在建造,并在建造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共建造671型15艘,671РТ型(鲑鱼级)7艘,671РТМ型(狗鱼级)21艘,671РТМК型5艘。从671РТ型开始装备650毫米鱼雷发射管,而671РТМ/РТМК型就技术水平而言实际上属于二代半。
671型梅花鲈级(北约称为维克多-Ⅰ级)鱼雷核潜艇
671РТМ/РТМК型狗鱼级(北约成为维克多-Ⅲ级)鱼雷核潜艇 70年代苏联展开了第三代多用途核潜艇的研制工作。在这期间,“孔雀石”设计局设计了971型钢结构艇(狗鱼-Б级),“天青石”设计局设计了945型钛结构艇(梭鱼级,北约称塞拉-I级)。两者的首艇——К-284“鲨鱼”号和К-239“鲤鱼”号均于1984年开始服役,两艇均装备ОК-650М01型单轴单堆核动力装置,采用功率为190兆瓦的ВМ-5型压水堆。量产艇则采用相同功率的ОК-9ВМ第三代核动力装置。到苏联解体前,共建造了5艘945型和25艘971型及其改型潜艇。苏联还有一种第三代核潜艇,即1983年服役的685型艇К-278号深水潜艇(后易名为“共青团员”号),该艇由“红宝石”设计局设计,采用钛制艇体,最大潜深达1000米。1989年4月,该艇失事沉没于巴伦支海。
945型梭鱼级(北约称为塞拉-I级)多用途核潜艇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