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1年版与200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的区别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 注重启发式
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
* 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
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
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 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
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 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
五、“双基”变“四基” “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四基”与数学素养:
*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 训练数学基本技能 * 领悟数学基本思想 *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演绎和归纳,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主线,是最上位的思想。小学阶段常用的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对应思想方法、假设思想方法、比较思想方法、符号化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集合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统计思想方法、极限思想方法、代换思想方法、可逆思想方法、化归思维方法、变中抓不变的思想方法、数学模型思想方法、整体思想方法等等。
六、关于设计思路的修改 * 学段划分保持不变;
* 对课程目标动词及水平要求的设计基本保持不变,增加了目标动词的同义词;
* 对四个学习领域的名称作适当调整;
* 对学习内容中的若干关键词作适当调整对其意义作更明确的阐释。
七、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
实验稿: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修改稿: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八、主要的关键词的变化
* 实验稿: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
*修改稿: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
最近一次修改又加上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符号感为何改为符号意识。 * 实验稿:
“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修改稿: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