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寓言两则教案 -(人教版)
2、自由读1—4节,思考:画出养羊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丢养的事,看ppt齐读。 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3)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课文开篇交代了故事中的人物,事件) (二)街坊劝他把窟窿赌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街坊为什么说要赶快? 因为事情紧急,所以要抓紧时间赌窟窿。 (三): 可养羊人呢?请同学们读第三自然段(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养羊人的这种想法对吗? 不对,因为他不修羊圈,羊还会再丢,他只想到丢的羊已经回不来了,却没想到羊还会丢 同学讨论后说出自己的答案。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四)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这次丢羊的过程和第一次一模一样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指名表演这个片段
[设计意图: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即兴表演,,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教师要借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五)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1)养羊人很很后悔,说明了什么? 说明他醒悟了,感到自己以前的行为是错误的,说明养羊人认识到自己以前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从课文哪句话可以说明不晚?现在修羊圈不晚,课文中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再也一次说明什么? 强调从此以后他的羊一直没有丢过。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己去发
现问题,互相讨论、解答。] 六、体会寓意 总结全文
1、想一想,在丢羊,修羊圈的这些事中,养羊人做错了什么?又做对了什么?
错:不听别人劝告,考虑问题不全面。 对:吸取自己不停劝告的教训,既是改正错误,修补羊圈。
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
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3、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 6、总结学习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设计意图:学生读文悟出寓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大胆表达,
说说生活中与
这个寓言故事相类似的事,以及自己的感受。这也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
力的一种训练。同
时,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
七、板书设计: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