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寓言两则教案-(人教版)
9、寓言两则
亡羊补牢
设计理念
寓言常常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的。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这两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弄清故事的情节,也就是要弄清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要在掌握故事情节的同时,引导学生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想象、深入思考,一步步加深对寓言里形象的认识,体会蕴含的道理。
按以下两个步骤教学:(1)先让学生弄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教学时要注重朗读指导,启发学生把故事中表达的不同意思读出来。(2)启发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简要地说说寓意。在学生弄懂了寓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寓言《亡羊补牢》。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准备:投影 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理解题意;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精读课文,体会寓意)
一、谈话激趣 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点?
(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 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4.今天我们先学习第一则寓言《亡羊补牢》。认真看老师写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2、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3、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设计意图:教材在“亡羊补牢”课题的旁边,编排了学习伙伴的一句话:“通过查字典和
联系课文,我知道‘亡’和‘牢’的意思。”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同时也是落实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要引导学生平时读书能运用这样的方法,弄懂课文中其他这样的词 语。]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圈出生字。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学生一起讨论。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丢了两次羊,因为羊圈破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弄清故事的情节,也就是要弄清故
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四、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记忆生字字型,并说说字是怎样记住的 (2)难字指导记忆书写
街:把中间的“圭”去掉,就是“行”。人们经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 铺的
窟窿:“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写时注意第11笔是横,不是点
[设计意图:本课要求认识的5个生字也同时要求会写。因此,在让学生记住这些字音
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识记字形,要根据认写中的难点给予重点指导。] 五、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1~4自然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