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1闸北区高三年级化学二模
A.甲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3CH3(g)→CH2=CH2 (g) + H2(g)+Q
(Q<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乙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2NO2
N2O4(g)中,
各物质的浓度与其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其中交点A对应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
C.丙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A、B饱和
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 D.丁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
加水量的变化,则同浓度的NaA溶液的pH小于NaB溶液
22、有两份质量分数不同的NaHCO3和NaOH的混合物,将它们分别用
酒精灯加热至恒重测得的数据见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算出NaHCO3
B.15.9 g固体是纯净物
- 9 -
第一份 第二份 20.8 混合物的质量(g) 9.2 反应后固体的质8.3 量(g) 15.9 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第一份 混合物 中的质量分数
C. 第一份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分数小于NaHCO3的物质的量 D. 第二份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32%
第II卷(共84分)
四、(本题共24分)
23、日本福岛核电站机组因地震和海啸而爆炸,周围检测到碘-131
和铯-137等放射性物质的浓度严重超标,危及人们的健康。 (1)铯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是 ;碘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排布式为 ,为 。
(2)某元素与碘元素同一主族,该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5种不同能
级的电子,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 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该元素与其相邻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3)碱金属单质及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着递变规律。下列有
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的熔点按Li、Na、K、Rb、Cs的顺序依次升高 b.氯化物的熔点按NaCl、KCl、RbCl、CsCl的顺序依次降低 c.离子的氧化性按Li+、Na+、K+、Rb+、Cs+的顺序依次增强
d.单质与水反应按Li、Na、K、Rb、Cs的顺序由难变易 (4)CsICl2是一种碱金属的多卤化物,这类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既可
表现氧化性又可表现还原性,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10 -
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
a.Cs显+3价,I、Cl均显-1价 b.Cs显+1价,Cl显+1价,I显-1价 c.在CsICl2溶液中通入Cl2,有单质碘生成 d.在CsI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硫酸生成
24、某厂废水中含5.00×10-3mol/L的Cr2O72—,毒性较大。某研究性
学习小组为了变废为宝,将废水处理得到磁性材料Cr0.5Fe1.5FeO4(Fe的化合价依次为+3、+2),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1)第①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和配平第①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
和数目____________ (3)欲使1L该废水中的Cr2O72—完全转化为Cr0.5Fe1.5FeO4。理论上需要加入 克
FeSO4?7H2O晶体
25、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与氨气在一
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CO2 (g)+2NH3(g)H2O(g)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CO(NH2)2 (s)+
- 11 -
(1)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 ;
(2)上图1表示不同温度下尿素的质量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 ①该反应的正反应属于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升高温度,该混合气体的密度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在300℃,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NH3)=
(3)上图2表示某温度时某些物质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
①图中达到平衡的点是 (填“a、b、c、d、e”) ② v(CO2)正反应速率:图中点a 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处于e点的体系中再充入一定
量的CO2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氨气的转化率增大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
应速率减慢
C、平衡常数K值增大 D、 重新平衡时n(NH3)/n(H2O)
增大
- 12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