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同家梁新井设计毕业论文 - 图文

同家梁新井设计毕业论文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52:40

本区位于华北地台大同盆地西翼,紧靠太岳山经向构造带中的霍山隆起之东缘南段,区域总体构造主要为一走向北东,倾向南东的单斜构造倾角5-20°,西南边缘局部可达30°左右。受本区基底构造的控制及影响,在此主体单斜背景上发育了一系列属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次级褶皱构造,特别是西南部褶曲发育,轴向多呈北北西和北西向,较大的有柳湾背斜、马家岭向斜、北岭西向西背斜、北岭西背斜、北岭东向斜和张庄背斜。本井田位于该单斜构造之西部。

1.3 煤层特征

1.3.1 煤层埋藏条件

井田呈一宽缓的山斜构造,轴向东西,向东缓缓倾伏,两翼基本对称,南翼倾角4°—7°,北翼稍陡倾角8°—°度,井田断裂构造不发育,目前尚未发现有断层存在,构造简单为一类。地层平均总厚130.12米。 1.3.2 可采煤层特征

本井田设计的为采1号和2号两层煤:

1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上部,上距K8砂岩0.40—17.20米,平均6米,下距2号煤层0.25—16.63米,平均11.62米左右,煤层厚度4.1—7.8米,平均5.9米,结构简单,不含夹矸。

2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中部,上距1号煤层0.25—16.63米,平均11.62米,下距K2灰岩25米左右,煤层厚3.7—8.36米,平均6.0米,结构简单,含0-1炭质泥岩夹矸。 1.3.3 围岩性质

1、1号煤其顶板以泥岩为主,局部为砂质泥岩,底板为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该煤层井田内全部发育、全区可采稳定为一型。

2、2号煤其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中砂岩,底板为砂质泥岩,局部为细砂岩,该煤层井田内全部发育、全部可采,稳定为一型。 1.3.4 煤的物理性质

根据普查勘探资料:区内各可采煤层为黑色、玻璃—沥青光泽、粉末状、块状,1号煤层容重为1.36t/m3;2号煤层容重为1.30t/m3。各煤层简述如下:

1号煤层:黑色、半光亮型—光亮型、粉末状、粒状、玻璃—沥青光泽,内生裂隙发育,性脆易碎。

2号煤层:黑色、半光亮型—光亮型、粉末状、粒状、玻璃—沥青光泽,内生裂隙发育,性脆易碎。

1.3.5 煤的化学性质工艺性能及煤类

1、1号煤层 : 水份[Mad]:原煤0.46—0.69%,平均0.57%,变化不明显;洗煤0.5—0.56%,平均0.53%,基本稳定。 灰分[Ad]:原煤9.82—13.73%,平均11.77%;洗

9

6.90—6.97%,平均6.93%,稳定。属低灰煤。挥发份[Vdaf]:原煤20.85—21.87%,平均21.36%,稳定;洗煤19.86—20.49%,平均20.17%,稳定。全硫[Std]:原煤0.39—0.5%,平均0.45%,基本稳定;洗煤0.42—0.5%,平均0.46%,稳定,特低硫。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daf]:原煤31.745—33.232MJ/kg,平均32.488MJ/kg;洗煤33.896—34.390MJ/kg,平均34.143MJ/kg,为高发热量煤。灰份成份分析:以二氧化硅(Si02)和三氧化二铝(Al203)为主。其中二氧化硅(Si02)含量42.65%,三氧化二铝(Al203)含量41.41%,另外还有三氧化二铁(Fe203)为8.72%,氧化钙(CaO)为1.32%,氧化镁(MgO)1.74%等。灰熔融性(DT):>1500°C,变形温度较高,属难熔灰份。

2、2号煤层:水份[Mad]:原煤0.48—0.76%,平均0.63%,变化不明显;洗煤0.29—0.58%,平均0.48%,基本稳定。灰分[Ad]:原煤5.52—28.60%,平均16.87%;洗 4.69—7.19%,平均5.94%,基本稳定。挥发份[Vdaf]:原煤20.28—22.22%,平均21.37%;洗煤18.65—21.49%,平均19.87%,稳定。全硫[Std]:原煤0.34—2.67%,平均1.17%,变化较大;洗煤0.4—0.6%,平均0.49%。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daf]:原煤25.036—34.144MJ/kg,平均30.254MJ/kg;洗煤33.557—35.429MJ/kg,平均34.629MJ/kg,为高发热量煤。灰份成份分析:以二氧化硅(Si02)和三氧化二铝(Al203)为主。其中二氧化硅(Si02)含量52.77%,三氧化二铝(Al203)含量35.46%,另外还有三氧化二铁(Fe203)为5.13%,氧化钙(CaO)为1.11%,氧化镁(MgO)1.3%等。灰熔融性(DT):>1500°C,变形温度较高,属难熔灰份。 1.3.6 煤类的确定及其依据

1、1号煤层:洗煤挥发份20.30%,粘结指数91,胶质层厚度Y(mm)8。该煤为焦煤,牌号25,即JM25。

2、2号煤层:洗煤挥发份18.65—21.49%,平均19.87%,粘结指数75--94,平均84,胶质层厚度Y(mm)9.5—20,平均14.0。该煤为焦煤,牌号15,即JM15。 1.3.7 煤的可选性

井田内可采煤层1号、2号煤为焦煤。现在依据下庄井田普查时煤芯煤样化验精煤回收率作理论分析如下:

1号煤层净煤回收率68.1—69.2%,平均68.6%,理论净煤回收率级别为良,属易选。 2号煤层净煤回收率44.2—58.5%,平均50.6%,理论净煤回收率级别为中等,属较易洗选。

1.3.8 煤的工业用途评价

1、1号煤层:原煤灰份9.82—13.73%,平均11.77%,原煤全硫0.39—0.5%,平均0.45%,发热量31.745—33.232MJ/kg,平均32.488 MJ/kg。1号煤为特低灰—低灰、特低硫高发热量焦煤,可作为炼焦用煤,通过洗选,可以降低灰份,达到特低灰。 2、2号煤层:原煤灰份5.52—28.60%,平均16.87%,原煤全硫0.34—2.67%,平均1.7%,发热量25.583—35.144MJ/kg,平均30.254 MJ/kg。2号煤为特低灰—富灰、特低硫—富硫高发热量焦煤,通过洗选,可以降低灰份,达到特低灰、特低硫,可作为炼焦

10

用煤。

1.3.9 煤的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燃发火性

1、瓦斯:

1997年普查勘探时,于9号钻孔采用密封罐取样器采取了2号煤层瓦斯样,并进行了现场解吸和实验室瓦斯含量试验,从现场解吸及分析成果看,井田2号煤层瓦斯含量较高,现场解吸(CH4 + CO2)为3ml/g,实验室瓦斯含量CH4为10.16ml/g,CO2为0.46ml/g。另距本区东北约25公里处云岗煤矿资料,1号煤层瓦斯相对涌出量为4.2 m3/t。

2、煤尘:

勘探施工在钻孔中采样作了1号、2号煤层的煤尘爆炸性试验,结果如下: 1号煤层:火焰长度,60-70mm;加岩粉量55-60%,有爆炸危险性; 2号煤层:火焰长度,50mm;加岩粉量55%,有爆炸危险性。 3、煤的自燃发火性:

依据普查勘探资料将1、2号煤自燃倾向性叙述如下: 1号煤层吸氧量0.7398—0.7635(cm3/g),自燃等级Ⅱ; 2号煤层吸氧量0.6844—0.8283(cm3/g),自燃等级Ⅰ—Ⅱ。

11

2 井田境界和储量

2.1 井田境界

2.1.1 井田划分的依据

在煤田划分为井田时,要保证各井田煤田各部分都能得到合理的开发。煤田范围划分为井田的原则有:

1、井田范围内的储量,煤层赋存情况及开采条件要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 2、保证井田有合理尺寸;

3、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划分,如地质构造(断层)等; 4、合理规划矿井开采范围,处理号相邻矿井间的关系。

井田东西长3.00公里,南北宽5.50公里,面积,13.43平方公里。井田呈一宽缓的山斜构造,轴向东西,向东缓缓倾伏,两翼基本对称,南翼倾角4—7度,北翼稍陡倾角8—12度,井田断裂构造不发育,目前尚未发现有断层存在,构造简单为一类。

2.2 矿井储量

2.2.1 矿井工业储量的规定

矿井工业储量是指在井田范围内,经过地质勘探,煤层厚度与质量均合乎开采要求,地质构造比较清楚,目前可供利用的可列入平衡表内的储量。

1、依据《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关于化工、动力用煤的标准:计算能利用储量的煤层最低厚度为0.8m,原煤灰分不大于40%,计算暂不能利用储量的厚度为0.7m—0.8m; 2、依据国务院过函(1998)5号文《关于酸雨控制及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内容要求:禁止新建煤层含硫份大于3%的矿井。硫份大于3%的煤层储量列入平衡表外的储量;

3、井田范围内的煤炭储量是矿井设计的基本依据,根据(《矿井设计指南》中矿大出版社 陈吉昌主编)

4、储量计算厚度:夹石厚度不大于0.05m时,与煤分层合并计算,复杂结构煤层的夹石厚度不超过每分层厚度的50%时,以各煤分层总厚度作为储量计算厚度;

5、井田内主要煤层稳定,厚度变化不大,煤层产状平缓,勘探工程分布比较均匀,采用地质块段的算术平均法。

6、煤层容重:1号、1.36t/ m3;2号1.30t/ m3。 2.2.2 各种保护煤柱的预留方法

12

搜索更多关于: 同家梁新井设计毕业论文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本区位于华北地台大同盆地西翼,紧靠太岳山经向构造带中的霍山隆起之东缘南段,区域总体构造主要为一走向北东,倾向南东的单斜构造倾角5-20°,西南边缘局部可达30°左右。受本区基底构造的控制及影响,在此主体单斜背景上发育了一系列属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次级褶皱构造,特别是西南部褶曲发育,轴向多呈北北西和北西向,较大的有柳湾背斜、马家岭向斜、北岭西向西背斜、北岭西背斜、北岭东向斜和张庄背斜。本井田位于该单斜构造之西部。 1.3 煤层特征 1.3.1 煤层埋藏条件 井田呈一宽缓的山斜构造,轴向东西,向东缓缓倾伏,两翼基本对称,南翼倾角4°—7°,北翼稍陡倾角8°—°度,井田断裂构造不发育,目前尚未发现有断层存在,构造简单为一类。地层平均总厚130.12米。 1.3.2 可采煤层特征 本井田设计的为采1号和2号两层煤: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