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读小伙伴的习作,学方法。(一)
一进门,我就看到碧绿的荷塘,大得一眼望不到边。水面上,一张张荷叶像一把把小伞,一朵朵荷花亭亭玉立地站在绿色的舞台中间:粉的、白的、白中带粉的、粉中透白的,各种美丽的颜色把荷花打扮成了漂亮的小公主。
(1)请把文中描写荷叶形状的句子找出来,画上横线。 (2)请把文中描写荷花颜色的句子找出来,画上波浪线。
(3)读了这段习作后,我知道观察事物要细致,可以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来观察事物。
【答案】 (1)一张张荷叶像一把把小伞。
(2)粉的、白的、白中带粉的、粉中透白的,各种美丽的颜色把荷花打扮成了漂亮的小公主。
(3)形状;颜色
【解析】【分析】(1)、(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一张张荷叶像一把把小伞。
(2)粉的、白的、白中带粉的、粉中透白的,各种美丽的颜色把荷花打扮成了漂亮的小公主。
(3)形状、颜色
【点评】(1)、(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读例文,完成练习。(三)
我知道“王子”想去那儿干什么,它喜欢同火车赛跑。每次都是它输,可它从不在乎。每当有火车开过来,“王子”都以为能跑赢它。等到跑不动了,它便冲着远去的火车汪汪叫上几声,不知是允许火车开走呢,还是骂了火车一顿。
(1)这段话写的趣事是( )。
A. “王子”敢跟火车赛跑 B. “王子”敢对着火车叫 (2)“王子”真有趣,请仿照文段写一种动物的趣事。 【答案】 (1)A (2)略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结合选项判断。
(2)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A;(2)略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3.读文段,回答问题。
幼儿园
孩子们用餐时那种可爱的模样,真是少有!那些孩子有拿着两个勺子吃的,有用手吃的,还有将豆子一粒一粒地装入口袋里的,有把豆子用围裙包着捏碎吃的。有的看着苍蝇飞,有的因为旁边的孩子咳嗽把食物喷在桌子上,就一口东西也不吃了。
(选自《爱的教育》,有删改)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请画上横线。
(2)孩子们用餐时有哪些模样?请把相关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3)这段话的结构方式是( )
A. 总一分。 B. 总一分一总。 C. 分一总。 【答案】 (1)孩子们用餐时那种可爱的模样,真是少有! (2)那些孩子有拿着两个勺子吃的……就一口东西也不吃了。 (3)A
【解析】【分析】(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考查围绕中心句写句子。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可知,第一句话是中心句,它起主导作用,其它句子都是围绕中心句展开了具体生动的描写。
故答案为:(1)孩子们用餐时那种可爱的模样,真是少有! (2)那些孩子有拿着两个勺子吃的……就一口东西也不吃了。 (3)A
【点评】(1)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对总一分结构掌握的能力。
4.课外阅读。
__________
有人喜爱娇艳的牡丹,有人喜爱芬芳的茉莉,我则喜爱那平凡的牵牛花。 乐于向高处攀登,这是牵牛花的本色。开始,她那纤细的茎蔓围着篱笆杆向上缠。慢慢地,篱笆被牵牛花占满了。只要从屋檐下拴几根绳子连在篱笆
上,牵牛花又会沿着绳子向上爬去。那翠绿的叶片,红的、白的、紫的花,组成了条条花索,像是在屋前挂上了条条彩带。
牵牛花是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向上登攀的。她把自己的身体全部缠绕在篱笆上,一点也不游离。正因为她缠得牢,攀得紧,所以风吹雨打她也不会掉下来。
我爱牵牛花。
(1)写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2)分别写出第2、3自然段的中心句。
(3)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赞颂牵牛花________的精神,抒发自己________的感情。
(4)给短文取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5)你喜欢什么花?你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种花吗?试着写一写吧! 【答案】 (1)那翠绿的叶片,红的、白的、紫的花,组成了条条花索,像是在屋前挂上了条条彩带。花索;彩带
(2)乐于向高处攀登,这是牵牛花的本色。牵牛花是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向上登攀的。
(3)坚忍不拔;爱牵牛花 (4)我爱牵牛花 (5)略
【解析】【分析】(1)本题是对比喻修辞手法的考查。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和喻体组成。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在对比喻句有了了解之后就要仔细阅读短文。
(2)本题是对段落中心句的考查,中心句在段落中处于中心地位,它在段落中起主导作用。一般在段落中的句首或句末,起总结引领作用。 第2、3自然段的中心句都是其每段的第一句话。
(3)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的理解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结构,感受文章内容。短文在结构上前后照应,表达了作者对牵牛花的喜爱之情,内容着重写了牵牛花坚韧不拔往上爬的精神。
(4)本题是给短文拟写题目,首先要对短文中心内容有一定了解,然后进行概括凝练。
(5)本题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观察,介绍自己喜欢的花,叙述要有条理,且要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1)那翠绿的叶片,红的、白的、紫的花,组成了条条花索,像是在屋前挂上了条条彩带。花索、彩带
(2) 乐于向高处攀登,这是牵牛花的本色。牵牛花是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向上登攀的。
(3)坚忍不拔、爱牵牛花 (4) 我爱牵牛花 (5) 略
【点评】(1)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考查学生掌握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3)本题是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仔细读短文,认真领会作者的感
情,就不难填出答案。
(4)本题考查对学生对短文题目的拟写,学会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中心内容。
(5)本题答案不一,但要结合生活实际,在平时的生活中要细心留意周围的事物,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刮胡子
大地公公笑哈哈, 我给他把胡子刮。 用什么?用扫把。 扫哇,刮呀,干净啦! 在他身上打个滚, 衣裤也不沾泥沙。
(1)儿歌中的“胡子”是指________。
(2)“我”用________给大地公公刮胡子。 【答案】 (1)垃圾 (2)扫把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儿歌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小作者用的是“扫把”给大地公公刮胡子,我们都知道扫把是用来扫垃圾的, “扫哇,刮呀, 干净啦!在他身上打个滚,衣裤也不沾泥沙”。
(2)本题是对儿歌内容知识的提取,仔细阅读,“我”是用”扫把“给大地公公刮胡子。
故答案为:(1) 垃圾 (2) 扫把
【点评】(1)本题是对儿歌特别字词的理解,理解时我们需要把前后文联系起来。
(2)本题我们需要带着问题仔细的阅读文章。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带刺的朋友(节选)
宗介华
我在草棚里慢慢地搜寻着。墙角草堆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仔细一瞧,两只大刺猬,团成大刺球,紧紧挤在一起哩。它们一动也不动,背上长长的硬刺,根根竖起来,时刻准备刺向来犯的敌人。在两只大刺猬的腹部,蠕动着四个白乎乎的小刺球。呀,这不是小刺猬吗?怪不得大刺猬那样匆忙地去寻食,原来是为了这四个可爱的小宝宝……
“嗡”的一下,我的脑袋仿佛涨大了好几圈,心里感到一阵内疚。刺猬妈妈夜里出去找吃的,我倒把它吓了回来。没有吃的,小家伙还不饿?再说,听爸爸讲,刺猬一旦发现有人找到了它的住处,它们就要搬家了。眼下,携儿带女的,搬到哪儿去呢?安个家多不容易呀。望着它们身边铺着的碧绿的树叶子、鲜嫩的青草,以及从房背阴处扯来的一撮撮绿茸茸的苔藓,我仿佛看到了它们安家的艰辛。猛地,手指尖触到鼓囊囊的衣兜。对,带来的礼物还没拿出来呢。我忙把衣兜里的红枣儿——这是我从树上一个一个挑着摘的——大把大把地掏出来,轻轻地放在它们的身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