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审定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
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即:S=Ch) (5)练习:完成第21页的“做一做”习题 2. 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3.教学例4 (1)出示例4。 (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 (3)尝试计算 (4)汇报订正。 4.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22页“做一做”习题。 2.完成第23页练习四的第1—3题。 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板 书设 计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例4:① 侧面积:3.14×20×30=1884(平方厘米) ② 底面积:3.14×(20÷2)=314(平方厘米) ③ 表面积:1884+314=2198≈2200(平方厘米) 教 学 反 思 2课题 教 材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圆柱的体积 课型 讲授课 课时 3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会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认识了圆柱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体积方面丰富学生对圆柱的认识。 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 1、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2、应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 圆柱体体积公式推导模型 教法、学法 观察探究、操作归纳。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内容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旧知。 2、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 (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揭示课题:圆柱的体积 二、教学新课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师生互动(具体教、学设计)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1)用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推导。 2、应用公式 3、教学例6 体积。 (2)教具演示。 (3)通过观察,讨论。 (4)引导归纳。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V=Sh 2、应用公式 尝试完成教材第25页的“做一做”习题。 3、教学例6 (1)出示例6,并让学生思考: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 (2)学生尝试完成例6。 (3)集体订正。 ① 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 ② 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 答:因为502.4大于498,所以杯子能装下这袋牛奶。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26页的“做一做”习题。 2、完成练习五的第1——3题. 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或V=πr2h 板 书222设 计 例6:① 杯子的底面积:3.14×(8÷2)=3.14×4=3.14×16=50.24(cm) ② 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 答:因为502.4大于498,所以杯子能装下这袋牛奶。 作业完成第28页练习五的第4、5、7、13题。 布置 教 学 反 思
课题 解决问题 课型 讲授课 课时 4 教 材 分 析 本节课教材是在学习了圆柱的体积(容积)之后,运用圆柱体内所装的水的体积不变的特征,来求不规则圆柱的容积,从而向学生参透“转化”的思想。 教 学 目 标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参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重点 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参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用具 两个相同的玻璃瓶。 教法、学法 观察比较、合作探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内容 师生互动(具体教、学设计) 一、问题引入 1、提出问题 1、提出问题。 师: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我们遇到过求不规则的2、揭示课题:解决问题 物体的体积的问题,你们还记得是怎样解决的吗? 2、揭示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7 2、引导归纳。 1、教学例7 出示例7, (1)读题,理解题意: 条件:瓶子内直径是8厘米,瓶内水高7厘米,瓶子倒置后无水部分的高18厘米的圆柱。 问题: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2)质疑。 这个瓶子是圆柱吗?怎样求出它的容积? (3)实物演示。 用两个相同的酒瓶,内装同样多的水进行演示。 (4)尝试解决。 3.14×(8÷2)2×7+3.14×(8÷2)2×18 =3.14×16×(7+18) =1256(cm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