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新审定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

新审定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4 17:48:30

第三单元 圆柱与圆锥

项 目 课标要求: 本单元观察物体,动手操作,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它们的组成;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归纳出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参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单元\\章节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本单元包括圆柱与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等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圆柱体和圆锥体模型 总课时数:7课时

教 学 设 计

课题 圆柱的认识 课型 讲授课 课时 1 教 材 分 析 教材首先呈现了现实生活中具有圆柱特征的建筑物和生活用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思考,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立体图形,给出图形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对圆柱的认识经历“抽象——表象——抽象”的过程。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 学 目 标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 难点 认识圆柱的特征。 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学用具 圆柱体模型 教法、学法 观察探究、操作归纳。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内容 师生互动(具体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教材第17页的建筑物及物品图,引导学生观察。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师:在生活中有许多这种形状的物体,谁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图。 形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样的形状。 2、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 2、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整体感知圆柱 1.整体感知圆柱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 2.教学例1:认识圆柱 (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3、教学例2:圆柱的侧2.教学例1:认识圆柱 面展开 (1)认识圆柱的面。 师: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 师:指导看书,引导归纳。(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 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2)、认识圆柱的高 a.操作思考: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 b.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 c.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d.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3、教学例2:圆柱的侧面展开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 (2)操作探究。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①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 归纳: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7、18页“做一做”习题。 2.做第20页练习二的第1—2题。 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作业完成第20页练习二的第3—5题。 布置 教 学 反 思

课题 圆柱的表面积 课型 讲授课 课时 2 教 材 分 析 本节教材注重加强学生对图形计算方法的探索和在操作中对问题的 。然后通过直观手段,让学生将圆柱模型展开,引导学生总结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 学 目 标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 难点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圆柱体模型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操作归纳。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内容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旧知。 2、揭示课题。 师生互动(具体教、学设计)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同学们,圆柱的表面积指什么?怎样求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 二、教学新识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的含义。 2. 理解圆柱表面积的(2)推导公式。 含义. 3.教学例4 4.小结: 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3)小组讨论。 (4)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圆柱与圆锥 项 目 课标要求: 本单元观察物体,动手操作,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它们的组成;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归纳出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参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单元\\章节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本单元包括圆柱与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等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