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2级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哈 尔 滨 学 院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计算机操作系统 专 业: 软件工程 班 级: 12-8 学 号: 12031801 姓 名: 常燕如
教务处制
1
实验一 进程管理
【实验目的与要求】
⒈ 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进程与程序的区别。
⒉ 掌握Linux进程创建及撤销的方法,进一步认识并发执行的实质。 ⒊ 掌握Linux系统下守护进程的创建方法。 【实验原理】
⒈ Linux进程管理命令 ⑴进程查看 ⑵进程终止
⑶进程优先级设置 ⒉ Linux进程控制函数 ⑴创建和修改进程 ⑵设置进程属性 ⑶获取进程属性 ⑷进程的退出 ⒊ Linux守护进程 ⑴独立启动守护进程 ⑵超级守护进程
⑶守护进程的编写流程
守护进程的编写遵循特定的流程,主要包括五个步骤:
Step⒈ 创建子进程,退出父进程 Step⒉ 在子进程中创建新会话 Step⒊ 改变当前目录为根目录 Step⒋ 重设文件权限掩码 Step⒌ 关闭文件描述符
【实验主要仪器与材料】
⒈ 带Linux操作系统的PC机 ⒉ GCC编译器 【实验内容】
⒈ 获取进程信息
通过管理命令,获取系统当前执行进程的信息,包括进程名称与ID、PID和PGID等。
⒉ 创建进程
编程程序,实现父进程创建一个子进程,返回后父子进程都分别循环输出字符串“I am parent.”或“I am child.”5次,每输出一次延时1秒(sleep(1)),然后进入下一次循环。观察并分析运行结果。然后将程序改为父子进程同步执行:子进程循环输出字符串“I am child.”5次,然后父进程再循环输出字符串“I am parent.”5次。再次观察并分析运行结果。 【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分析】
⒈ 实验内容1
通过进程实现及验证父进程及子进程的id号的命令
2
ps -lg ⒉ 实验内容2
⑴实现父进程创建一个子进程,返回后父子进程都分别循环输出字符串“I am parent.”或“I am child.”5次,每输出一次延时1秒(sleep(1)),然后进入下一次循环。
#include
pid_t pt;
printf(\ int i;
pt=fork();
for(i=0;i<5;i++) {
if(pt==-1)
printf(\
else if{
printf(\
Sleep(1); }
else{
printf(\
Sleep(1); }
}
return 0; } ⑵父子进程同步执行:子进程循环输出字符串“I am child.”5次,然后父进程再循环输出字符串“I am parent.”5次。
#include
pid_t pt;
printf(\ int i;
pt=fork();
for(i=0;i<5;i++)
3
{
if(pt==-1)
printf(\
else if{
printf(\
}
else{
printf(\
}
} return 0;
}
【思考题】
⒈ 程序和进程的区别。
(1)程序是动态的,程序是静态的:程序是有序代码的集合;进程是程序的执行。通常进程不可在计算机之间迁移;而程序通常对应着文件、静态和可以复制。
(2)进程是暂时的,程序是永久的:进程是一个状态变化的过程,程序可长久保存。
(3)进程和程序的组成不同:进程的组成包括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即进程状态信息)。 (4)进程和程序的对应关系:通过多次执行,一个程序可对应多个进程;通过调用关系,一个进程可包括多个程序。 ⒉ Linux操作系统下有哪些进程类型。
交互进程; 批处理进程; 守护进程;
⒊ 进程创建函数fork和vfork的区别。
(1)fork()用于创建一个新进程。由fork()创建的子进程是父进程的副本。即子进程 获取父进程数据空间,堆和栈的副本。父子进程之间不共享这些存储空间的部分。而vfork()创建的进程并不将父进程的地址空间完全复制到子进程中,因为子进程会立即调用exec (或exit)于是也就不会存放该地址空间。相反,在子进程调用exec或exit之前,它在父进程的空间进行。
(2)vfork()与fork()另一个区别就是:vfork保证子进程先运行,在调用exec或exit之前与父进程数据是共享的,在它调用exec或exit之后父进程才可能被调度运行。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