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刘胜贤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完了《北京的春节》,在上新课之前,我想向同学们提几个问题:
1、《北京的春节》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文章写了从腊月初旬到正月十九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突出了哪三次高潮?文章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文章有五种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抒情散文、应用文。本单元的全是什么文?说明文有几种说明方法,谁记得?
4、同学们可以看看第六课,第六课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哪些地方用了这些方法? 二、学习新课
1、默读导语,说说这一课的学习要求是什么? 2、齐读课文,思考: 3、交流:
4、课文的第1至3自然段是三个什么句?如果老师说1-3自然段为课文的第一部分,段落大意是什么?反问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最后一自然段说了什么呢?(藏戏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整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6、藏戏是怎样形成的?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7、藏戏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学生说,老师归纳板书。) 三、比较学习
1、《北京的春节》和《藏戏》都是本单元要学习的课文,老师想先请大家将两篇课文比较一下,看能否完成下表: 项 目 内 容 节日风俗 表达顺序 时间顺序 《北京的春节》 《藏戏》 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点 事物的不同方面顺序 表达方法 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比喻、排比喻、反问、排比、象征、夸比、有详有略 张、有详有略 表达语言 自然、平实、准确、精炼、京味浓郁 语言丰富多彩,生动传神 2、师生共同完成上表。 四、小结 板书设计:
8各具特色的民居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和睦、酷热、蜂拥而至”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4、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课文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 对比阅读两篇短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藏戏》,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篇课文。课文一开头先提出了三个反问句,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三个反问句? 2、谁再来介绍一下藏戏的形成。
3、然后,作者开始介绍藏戏的特点,作者详细介绍了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4、还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新课文
1、默读导语,说说本课的学习要求。
2、齐读课文。
3、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两种民居有什么特点? 4、派代表书写两种民居的特点。 客家民居特点: 傣家竹楼特点:
5、两种民居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呢? 6、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来体现这些特点呢? 三、比较两篇短文表达方法的异同
1、现在我们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有了个整体的了解。那么,这两篇短文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呢? 2、交流: 四、小结:
1、放映各种民居的投影片
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两种非常有特点的民居,我想请同学们在课后以一种民居的口吻做一个自我介绍,要求说出民居的特点。
9和田的维吾尔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激昂、抽象、韵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3、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
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客家土楼修筑成营垒式的住宅修筑原因是什么? 2、从客家土楼中反映出的文化特征是什么? 3、傣家竹楼相关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二、学习新课
1、默读提示,明确本课的学习要求。 2、齐读课文。
3、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4、老师将课文分为三部分,你们能否写出每部分的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6) 第三部分(7)
5、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和田的维吾尔人的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体现这特点的? 6、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和田的维吾尔一些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体现这特点的? 7、第三部分写了维吾尔人的什么特点,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有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小结
同学们,相信和田维吾尔人的豁达乐观感染了我们每一位同学,而且我们了解了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的好处,老师希望,在人生中,不论你们遇到了什么,都能和和田的维吾尔人一样乐观,同时在你们的习作中能借鉴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口语交际?习作二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教学重难点:
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运用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写作。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