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重庆市名校化学九年级(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是种难溶于水的气体
B.空气中氧气的化学性质最活泼,具有可燃性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D.空气污染程度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无关
2.蜡烛(足量)在如下左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3.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Z分别放入到硝酸银溶液中,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判断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 A.X>Z>Y
B.Y>X>Z
C.X>Y>Z
D.Z>Y>X
4.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液氢都能做燃料﹣﹣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C.搜救犬搜寻地震中的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
5.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
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NaOH、NaCl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
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6.化学实验操作中常涉及“先后”问题,下列操作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制取气体: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B.点燃可燃性气体: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
C.CO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CO,后撤离酒精灯停止加热; D.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先从水中移出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
7.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8.涂改液用量虽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 A.分子可以再分 C.分子在不断运动
A.在煤火炉上放一盆水防止煤气中毒
B.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后马上打开排气扇排气 C.为了保护环境,应禁止使用农药和化石燃料 D.用灯火检验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超标
10.在“宏观一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必备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5:56 C.反应生成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中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
11.常温下,在7.5g氯化钠中加入30g水,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B.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9.化学源于生活,化学为生活服务。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15% B.20% C.25% D.33.3%
12.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饱和溶液升高温度都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B.把20%的食盐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D.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13.某学生测定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用100 mL量筒量取7.5 mL液体 B.用温度计测得体温为37.52 ℃ 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食盐样品的质量为15.6 g D.用烧杯量取200.0 mL盐酸 14.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物质,不用其他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A.稀H2SO4、FeSO4溶液、CuSO4溶液、KMnO4溶液B.CO2、 N2、NH3、CO C.H2O NaOH NH4NO3 NaCl
D.Mg 、CuO、Fe2O3、NaCl
15.验证某混合气体中含有CO2、H2、CO、H2O,通过下列足量试剂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澄清石灰水②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变蓝)③氢氧化钠固体④高温条件下的氧化铁 A.②①③④②① 二、多选题
16.下列做法或叙述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得某食盐样品的质量为10.57g B.用10 mL量筒量取了6.0 mL水
C.喝下汽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配制100g 10% 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溶解、装瓶、贴标签
17.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0g水,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3.0g Na2CO3粉末,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0gNaCl粉末,按图1、2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②③①④②①
C.①②③④②①
D.②①③④①②
A.0℃时,甲中溶液一定不饱和,乙中溶液一定饱和 B.甲中加入的粉末是Na2CO3
C.Na2CO3中含有少量NaCl,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Na2CO3
D.30℃时,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恰好变为相应饱和溶液,甲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大于乙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g 碳在 10g 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 13g 二氧化碳 B.等质量的 CO 和 CO2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14
C.在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D.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0%,将 50g 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8g
19.84.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化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但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是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D.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20.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四种物质中有两种氧化物 C.反应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14:9 三、填空题
B.氮元素在反应前后化合价一定发生了变化 D.A和B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21.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E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 (2)氟化钙的化学式为______;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填序号);
(4)A微粒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微粒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填序号)。 22.按下列信息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1)工业上可用纯碱和熟石灰制烧碱________; (2)工业生产中用盐酸除铁锈________。 四、推断题
23.某智能手机屏幕解锁图形如图所示,若A、B、C、D、E、F、G分别是氧气、碳、铁、水、二氧化碳、氧化钙、硫酸铜溶液中的一种,其中A为蓝色,G常作干燥剂。图中“﹣”表示两物质能发生反应。请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E的化学式_____; (2)C的一种用途是_____;
(3)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F与G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五、流程题
2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列流程模拟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制取铜的过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