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 图文
教学主题 《飞吧,飞吧》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学习歌曲《飞吧,飞吧 》 《飞吧,飞吧 》是一首古老的德国民歌。德意志民族为世界音乐圣殿贡献了很多音乐大师和很多经典的音乐作品。而德国民间的音乐,特别是那些感情真挚,朴素无华的民歌正是他们创作的源泉。正如伟大的作曲家罗伯特.舒曼所说:“去倾听一切民歌,它是最优美旋律的宝库。”德国民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它们充满想象力,没有过分的矫饰,不仅诉说了人们的悲哀与愁苦,也不乏快乐与欢笑。总之它们始终让人感到亲切淳朴、平易近人。 正如本书所说,本首歌歌词借用小鸟的口吻,勉励孩子从小就要努力,勤奋向上。歌曲主题鲜明,音乐语言简练,结构规整,三拍子很适合表现飞翔的动感,两个乐句,每句6小节,声部织体,有单有合,既不复杂又有变化,增加了音乐的立体性、形象性和趣味性,给人美的享受。 二、学生分析 1、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很难静下心来参与全程学习,需要多角度刺激参与。 2、学生有可能不懂怎么去欣赏,所以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多给学生一些鼓励,通过听、唱、演的方式提起学生的兴趣,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完成教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练习歌曲一般表达的手法,视听小曲,感受德国民歌的旋律特点。 2、情感目标: 欣赏歌曲,让学生可以充分感受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而受到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受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教育。珍惜现在美好的时光,好好学习。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飞吧 飞吧》旋律特点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在学生进行合唱的时候需要均衡和谐,步伐一致。 五、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六、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本节课将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多媒体音视频展示来提起学生兴趣,然后采取PPT幻灯片、小组演示、情境设定等方法变静为动,化难为简、由浅入深进行学习。 七、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交代学习目标 (课前弹奏练声:教师弹奏音阶,学生进行连音和断音的发声练习。) 师:现在我要放一个德国民歌的视频,大家看完这个视频之后有什么感受,请记住它,一会我要问你们的。 (教师进行多媒体视频播放-德国民歌) 学生:学生看了之后,回答是轻快、好听、形象...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我为什么要你们看这个视频吗? 生:不知道,不过我们还想再感受那个场景。 师:其实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德国民歌其中的一首,初次感受德国民歌,增加学生的印象。多媒体视频播放可以快速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提起学生兴趣,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 。有助于学生大家有没有谁听过或者了解过德国民歌呢? 生:... 师:我也不为难大家了,接下来我们将开始今天的学习,德国民歌常常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让我们从歌曲里认识他们吧。 2.引导学习 1、导入新课 教师准备歌词PPT幻灯片(教师给学生介绍学习歌词,了解歌词需要表达的内在含义。) 师:同学们,在我们古代有一句著名的古诗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是这样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那么大家都知道这句古诗词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生:(认真聆听并举手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这句话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就是在我们年轻的时候不发奋图强,到了年龄大的时候再学习,就算悲伤难过也是徒劳,意思就是提醒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要浪费时间。其实外国外呢也有同样类似的道理。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唱这首德国歌曲《飞吧 飞吧》,它通过小鸟的口吻,给大家讲了一个同样的道理。 2、初次聆听《飞吧 飞吧》,感受音乐律动 (多媒体音频展示方式播放《飞吧 飞吧》歌曲,视频引导学生走进那种欢快的场景中,提起他们兴趣,神秘感的提升,会让学生更加想早点进入课堂的主题。) 教师弹奏旋律,学生感受音乐律动(让学生感受三拍节奏),在学生听的时候强调注意各声部的音准以及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和谐统一。 师:大家可以听着歌曲,发挥一下想象。 生:(认真聆听) 师:你们刚刚听的时候,能听出来是几拍子吗? 生:... 师:这是一首三拍歌曲,同学们可以用肢体语言(如拍拍手、腿或肩)来表现三拍韵律吗?(邀请学生来跟随音乐一起舞蹈表现) 3、分小组演示 (教师出示蓝色小鸟图片与黄色小鸟图片,让学生通过更快的进入课堂,也可以引起学生对这节课的关注。 通过幻灯片形式让学生对歌词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更容易理解歌词背后含义;多媒体视频播放让学生提起兴趣的同时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欲望;分小组演示能让学生体会不同声部之间的转化,加强学习效果。 图片进行小组形象设定,直观体验三个声部旋律叠加) 师:同学们,听听这个旋律带给你们的感受(无伴奏弹奏歌曲第一声部旋律,让学生感受单声部歌曲感觉) 师:下来我们请第一小组同学来扮演蓝色小鸟,进行第三声部叠加。 师:同学们,你们看有一只蓝色小鸟飞过来了,听听它给我们带来什么旋律呢?(教师右手弹奏歌曲第一声部旋律,左手弹奏第三声部旋律,扮演蓝色小鸟同学和老师一起用“蹦蹦蹦蹦”来练习演唱第三声部旋律。教师一边和同学们一起唱,一边用手轻轻配合做出一个固定声势动作) 生:(配合节奏进行第三声部的合唱) 师:好的,同学们都唱的很好,那么我想问问蓝色小鸟的同学们是在第几节加入到我们歌曲的呢? 生:四小节 师:前面出现了四个小节休止,那四小节需要休息几拍同学们知道吗?让我们来一起试试看。 (教师轻轻拍腿弹琴,学生在四个小节休止声势后加入第三声部边唱双手轻拍腿进入歌曲) 师:同学们唱的很好!来看我们又吸引来一只黄色小鸟,听它会到来什么变化?(教师右手弹奏歌曲第一声部旋律,左手弹奏第三声部旋律,让学生感受两种旋律叠加的效果。扮演黄色小鸟的同学用“叮叮叮叮”跟着教师来模拟演唱第二声部旋律。教师用手轻拍肩,固定一个手势动作) 师:同学们,黄色小鸟是在第几节后加入进来的呢? 生:四小节 (教师轻轻拍腿弹琴,学生在四小节休止声势后加入第二声部边唱边拍手进入歌曲。) 师:大家能感受到歌曲旋律的起伏吗? 生:(摇头) 师:是的,这首歌曲旋律起伏不大,所以我们要唱出平稳的感觉。下来我们让二、三声部和第一旋律配合,一起来进行演唱。(教师唱歌曲,放伴奏,身体有律动,根据旋律的高低上下行有变化的指导学生进行演唱) 生:(齐唱歌曲) 4、教师总结:这首歌曲其实很简单,只有几句,但是它有三个声部。我们可以很快的讲歌谱和歌词学会,再进行合唱。 5、学生集体进行合唱,教师播放歌曲伴奏,通过简化二三声部旋律,逐渐进入歌曲,感受音响逐渐叠加的效果,从而感受合唱的魅力。 3、分析教材 一、赏析与分析 教师:听到你们优美的歌声,鸟儿们都情不自禁飞起来了呢。同学们,其实现在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在听流行音乐,对这种传统经典的民族曲子相对了解较少,但是即使这样,也没有让经典沉沦下去。在上世纪,一代代的音乐人才,凭借着自己卓越的才能,谱写出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才能让今天的人听到他们之前写的优秀作品。可能大家会觉得这种音乐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但,经典不会泯灭。同时音乐是感性的,他们把人带入进这首曲子的感情,这也是十分可贵的。我希望全班同学都能够多多了解经典音乐! 二、情境设定 师:同学们,刚才咱们的分小组演唱很好,现在我有一个新挑战给大家,大家来分分别扮演蓝色小鸟、黄色小鸟进行演唱,设定你自己就是那只飞翔的小鸟,一起唱起来吧。 (教师按照以上说明进行操作) 师:大家演唱的都非常不错,今天大家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小鸟们的到来让我们的歌声更美了,更好听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人生中,都能像它们一样,尽情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去翱翔。相信大家在这节课上也收获了许多! 三、余音绕梁 1、教师: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首音乐。 2、教师播放音乐。 3、教师:在我们生活中,其实也有很多比较好的经典音乐,如何才能把一首曲子甚至一首歌写好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要知道做每一件事情不可能有捷径,即使是捷径也是短暂的路。今天通过学习这首简单的德国民歌,就是要告诉大家,在年轻的时候多吃苦,多勤奋,不能懒惰懈怠,在长大之后人生才会有更多的选择,自己就可以把握人生的方向。而懒惰的结果就是 采用情境设定方式更能加深学生们的记忆能力 ,能使这节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长大之后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同时,通过这节课,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能多多的去了解以前的经典音乐! 4、知识拓展 1、课下了解《飞吧飞吧》所表达的积极向上的情感。 2、感受其它德国音乐表达的情感。 扩展学生对德国音乐知识,提起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八、课堂小结 九、作业布置 十、教学特色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了解了更多的德国民间音乐的知识和背景,更学会了如何去欣赏一个音乐作品内在的魅力。 课后多听音乐,多总结每首音乐表达的情感。 本节课内容,通过多媒体音视频一步步的进行铺垫,为了学生更好的进入音乐之中,通过小组演示、情境设定等多种方式,让他们可以带着情感去表演学习音乐。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