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多收了三五斗导学案2
导学案
班级 _姓名 __ 科目 语文 主备教师_ 协作教师
课题 多收了三五斗 第 1 课时
?
导学卡
学习目标
1、分析小说人物,揭示人物性格命运形成的根源;
2、渗透小说主题思想,启发关心民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3、揣摩农民群像的塑造及其表达效果。
4、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把握小说主题。 学习任务
一、介绍作者,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见导学方案) 二、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
三、作者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集中展现了人物活动的哪几个场景? 在这几个场景中出现的最主要的人物是谁? ① 为什么叫“旧毡帽朋友”? ② 称他们为“朋友”表明了作者什么态度? ③ 作者同情他们的原因是什么? ④ 收成好,庄稼大丰收,“旧毡帽朋友”却获得了比往年更加不幸的命运,
这是为什么呢?
四、课文中的人物和我们常见的小说中的人物名称有什么不同? 如果课文中不采用这种写法,而是塑造一个或几个有名有姓的具体人物来展开这个故事,与现在的写法相比,哪一种表达效果更好一些?
五、概括课文主题
学习疑点
? 训练卡 基础题
一、看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8分)
bù( )头 tiào( )米 作gěng( ) 不xiè( ) 呷( ) 窠( ) 沽( ) 拗( ) 二、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1
希望的肥皂泡( )迸裂了,载在敞口船里的米( )总得粜出;( )命中注定,只有卖给这一家万盛米行。
A.既然 也 而且 B.不但 却 或者 C.因为 所以 或者 D.虽然 却 而且 三、文学常识填空。(4分)
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儿童 作家,教育家。原名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长篇小说 和我国第一部童话集 。
四、说说下列加点的字的表达上的作用。(分) 1.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
答: 。 2.美满的希望突然一沉,大家都呆了。
答: 3.三四顶旧毡帽从石级下升上来。
答: 。
五、 “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到了埠头,气也不透一口,就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 这一句中加点的“占卜”一词透示了农民怎样的心理?
答: 。 六、阅读11-16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1.对第一段中“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这样的愤激的话”这句话怎样理解? 答: 。
2.“地主那方面的租是要缴的”,“借下的债是要还的”这两句话说明了。 3.“你们不粜,人家就饿死了么?各处地方多的是洋米洋面;头几批还没有吃完,外洋大轮船又有几批运来了。”米行老板的这番话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 。 4.“我们同行公议”一句,反映了旧中国怎样的现实?
答: 。
5.“到范墓要过两个局子,知道他们捐我们多少钱?”这句话说明什么? 答: 。 6.选文部分主要运用了 描写,这样的描写反映了什么? 答: 。 提升题
七、文尾说“第二天又有一批敞口船来到这里停泊。镇上便表演着同样的故事。这种故事也正在各处市镇上表演着,真是平常而又平常的”,有什么深意? 答:
拓展题
八、布置写《粜米归来》,学生要发挥合理的想象,写得与原文脉络贯通。可以模仿课文的某一方面(构思、章法、表现手法、语言等)进行写作练习。
? 反思卡
2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