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理学习题与答案-选择题

生理学习题与答案-选择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18:18:52

B 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缓慢超极化电位 C 峰电位后缓慢的去极化电位 D 峰电位后缓慢的复极化电位 E 峰电位后缓慢的超极化电位

48 具有“全或无”特征的电反应是

A 动作电位 B 静息电位 C终板电位 D 感受器电位 E 突触后电位 49 能以不衰减形式细胞膜传播的电活动是

A 动作电位 B 静息电位 C终板电位 D 感受器电位 E 突触后电位 50 神经-肌肉头后膜上产生的能引起骨骼肌细胞兴奋的电反应是 A 动作电位 B 静息电位 C终板电位 D 感受器电位 E 突触后电位

++

51 细胞兴奋过程中,Na 内流和K外流的量决定于

++

A各自的平衡电位 B细胞的阈电位 CNa-K泵的活动程度 D绝对不应期的长短 E 刺激的强度 52 需要直接消耗能量的过程是

++

A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中K外流 B 动作电位升支的Na内流

+

C复极化K外流 D复极化完毕后的Na+外流和K+内流

+

E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中极少量的Na内流

++

53 低温,缺氧或代谢抑制剂影响细胞的Na-K泵活动时,将导致

A 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B静息电位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静息电位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E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均不受影响

54 采用两个细胞外电极记录完整神经干的电活动时,可记录到

A 动作电位幅度 B 组织反应强度 C 动作电位频率 D阈值 E 刺激持续时间 55 通常用于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 动作电位幅度 B组织反应强度 C 动作电位频率 D阈值 E 刺激持续时间 56 神经纤维的阈电位是引起

+

A Na+通道大量开放的膜电位临界值 B Na通道大量关闭的膜电位临界值

++

C K通道大量关闭的膜电位临界值 D K通道大量开放的膜电位临界值

+

E Na通道少量开放的膜电位值

57 在一般细胞膜中,阈电位较其静息电位(均指绝对值) A 小10-15mV B 大10-15mV C小10-15mV D 大30-50mV E 小,但两者几乎相等

58 在同一神经纤维上相邻的两个峰电位,其中后一个峰电位最早见于前一个峰电位引起的

A绝对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D 低常期 E 兴奋性恢复正常后

59 如果某种细胞的动作电位持续时间是2ms,则理论上每秒内所能产生和传导的动作电位数最多不超过

A 5 次 B 50 次 C 400 次 D 100 次 E 500次 60细胞在一次兴奋后,阈值最低的时期是

A 绝对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D 低常期 E 兴奋性恢复后 61 实验中,如果同时刺激神经纤维两端,产生的两个动作电位

A将各自通过中点后传到另一端 B 将在中点相遇,然后传回到起始点

C 将在中间相遇后停止传导 D 只有较强的动作电位通过中点而到达另一端 E 到达中点后将复合成一个更大的动作电位 62 局部电位的时间性总和是指

A 同一部位连续的两个阈下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 B 同一部位连续的两个阈上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

C 同一时间不同部位连续的两个阈上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 D 同一时间不同部位的两个阈上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 E 同一部位一个足够大的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 63 局部电位的空间性总和是指

5

A 同一部位连续的两个阈下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 B 同一部位连续的两个阈上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

C 同一时间不同部位连续的两个阈上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 D 同一时间不同部位的两个阈上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 E 同一部位一个足够大的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

64 神经末梢兴奋引起囊泡释放递质时,起主要媒介作用并直接导致递质释放的是

++-A 神经末梢Na的内流 B 神经末梢K的内流 C 神经末梢Cl的内流 ++

D 神经末梢的Na-K交换 E 神经末梢Ca2+的内流 65 在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起主要媒介作用的离子是

+-+ 2+

A Na B Cl C K D Ca2+ E Mg

2+

66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胞质中的Ca来自于

2+2+

A 横管膜上电压门控Ca通道开放引起的外Ca内流

2+

B 细胞膜上NMDA受体通道开放引起的外Ca内流 C 肌质网上Ca2+通道开放引起的释放

2+

D 肌质网上Ca泵的主动转运

2+

E 线粒体内Ca的释放 67 有机磷中毒时,可使

A 乙酰胆碱与其受体亲和力增高 B 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C 乙酰胆碱释放量增加 D 乙酰胆碱水解加速 E 乙酰胆碱受体功能障碍 68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骨骼肌对运动神经动作电位的反应降低是由于 A 递质含量减少 B 递质释放量减少 C胆碱酯酶活性增高 D乙酰胆碱水解加速 E 乙酰胆碱受体功能障碍

69 下列物质中,能阻断终板膜上胆碱能受体的物质是

A 河豚毒 B 阿托品 C 美洲箭毒 D 心得安 E四乙胺 70 骨骼肌细胞膜中横管的主要作用是

2+

A Ca进出肌细胞的通道 B将动作电位引向肌细胞处

2+

C 乙酰胆碱进出细胞的通道 D Ca的储存库 E 产生终板电位 71 微终板电位是

A 神经末梢连续兴奋引起 B 神经末梢一次兴奋引起

C 数百个突触小泡释放的Ach引起 D 个别突触小泡释放引起的ACH引起的 E 个别Ach分子引起的

72 在神经-肌接头处,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

++

A ATP酶 B胆碱酯酶 C 腺苷酸环化酶 D Na-K依赖式ATP酶 E 单胺氧化酶 73 肌丝滑行学说的直接根据是,肌肉收缩时

A暗带长度不变,明带和H带缩短 B暗带长度不变,明带缩短,而H带不变 C 暗带长度缩短,明带和H带不变 D明带和暗带长度均缩短 E明带和暗带长度均不变

74 骨骼肌发生等张收缩时,下列那一项的长度不变?

A 明带 B 暗带 C H带 D 肌小节 E 肌原纤维 75 牵拉一条舒张状态的骨骼肌纤维,使之伸长,此时其

A H带长度不变 B 暗带长度不变 C 明带长度增加 D不完全强直收缩 E 完全强直收缩

76 生理状态下,整体内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几乎属于

A单收缩 B 单纯的等长收缩 C 单纯的等张收缩 D 不完全强直收缩 E 完全强直收缩 77 使骨骼肌产生完全收缩的刺激条件是

A足够强度的单刺激 B 足够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单刺激

C 足够强度和时间变化率的单刺激 D 间隔小于单收缩收缩期的连续阈刺激 E 间隔大于单收缩收缩期的连续阈刺激

2+2+

78 回收骨骼肌胞质中Ca的Ca泵主要分布在

6

A肌膜 B肌质网膜 C 横管膜 D 溶酶体膜 E 线粒体膜 79 肌肉收缩中的后负荷主要影响肌肉的

A兴奋性和传导性 B初长度和缩短长度 C 被动张力和主动张力 D 主动张力和缩短长度 E 输出功率和收缩能力

80 骨骼肌收缩时,在肌肉收缩所能产生的最大张力范围内增大后负荷,则 A肌肉收缩的速度加快 B肌肉收缩的长度增加

C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加大 D开始出现收缩的时间缩短 E肌肉的初长度增加 81 各种平滑肌都有

A 自律性 B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支配 C 细胞间的电耦联 D 内在神经丛 E时间性收缩和紧张性收缩 82 与骨骼肌收缩相比,平滑肌收缩

2+

A不需要胞质内Ca浓度升高 B没有粗肌丝的滑行C 横桥激活的机制不同

2+

D有赖于Ca与骨钙蛋白的结合 E 都具有自律性 答案 选择题

1A 2D 3B 4B 5E 6C 7C 8D 9D 10C 11B 12C 13A 14D 15C 16A 17A 18E 19D 20C21A 22E 23E 24B 25C 26C 27C 28B 29A 30B 31D 32E 33A 34B 35B 36A 37C 38D 39E 40A41C 42A 43B 44C 45B 46D 47E 48A 49A 50C 51A 52D 53D 54E 55D 56A 57A 58B 59E 60C 61C 62A 63C 64E 65D 66C 67B 68D 69C 70B 71D 72B 73A 74B 75C 76E 77D 78B 79D 80C 81E 82C

第三章 血液

选择题

1 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

A 与血浆容积之比 B 与血管容积之比 C 与血细胞容积之比 D 在血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E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2 人体体液中的蛋白质浓度是

A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B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C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 D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 E组织液〉血浆〉细胞内液 3 血浆的粘度与切率的关系是

A 无关 B 正变 C 反变 D 血流慢时无关,血流快时呈正变 E 血流快时无关,血流慢时呈反变

4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主要决定于血浆中的

A α1 球蛋白 Bα2球蛋白 Cγ球蛋白 D白蛋白 E纤维蛋白原 5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形成主要决定于血浆中的 A 各种正离子 B 各种负离子 C Na+和Cl- D氨基酸和尿素 E葡萄糖和氨基酸 6 60kg体重的正常成年人的血量为

A 2.8-4.0L B 4.2-4.8L C 5.0-7.0L D 7.0-8.0L E 10-20L 7 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A 200mmol/L B 250mmol/L C 300mmol/L D 350mmol/L E 400mmol/L 8 正常人的血浆pH为

A 6.8-7.0 B 7.0±0.05 C 7.2±0.05 D 7.0-7.4 E 7.4±0.05 9 决定血浆pH的缓冲对是

A K2HPO4/KH2PO4 B KHCO3/H2CO3 C Na2HPO4/NaH2PO4 D NaHCO3/H2CO3 E 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10 各种血细胞均起源于骨髓中的

A 成纤维细胞 B 髓系干细胞 C 淋巴系干细胞 D 基质细胞 E 多能造血干细胞 11 调节红细胞生成的特异性体液因子是

A 集落刺激因子 B 生长激素 C 雄激素 D 雌激素 E 促红细胞生成素 12 低温储存较久的血液,血浆中哪种离子浓度升高?

7

A Na+ B Ca C K+ D Cl- E HCO3-

13 红细胞膜上钠泵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葡萄糖通过哪条途径产生? A 糖原分解和有氧氧化 B 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

C 糖原分解和无氧氧化 D 糖原异生和磷酸戊糖旁路 E 糖酵解和磷酸戊糖旁路 14 使血沉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A 血浆中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及胆固醇含量增多 B红细胞成双凹碟形 C 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D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增高 E 血浆中卵磷脂含量增高 15 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部位是 A 骨髓 B 肝 C 脾 D 肾 E 垂体 16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

A 多能造血干细胞进入细胞周期 B 早期红系祖细胞增殖

C 晚期红系祖细胞增殖,分化 D 幼红细胞增殖与合成血红蛋白 E 成熟红细胞释放入血

17 可是血浆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增高的有效刺激物是

A 组织中O2的分压降低 B 血糖浓度升高 C 组织中O2的分压升高 D 血糖浓度降低 E 组织中CO2的分压升高 18 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是

A 铁和叶酸 B 钴和维生素B12 C蛋白质和内因子 D 铁和蛋白质 E 钴和蛋白质 19 红细胞血管外破坏的主要部位是

A 肝和骨髓 B 脾和骨髓 C 肝和肾 D 脾和肾 E 肾和骨髓 20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缓冲pH B 缓冲温度 C 运输激素 D 运输铁 E 运输O2和CO2 21 球形红细胞的特征是

A 表面积小,变形能力增强,渗透脆性正常

B 表面积和体积之比变小,变形能力减弱,渗透脆性增强 C 表面积未变,变形能力正常,渗透脆性降低 D 表面积增大,变形能力正常,渗透脆性增加 E 表面积增大,变形能力增强,渗透脆性增加 22 血浆和组织液各成分浓度的主要区别是

2-2+

A Cl- B HPO4/H2PO4- C Na+ D Ca E 蛋白质

12

23 某人血量为70ml/kg体重,红细胞计数为5×10/L,其循环血中红细胞每kg体重每小时更新量是

1212 10109

A.5×10 B.10×10 C.12×10 D. 8×10 E.8×10 24 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高于女性,主要是由于

A 男性活动量大,组织相对缺氧 B 男性骨骼粗大,骨骼造血较多 C 男性体重大 D 男性雄激素多 E 男性苏红细胞生成素多 25 人血液中主要的吞噬细胞是

A B淋巴细胞 B T淋巴细胞 C 嗜酸性粒细胞 D 嗜碱性粒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26 成年人骨髓中储存的中性粒细胞约为血液中的 A 1-5倍 B 10-20倍 C 50-150倍 D 500-1000倍 E 5000-10000倍

27 一般认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主要反映

A 循环池中性粒细胞 B 边缘池中性粒细胞 C 血液中中性粒细胞 D 单核细胞 E 骨髓释放的白细胞

28 我国健康成年人安静时白细胞总数是

999

A 500×10/L B (10-30)×10/L C (4-10)×10/L

8

2+

搜索更多关于: 生理学习题与答案-选择题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B 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缓慢超极化电位 C 峰电位后缓慢的去极化电位 D 峰电位后缓慢的复极化电位 E 峰电位后缓慢的超极化电位 48 具有“全或无”特征的电反应是 A 动作电位 B 静息电位 C终板电位 D 感受器电位 E 突触后电位 49 能以不衰减形式细胞膜传播的电活动是 A 动作电位 B 静息电位 C终板电位 D 感受器电位 E 突触后电位 50 神经-肌肉头后膜上产生的能引起骨骼肌细胞兴奋的电反应是 A 动作电位 B 静息电位 C终板电位 D 感受器电位 E 突触后电位 ++51 细胞兴奋过程中,Na 内流和K外流的量决定于 ++A各自的平衡电位 B细胞的阈电位 CNa-K泵的活动程度 D绝对不应期的长短 E 刺激的强度 52 需要直接消耗能量的过程是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