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11.人口合理容量( ) A.小于人口容量 C.等于资源环境承载力 答案 9.D 10.B 11.A
解析 第9题,以色列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制约以色列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淡水资源。第10题,以色列扩大人口容量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B对。第11题,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小于人口容量,A对。
读图,回答12~13题。
B.等于人口容量 D.大于人口容量
12.与人口合理容量呈正相关的有( )
①地区开放程度 ②资源数量 ③科技发展水平 ④文化消费水平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①③④ D.②③④
13.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 A.科技发展水平 C.资源状况 答案 12.A 13.C
解析 第12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区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所以①对。资源数量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大,②对。科技发展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③对。文化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小,④错。第13题,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因此,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资源状况。
B.人口的文化水平 D.人口生活消费水平
1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大体呈现怎样的空间分布规律? (2)试分析造成东西部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 (1)资源环境承载力大体由沿海向内陆(由东向西)逐渐下降。
(2)①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差异;②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③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的差异等。
解析 第(1)题,结合图例和图示可以明显看出,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大体呈下降的趋势。第(2)题,资源环境承载力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造成我国东西部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有:①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和水资源;②科技发展水平;③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中,西线调水用来解决西北缺水的问题,预计调水成功后,西北地区的人口容量可增加一个亿。而三峡水库的建设,淹没大量土地,百万移民需要安置。
材料二 我国西北地区通过滴灌、喷灌等技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粮食产量大大增加,使西北地区人口增加。
材料三 温哥华大学教授比尔·里斯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全世界都像富裕的美国人和德国人那样生活和生产,那么我们为了得到原料和排放有害物质还需要20个地球。”
(1)材料一表明什么因素制约人口容量的大小,它与人口容量呈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分析。 (2)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哪两个因素对人口容量的影响?它们与人口容量呈什么关系?结合材料分析。
答案 (1)资源。 呈正相关。 南水北调使西北地区淡水资源增加,增大了人口容量。而三峡库区由陆域变成水域,土地面积缩小(土地资源减少),三峡库区的人口容量减少。 (2)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科技水平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材料二说明科技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人口容量。消费水平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材料三说明人们的消费水平高,消耗的资源和排放的废弃物多,使得人口容量减小。
解析 人口容量的大小受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的影响和制约。资源越丰富,人口容量越大;科技发展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大;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越高,人均消耗的资源和排放的废弃物越多,人口容量越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