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XX-20XX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南五县若越他境便为寓军控引无所非长计也。”临平人范明亦谓众曰:“此地险要,可以制寇,不可委也。”众乃以明为参军。明率宗党五百人,合诸军,凡四千人,复进讨健。健退于曲阿,留钱弘为吴令。军次路丘,即斩弘首。众进住吴城,遣督护朱祈等九军,与兰陵太守李闳共守庱亭。健遣马流、陶阳等往攻之。闳与祈等逆击,大破之,斩首二千余级。峻平,论功,众以承檄奋义,推功于谟,谟以众唱谋,非己之力,俱表相让,论者美之。咸康末,迁领军将军、扬州大中正,固让不拜。以母忧去职。穆帝即位,何充执政,复征众为领军,不起。服阕,乃就。以年老,上疏乞骸骨,诏书不许。迁尚书仆射。永和二年卒,时年七十三。
(摘自《晋书·卷七十六》)
10.下列给文中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不然/今保固紫壁/可得全钱唐/以南五县若越/他境便为寓军/控引无所/非长计也 B. 不然/今保固紫壁/可得全钱唐以南五县/若越他境/便为寓军/控引无所/非长计也 C. 不然/今保固紫壁可得/全钱唐以南五县/若越他境/便为寓军控引/无所非长计也 D. 不然/今保固紫壁可得/全钱唐以南五县若越/他境便为寓军/控引无所/非长计也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践阼:皇帝登临皇位。唐孔颖达:“践,履也;阼,主人阶也。天子祭祀升阼阶……履主阶行事,故云践阼也。”
B. 母忧:母亲的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C. 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致仕”意思与之恰好相反。
D. 永和:东晋穆帝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顾众小时候过继给伯父,伯父早死,他侍奉伯母以孝闻名。王敦请顾众做从事中郎,
恰好有诏让顾众任鄱阳太守,他未与王敦见面即赴任,王敦很抱怨他。
B. 及至王敦叛乱,命令顾众出兵接应,顾众迟疑徘徊不前。王敦大怒,以行军失期召回顾众,并加以责问指斥,声色十分严厉,顾众面不改色。
C. 苏峻见东方义军起兵,就派弘徽领兵抵御。顾众率众在高莋大败弘徽,获取其物资,后命顾飏屯兵无锡,庾冰镇御亭,他自己则守海虞阻截苏峻军经此进攻。
D. 苏峻之乱被平定,朝廷论功封赏,顾众以为蔡谟传檄兴兵讨贼,理应居首功,蔡谟以为顾众首倡义举,并非自己之力,二人都上表互相推让,想让议论者赞美他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峻遣将弘徽领甲卒五百,鼓行而前。众与顾飏、张悊要击徽,战于高莋,大破之,收其军实。(5分)
(2)众乃以明为参军。明率宗党五百人,合诸军,凡四千人,复进讨健。(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莎 衣 (宋)杨朴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①莎衣:即蓑衣。②杨朴:字契元,为人恬淡闲静,一生布衣。③直饶:犹纵使,即使。
③
②①
绶:系印纽的丝带。金章:金质的官印。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软绿柔蓝”是写作者眼里蓑衣的特点,“绿”“蓝”写色彩鲜明,“轻”“柔”点明质地轻柔。
B.颔联中的“蒹葭”指芦苇,“菡萏”指荷花,“卧”和“披”写的是渔人披着蓑衣卧在船上。
C.颔联出句从视觉的角度写景,对句从嗅觉的角度写景,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雨中美景图。
D.颈联写到渔人醉酒之后及晚晴之时脱掉蓑衣,渔舍也因无暇整理而杂物乱堆,可见其洒脱豪放。
15.尾句“未肯轻轻博换伊”中的“伊”指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卒章显志,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 , 。
(2)《春江花月夜》中写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下花林,晶莹剔透的句子是: , 。
(3)杜甫《登岳阳楼》诗中,形象刻画洞庭湖水势浩大、无边无际的诗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一些人涂抹事实、曲解史料,虽然表面上打着“解密历史”“还原真相”等幌子,( )。仔细推究,他们在价值观上一味利己,为________而不惜歪曲真实,为追逐私利而不惜扰乱视听,于利己主义的死胡同兜兜转转;在认识论上主观先行,人为割断实践与认识的联系,混淆真理与谬误的边界,于主观主义的渊薮中不见天日;在方法论上轻率武断,只顾一点不及其余,流于表象疏于本质,于形而上学的陷阱里漏洞百出。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上世纪80年代,苏联受国内所谓“新思维”以及国外敌对势力等影响,放任历史虚无主义横行流布,结果以卓娅、马特洛索夫等为代表的一批英雄人物被污名化,________党史国史也被否定颠覆,最终导致国家________。苏联的历史教训值得我们深思。一个人如果失去对过去的理性判断,注定是可悲的;一个民族如果失去对历史的敬意,则更加难以直面未来。通过葆有足够的温情与必要的敬畏之心,切忌不可忘却历史,无疑是我们应有的姿态。随着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传播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应注意对极少数________的人保持警惕,并自觉抵制披着多种外衣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根本上也是难逃名、利二字 B.根本上还是名、利二字把人心扭曲 C.根本上还是难逃名、利二字 D.根本上也是名、利二字把人心扭曲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欺世盗名 因而 分崩离析 殚精竭虑 B.沽名钓誉 因而 离心离德 处心积虑 C.欺世盗名 进而 离心离德 殚精竭虑 D.沽名钓誉 进而 分崩离析 处心积虑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