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8月)——物理物理
江苏省扬州中学
2017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8月)
物 理 试 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作答.
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一样,都可通过实验直接得到的 B.引入重心﹑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运用了类比法
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2.在上海世博会最佳实践区,江苏城市案例馆中穹形门窗充满了浓郁的地域风情和人文特色。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穹形光滑支架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轻质滑轮悬挂一重物G。现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点,另一端从B点沿支架缓慢地向C点靠近(C点与A点等高)。则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A.先变小后变大 B.先变小后不变 C.先变大后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3.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同时从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运动时刻起,每隔相等
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反映出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的位置的是
4.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做了如下的实验:他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
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并且做了上百次。假设某次实验
伽利略是这样做的:在斜面上任取三个位置A、B、C。让小球分别由A、B、C滚下,如图所示,A、B、C与斜面底端的距离分别为S1、S2、S3,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并且是伽利略用来证明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S1-S2=S2- S3 D.
5.如图所示,钢铁构件A、B叠放在平板卡车的水平底板上,卡车底板和B间动摩擦因数为μ1, 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2,μ1>μ2,卡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为a,a> μ1g,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
力大小相等.卡车沿平直公路行驶途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要求其刹车后在s0距离内能安全停下,则汽车运行的速度不能超过
A. B. C. D.
6.如图所示,高空滑索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一个人用轻绳通过轻质滑环悬吊在倾角θ=30°的钢索上运动,在下滑过程中轻绳始终保持如图所示的状态。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随环一起减速下滑 B.人随环一起匀速下滑 C.钢索对轻环无摩擦力
D.钢索对轻环的作用力小于人的重力
7.关于下列四幅图中所涉及物理知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沙漠中的“蜃景”现象是光的衍
射现象引起的
B.乙图中,演示简谐运动的图像实验中,若匀速拉动木板的速度较大,则由图像测得简谐运动的周期较大
C.丙图中,可利用薄膜干涉检查样品的平整度
D.丁图中,由图可知当驱动力的频率f跟固有频率f0相差越大,振幅越大
8.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B.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无关 C.麦克斯韦预言并用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D.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变为红光,则条纹间距变宽 9.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β衰变时,β射线是原子的核外电子释放出来的 B.组成原子核的核子质量之和大于原子核的质量
C.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核外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
10.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现象是
A.天然放射现象 B.光电效应现象 C.电离现象 D.α 粒子散射现象
11.对玻尔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继承了卢瑟福的原子模型,但对原子能量和电子轨道引入了量子化假设 B.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状态中,每个状态都对应一定的能量 C.用能量转化与守恒建立了原子发光频率与原子能量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 D.氢原子中,量子数N越大,核外电子的速率越大
12.1995 年科学家“ 制成” 了反氢原子,它是由一个反质子和一个围绕它运动的正电子组成,反质子和质子有相同的质量,带有等量异种电荷。反氢原子和氢原子有相同的能级分布,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氢原子光谱与氢原子光谱不相同
B.基态反氢原子的电离能是 13.6eV C.基态反氢原子能吸收11eV 的光子发生跃迁 D.在反氢原子谱线中,从 n= 2 能级跃迁到基态辐射光子的波长最长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多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作答.
13.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由A点从静止释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 vB:vC:vD:vE=1:::2 B.物体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tE=2tB=tC=tD C.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v=vB
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B-vA=vC-vB=vD-vC=vE-vD
14.如图所示,A、B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θ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θ B.B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
C.A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sinθ
D.弹簧有收缩的趋势,B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
15.如图a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得到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若图像中的坐标值都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g,则
A.t1时刻小球具有最大速度 B.t2时刻小球的速度大小为零
C.可以计算出小球自由下落的高度 D.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最大加速度为g
16.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通过轻质细线绕过斜面体顶端的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铁块相连,整个装置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mgsinθ>Mg。现将质量为m0的磁铁轻轻地吸放在铁块下端,铁块加速向下运动,斜面体仍保持静止。不计滑轮摩擦及空气阻力。则与放磁铁前相比
A.细线的拉力一定增大 B.细线的拉力可能不变
C.木块所受到合力可能不变
D.斜面体相对地面有向左的运动趋势
17.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g取10m/s2,sin37°=0.6,cos37°=0.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块A到达底端的速度比B到达底端的速度大 B.A、B同时到达底端
C.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
D.物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之比为1:3
18.一列振幅为4cm,频率为2.5Hz的绳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绳上的质点P位于最大位移,质点Q位于平衡位置,质点M振动方向沿y轴正向,则正确的是
A.波沿x轴正向传播
B.t=0时,质点N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向
C.t=0.1s时,质点Q的加速度达到最大,方向沿y轴正向 D.从t=0.1s到t=0.2s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为0.1m
19.甲乘客乘坐在接近光速的火车上,乙观察者站在铁轨附近的地面上,甲、乙两人手中各持一把沿火车前进方向放置的米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看到乙手中尺子长度比甲看到自己手中的尺子长度要长 B.甲看到乙手中尺子长度比甲看到自己手中的尺子长度要短 C.乙看到甲手中尺子长度比乙看到自己手中的尺子长度要长 D.乙看到甲手中尺子长度比乙看到自己手中的尺子长度要短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B.a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 C.对放射性物质施加压力,其半衰期不变
D.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不相等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发生共振时,受迫振动的频率才等于驱动力的频率
B.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C.地球上接收到离地球远去的遥远星球发出的光的波长要变长
D.全息照相利用了干涉原理
22.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球m1以速
度v碰静止球m2,若两球质量相等,碰后m2的速度一定为v
B.乙图中,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 C.丙图中,射线甲由电子组成,射线乙为电磁波,射线丙由α粒子组成 D.链式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
23.科学家使用核反应获取氚,再利用氘和氚的核反应获得能量。 核反应方程分别 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