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师:它们的排列有规律吗? 请你按照规律摆一摆(板书:摆一摆),同学们开始吧! 学生独立完成。抽一名学生展示他的摆法。
教师:他摆得对吗? 真的摆对了吗? 我们来看魔术师变出了什么图形? 和他摆得一样的请举手。
教师:恭喜你们都摆对了。 3.思考题
完成教科书第31 页思考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交流,再全班展示。 四、反思总结,体验成功
教师:小朋友你们今天学得开心吗? 你们都有什么收获呢?学生回答。(略)
教师:对! 我们的规律都是依次重复出现的,其实规律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认真思考,努力观察,就一定能找到它。
教师:你认为今天的学习快乐吗? 【教后反思】
图形拼组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2,3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拼组图形,通过图形拼组深化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2.在图形拼组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拼组图形。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屏展示台。
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设情景,提问题 1.回忆
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
学生回忆,同时课件展示出这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 2.理解“拼组”的含义
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一个圆。
教师:这是一个(长方形),这是一个(圆),如果我们把这两个图形拼组在一起会是什么样的呢?
让学生发挥想象。 课件出示:
教师:请想一想,我们拼组的这图案像什么? 学生:……
教师:像这样,用我们认识的图形可以拼出很多美丽的图案,你
41
会拼组什么图案呢? 都想一想。 学生:……
教师:想试一试吗? 板书课题:图形拼组。 二、剪图形,做准备
教师:我们要拼组图案,首先应有图形,你会剪出一些我们认识过的图形码? 该怎样剪呢?
学生小组合作剪一些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图形。 展示学生剪出的图形,交流在剪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三、拼图形,做准备 1.出示活动要求
用剪出的图形拼组出一些动物及生活中的其他物品。
先想一想要拼的物品是什么样的,再想一想需要哪些图形。 最后拼一拼,拼好后给它取个名字。 2.学生分组动手操作拼图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拼组图案,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交流
分组展示学生拼组的图案,重点展示拼组的图形像什么,取的名字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图形。注意发挥学生的想象,除了学生认为拼组的图案像什么物品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是否像其他的物品。
四、看图形,讲故事 1.引导
教师:小朋友喜欢听故事吗? 你会讲故事吗? 你们想不想根据你们拼的图形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学生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分小组根据拼组的图形讲故事,注意启发学生在听故事时注意想象,既要想象故事的情景,也要想象故事中的动物、花草等是什么样的。每个小组讲故事后,其他组对其进行评价,教师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的数学因素。
五、数图形,填一填
教师:请小朋友再数一数,你们拼组的图案用到了哪些图形,各有多少个? 请数好后填在教科书上的表格中。
学生分组活动后交流。 六、反思小结,体验乐趣
教师:通过这次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回答。(略)
教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都不小,那么下面就依靠我们集体的力量,全班同学来完成一个大的拼图。
学生拼图,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拼好以后,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全班学生可以围着拼图跳一个舞,活动在学生的欢呼声中结束。 【教后反思】
42
四、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36页单元主题图、例1、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和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情景进一步感悟加减法的意义,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学生经历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算理与算法的过程,感受算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其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装有10支铅笔的铅笔盒实物、小棒图、信封(写上教科书第38页第3题的算式)。
学生准备:成捆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引入新课 1.情景引入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教师:从主题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发现小超市里月饼每盒有10 个,乒乓球每盒也是10个,黄色乒乓球有4盒,白色乒乓球有3盒等数学信息。
教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黄色乒乓球比白色乒乓球多多少个、柜台上一共有多少支铅笔等问题。
教师:这些问题都要用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知识,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两位数加减法的知识。
二、活动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情景呈现,认识1盒与10支的关系。
出示课件或装有10支铅笔的铅笔盒实物。 教师:请同学们瞧瞧这是什么? 学生:铅笔。
教师: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它吗?
学生:1和10都可以,分别表示1盒或10支。 教师出示商店信息“每盒铅笔有10支”。
呈现信息,出示主题图中的一部分“左边有4盒”。 教师:这是多少支铅笔? (学生回答后板书:40。)咱们来变个魔术,把铅笔变成小棒,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
学生操作学具。
43
再出示“右边有2盒”。
教师:这里有多少支铅笔? (学生回答后板书:20。)请你用小棒摆出来。 提出问题指着完整的主题图观察。
教师:左边这位小朋友观察到柜台左边有4 盒铅笔,右边有2 盒铅笔。他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你们猜是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盒数和支数的问题。选择“一共有多少支铅笔?”这个问题板书。 教师肯定:你的想法和他一样!
教师:你们能用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板书:40+20。)
教师: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他算出铅笔的支数呢? 看谁的想法巧妙? 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小棒,算出铅笔支数。
抽学生全班交流,可能有如下算法:点数,40,50,60;4+2=6 (盒),6盒是6 个十,也就是60;4 个十加2 个十等于6 个十,就是
60;4+2=6,40+20=60。(如果学生认为就是都添个0,教师就要追问原因,让学生说出4捆表示40,2 捆表示20,合起来6 捆就是6 个十,也就是60。)教师鼓励学生的算法灵活多样,并适当进行板书。
教师:同学们自己就发现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就是看一共有几个十。(板书课题: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口算。)
2.教学例2
教师:同学们刚才算出了商店柜台上一共有60 支铅笔。现在右边的男孩看到这些铅笔不错,买了10 支。他可爱动脑筋了,又想到
了一个数学问题。大家猜一下,他这时想到的是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还剩多少支铅笔?
用小棒图表示信息和问题。将学生请到讲台上,给他一捆一捆的小棒图。 教师:你能用小棒表示出铅笔的总数吗? 怎样表示从中买走10支铅笔? 教师用粉笔将最后一捆圈上虚线,这样就表示买走了10支。 教师:请用算式来表示剩下的铅笔。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0-10=。
交流口算出答案的方法。学生可能有如下算法:6个十减1个十等于5个十,就是50;倒数,60,50;6-1=5,60-10=50;算减想加,
50+10就得 60,60-10=50。 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算法灵活多样。
教师:你们还会举一反三,居然可以用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来算整十数的减法题! 很巧妙的是,直接用6个十减1 个十等于5 个十,就是 50。
教师:如果小男孩不是买的1 盒,而是2 盒,还剩多少支呢? 如果买4盒呢? 学生直接口算出答案。
完善板书。(添上“减”字。)
教师: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 3.试一试
口算50+30=□,90-40=□。 三、练习应用,巩固深化 1.课堂活动第1题
教师:让我们活动小手,摆一摆,算一算:10+40和50-40。
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可以直接让学生根据图示口算出答案,再说算理。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摆一摆,在操作中体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转化成10以内加减法的过程,从而理解算理。
2.集体练习(练习七第1-4题)
完成练习七第1题。学生动笔,独立练习,要求学生竖着做。教师:做完第1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上下两道题的计算方法
4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