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保险学课件

保险学课件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37:22

第一章 危险与危险管理

一、何谓危险?

(一) 定义:所谓危险,就是某种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二) 特点: 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

区分两个基本概念 1. 危险与不确定性

危险是某种事件本身所具有的客观状态,而不确定性是人们对某种事件的主观认识。

需要注意:危险在人们觉察其存在时,可能引起心理上的不确定性;可以相当客观地测定的不确定性,才是危险。 2. 危险与机率

两类不确定性:不能测定的不确定性和可测定的不确定性。

所谓可测定的不确定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在许多相同的不确定情形中,某一结果的发生,具有相当的规则性,且可以相当正确加以预测,此即数学或统计学中所称的机率(又称或然率Probability)。 需要强调的是,危险的大小不仅与发生的机率大小有关,而且也与机率分布有关。 例如: (三)危险的类别 1. 客观危险与主观危险

所谓可以测定者,就统计观念与损失结果而言,指实际损失与预期损失比例的变异(Variation)程度,亦即指有足够多数量的团体,在相当长期中,其平均损失变异之幅度。

2. 纯粹危险与投机危险

纯粹危险,指仅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机会之危险。例如,汽车所有人因碰撞而受损失的危险,其它如火灾等。 投机危险,指既有损失机会亦有获利机会之危险。例如,股票。 3. 静态危险与动态危险

静态危险或者是由于自然力量的不正常变动所致,如火灾、海难等;或者由于人类行为错误或失当所引起,如死亡、残废、窃盗、欺诈以及对第三人之损害赔偿等。

动态危险则常与经济及社会变动有密切关联,如人口增加,生产技术之改良,产业组织效率之提高,消费者爱好之转移等。 注意两点:

第一,静态危险可能形成的损失,其影响仅及于少数人,其结果往往是社会的纯损失。动态危险所引起之结果,则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对社会未必一定有损,或者反而有利。

第二,具有静态危险的事件,其发生在一定期间内较为规则,通常多属纯粹危险;具有动态危险之事件,其出现则较为不规则,包括纯粹危险与投机危险。 4. 基本危险与特定危险

基本危险的事件,常与经济失调、政治变动、社会不安、天然巨大灾变等相关联。其发生原因非属个体行为,其结果对群体有影响,本质上不易防止。

特定危险的事件,例如非职业性原因所致死亡或残废,财产遭遇火灾或窃盗,以及对第三人身体或财产损害的法律赔偿责任等,其发生原因多属个别情形,其结果局限于较小范围,本质上较易控制。

依照中国文辞语意的解释,有获利机会自然不能说有“危险”存在。在保险与危险管理领域内,有关危险论述,主要指有损失不确定性的纯粹危险而言。

投机危险既有损失的可能,亦有获利的机会,为争取获利机会,而甘冒损失可能,则多称为承担“风险”,而不称“危险”。 (四)危险的本质 1. 危险事故

1

客观危险?实际损失与预期损失间预期损失的可能变异 又称危险事件,即指可能引起经济上损失的偶然事件。

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各种可能发生的危险事故,如火灾、暴风雨、死亡、疾病等,都是损失发生的原因,亦即都是足以引起损失的偶然事件。 2. 危险因素

是指足以引起或增加危险事故发生机会的条件。它也包括在危险事故发生时,使损失结果扩大的条件。 但是,也有危险事故与危险因素同为一体者,如疾病为引起经济损失之危险事故,亦为足以增加早年死亡事故之危险因素。 三种危险因素:

? 实质危险因素,是某一标的所具足以引起或增加损失机会的实质条件。

? 道德危险因素,指由于个人不诚实或不正直的行为或企图,故意促使危险事故发生,以致引起损失结果或扩大损失程度。

? 心理危险因素,并非由于个人不诚实或不正直,而因不注意或不关心,以致增加危险事故发生的机会以及损失的严重性。 3. 危险程度

危险程度的大小,可由实践经验与预期经验的可能变异测定。可能变异的百分率愈低,则危险程度愈小。 记住:当某种事件将来的情形可以完全预知,则已无危险的存在。如我们能确知某种事件的必然发生或必然不发生,则已不存在不确定性,故无危险可言。凡具有危险的事件,其将来情形不可能完全预知,如对某种事件可能预知的程度增大,其危险即减小。 4. 危险评价

三个考虑方面:危险程度、可能损失的数量、损失发生的时机。

总之,危险的评价,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所以我们对危险处理的态度与方法,也应该不尽相同。 (五)危险的处理

? 第一种:避免 ? 第二种:保留或承担 ? 第三种:预防与抑制

? 第四种:转移。直接移转(转让、转包),间接转移(租赁、保证、保险) ? 第五种:集合或分散

二、危险管理的意义

(一)危险管理的概念

危险管理是,各经济单位经由对危险的认识与衡量,以及处理方法的选择与执行,以最小成本,达成危险处理的最大安全效能。

(二)危险管理的目标

危险管理的主要目标,在于损失发生前能作最有效之安排,使在损失发生后所需的资源,与保持有效经营必要的资源,能达成适度平衡。

此一目标涵义,即运用危险处理的各种方法,使能在损失发生前,做有系统的计划,以控制损失发生后所需的资源数量。

一句话,危险管理的目的,即在以最小成本尽量使某种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危险管理人员应把握三项准则:

1、避免承担超过承担损失能力之危险 2、勿冒因小失大的危险 3、权衡轻重与考虑周详

三、危险管理的实施步骤

五步骤:1. 危险的识别 2. 危险的衡量 3. 对策的选择 4. 计划的实施 5. 成果的检讨。 四、保险在危险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企业危险管理与保险

企业作有效购买保险计划时要注意:

1、集中责任 2、任用专才 3、检讨作业 4、分析契约 5、研究费率 6、调查市场

2

(二)家庭(个人)危险管理与保险 ? 家庭对危险处理的原则

1、除保留财力所可能承担的危险外,在购买保险时,应在本身负担能力范围内采用最大的自负额,以节省保险费用的交出。

2、认明各种危险处理方法的优先程序,对最迫切需要及有潜在巨灾的危险,应尽先购买保险,以策安全。 3、为维持家庭一定收入或应付额外支出,家长及亲属皆应购买人寿保险。 4、为避免家庭财产价值受损,应依各种财产性质投保财产保险。 5、为确实履行对他人的损害赔偿责任,应购买较高限额的责任保险。

6、购买保险须经由优良的代理人或经纪人,对家庭财产、所得及责任各方面所暴露的危险,作专业性的认识和衡量,并应作定期的检讨。

7、在决定购买保险、办理续保或增加附加保险以前,应洽询多数保险公司、代理人或经纪人,比较其承保条件,而作最有利的选择。并应在保险费满期或保险单到期以前,调查各类保险价格,以及附加保险的承保范围。

8、对购买保险的各项程序或手续,应勿厌其烦,力求充分了解。保险单条款内容,须详加审阅,对不明的规定,应请代理人或经纪人予以解释。保险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通知保险公司,使损失能在保险单规定限期内获得补偿。

第二讲 保险的本质

一、保险的意义

其一,保险是达成某种效能的经济制度。保险制度的经济效能,主要在于确保多数经济单位经济生活的安定。 其二,保险为双方当事人间的契约行为。保险契约,主要在于损失的补偿,确保个别经济单位经济生活的安定。 保险成立的五大件:

? 保险的主要目的,为处理可能发生之特定危险事故。 ? 保险的积极机能,为补偿损失以确保经济生活安定。 ? 保险的经营方式,为多数经济单位的集合。 ? 保险的计算基础,为追求负担公平合理。 ? 保险的整体结构,为持续性的经济制度。

二、保险的要素

(一)特定危险事故:指可能引起损失的偶然事件。这里,偶然事件包含三种意义:

一是事件是否发生不确定;二是事件何时发生不确定,如死亡;三是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不确定。

(二)损失补偿和确保生活安定

? 整体保险制度 → 确保经济生活安定 ? 个别保险契约 → 损失补偿

? 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的补偿机制不一致:

? 财产保险根据损失评定进行补偿,属损失补偿保险。

? 而人身保险常常采取预定方式,根据预定的金额补偿,属定额保险。 (三)多数经济单位的集合

? 保险为基于特定危险事故发生之可能状态,由有预想其可能发生之多数经济单位(个人或团体),集合而成的经济组织。此种分担危险的多数经济单位的集合,称为保险团体。 ? 保险立基于相互性原则之上。

? 保险加入者人数越多,危险分散越广,经营基础越稳,负担的业务费用越少。 (四)合理的计算基础

? 保险费(此处指纯保险费而言)之计算,依危险大小决定。危险大小又基于对损失可能性的判断。 ? 损失几率大者,保险费亦大;保险金额大者,保险费亦大。 ? 保险费率的算定,通常即指对某一危险集团而言,决非个别性质。

3

(五)经济制度

? 保险作为一种经济制度,个别保险契约不足以表明保险的本质。

? 保险不仅是危险事故发生时补偿损失的善后方法,且为预想应对危险事故发生及其结果的一种准备制度,所以必须具有相当的持续性。

三、保险的特性

(一)保险与赌博

相同点:都为偶然事件的发生引起财物的授受。 不同点:

1,保险的目的,基于人类互助合作的精神,谋求经济生活的安定;而赌博的目的,基于人类欺诈贪婪的恶性,侥幸图利。

2,保险的手段,利己不损人,应用危险分散原则,且以精密数理计算为基础;赌博手段损人利己,完全系于偶然机会

3,保险的结果,变不定(偶然事件)为一定(获得保险金),排除危险;赌博的结果,变一定(赌本)为不定(输或赢),制造危险。

(二)保险与储蓄

相同点:以现在收入之非必须部分,准备将来所需。 不同点:

1,保险事故发生后,无论缴纳保险费的多少,保险受益人可随时领受应得的保险金;储蓄所得者,为自己储存的本金及其所滋生的利息,必须有一定时间的等待。

2,保险为集合多数经济单位所缴的保险费,以备将来给付所用,旨在共同承担危险,且以合理计算为基础;储蓄则以自己积聚的金额及其利息,负担将来所需,毋须特殊计算。

3,保险是多数经济单位所作成的共同准备财产,除预定目的以外,不得任意使用处分;储蓄则是单独形成的准备财产,可自由使用处分。

4,保险是基于相互性的组织,是自力与他力的结合;储蓄则是个人行为,无求于他人。

(三)保险与保证

相同点:同为对将来偶然事件所致损失的填补。 不同点:

1, 保险为多数经济单位的集合组织,保证仅为个人间法律关系的约束。

2, 保险以所预想的自身行为本身为目的,并非附属于他人的行为而生效;保证则系附属于他人行为而发生效力。所以保险契约是独立契约,而保证契约是从属契约。

3, 保险基于合理计算,有共同准备财产的形成。保证并无任何精确计算,仅出于当时心理上或主观上的确信,或有特别的准备财产形成,但仅系当事人的个人行为。

(四)保险与慈善

相同点:皆为对经济生活不安定的补救。 不同点:

1,保险为互助行为,双方为有偿的授受;慈善系救济行为,乃一方无偿领受他方给予。

2,保险当事人立于对等地位,双方的授受基于一定权利义务;慈善的授受双方无对等地位可言,也非由于一定的权利义务。

3,保险共同准备财产的形成,出资的多少有数学计算为基础;慈善大多无准备财产。

(五)保险与自己保险

自己保险,指经济单位预知在一定时期,将有何种损失可能发生,乃自己筹集准备资金,作为危险的处理方法。 相同点:将经济上的不理情况,分散于多数情形。 不同点:

1,保险是多数经济单位的集合,自己保险虽将经济上的不利益分散于多数情形,似乎和保险相同,但仍是个别经济单位的单独行为。自己保险是危险保留,而非危险转移。

2,保险投保者若遇偶然事件发生,随时可获得填补。而自己保险的准备财产,须接过较长时期积聚;在准备

4

搜索更多关于: 保险学课件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危险与危险管理 一、何谓危险? (一) 定义:所谓危险,就是某种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二) 特点: 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 区分两个基本概念 1. 危险与不确定性 危险是某种事件本身所具有的客观状态,而不确定性是人们对某种事件的主观认识。 需要注意:危险在人们觉察其存在时,可能引起心理上的不确定性;可以相当客观地测定的不确定性,才是危险。 2. 危险与机率 两类不确定性:不能测定的不确定性和可测定的不确定性。 所谓可测定的不确定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在许多相同的不确定情形中,某一结果的发生,具有相当的规则性,且可以相当正确加以预测,此即数学或统计学中所称的机率(又称或然率Probability)。 需要强调的是,危险的大小不仅与发生的机率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