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上知识梳理
1.韵母表中i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如果i不是韵腹,就把i改为y;如果i是韵腹,就在i前面加上y
2.韵母表中u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如果u是韵头,就把u改成w;如果u是韵腹,就在u前面加上w
3.韵母表中ü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不论ü是韵头还是韵腹,一律要在ü前面加y。加y后,ü上两点要省写。 (二)隔音符号的用法
“a o 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就要用隔音符号“’”隔开。 (三)省写
1.韵母iou uei uen的省写 2.ü上两点的省略 (四)标调法
(五)词的连写和大写
1.同一个词要连写,词与词一般分写。句子或诗行开头的字母要用大写。
2.专用名词和专用短语中的每个词开头字母要大写。
3.标题中的字母可以全部大写,也可以每个词开头的字母大写;有时为了简明美观,可以省略声调符号。
第六节 音变
这里的音变不是历时的语音变化,而是共时的语流音变,主要是连读
音变,即连着念的音节,其音素声调等有时会发生变化。 一.变调
(一)上声的变调 (二)“一、不”的变调 (三)“七、八”的变调 二.轻声
(一)什么是轻声
轻声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轻又短的声调变体。 (二)哪些音节读轻声
1.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和语气词“吧、嘛、呢、啊” 2.部分重叠词的后一音节读轻声
3.双音词重叠式ABAB的第二、四音节读轻声
4.后缀“子”、“头”和“们”等读轻声,但是,“原子、光子、孢子、男子、窝窝头”等词的“子”、“头”都是实语素,不读轻声。 5.表示方位的词或语素读轻声
6.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起来、下去”等读轻声,前面带有表示可能性的“得、不”的趋向动词不读轻声。
7.有一批常用的双音词,后面的音节习惯上要读轻声。三音词的中间字也有读轻声的。
8.下面词语第二个字一律读轻声 黑不溜秋 傻不愣登 糊里糊涂 啰里啰嗦 (三)轻声的作用
具有区别词义和区分词性的作用,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三.儿化
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一)儿化时的变化规律
韵母无韵尾或有u韵尾,只加卷舌动作;韵母有-i、-n韵尾的,卷舌时使韵尾丢失,有的要改变韵腹或增音;…… (二)儿化的作用 1.区别意义 2.区分词性
兼动、名两类的词或形容词,儿化后就固定为名词;有的名词、动词儿化后借用为量词。
3.表示细小、轻松或表示亲切、喜爱的感情色彩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
第七节 音位 一.音位简说
(一)音位及其归纳方法
音素,是按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物属性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是按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音位是一个语言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第三章 文字
第一节 汉字概说 一.文字的性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二.汉字的产生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工具。 三.汉字的特点
(一)汉字的主要特点是它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从记录语义入手,用符号(字形)直接表示语义,造出义符,以义符带音,即间接表音,这种用义符直接表示语义的文字,叫义符文字,即表意文字。
从记录语音入手,用符号直接表示语音,(音素或音节),造出音符,凭音符得义,即间接表示语义,这种用音符直接表示语音的文字叫音符文字,即表音文字。
(二)汉字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 (三)汉字分化同音词能力强 (四)汉字有超时空性 四.汉字的作用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 一.现行汉字的前身
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