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利工程复习题(1)
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计10分) 1.1施工导流
在江河上修建水利水电工程时,为了使水工建筑物能保持在干地上施工,用围堰维护基坑,并将水流引向预定的泄水通道往下游宣泄,称为施工导流。
1.2分段围堰法
分段围堰法亦称为分期围堰法,即用围堰将水工建筑物分段、分期维护起来进行施工的方法。
1.3全段面围堰法
在河床主体工程的上下游各建一道断流围堰,使水流经河床以外的临时或永久泄水道下泄。
1.4导流时段
按导流程序所划分的各施工阶段的延续时间。
1.5进占
截流时, 先在河床的一侧或者两侧向河床中填筑截流戗堤, 这种向水中填筑戗堤的工作叫进占。
1.6合龙
封堵龙口的工作称合龙。
1.7闭气
在戗堤全线上设置防渗体的工作叫闭气。
1.8立堵法
立堵法截流是将截流材料,从龙口一端向另一端或从两端向中间抛投进占,逐渐束窄龙口, 直至全部拦断。
2.1爆破
利用炸药的爆炸能量对周围岩石、混凝土或土等介质进行破碎、抛掷或压缩,达到预定的开挖、填筑或处理等工程目的技术。
2.2爆破漏斗
当爆破在有临空面的半无限介质表面附近进行时,若药包的爆破作用使部分破碎介质具有抛向临空面的能量时,往往形成一个倒立圆锥形的爆破坑,形如漏斗,称为爆破漏斗。
2.3预裂爆破
就是首先起爆布置在设计轮廓线上的预裂爆破孔药包,形成一条沿设计轮廓线贯穿的裂缝,再在该人工裂缝的屏蔽下进行主体开挖部位的爆破,保证保留岩体免遭破坏。
2.4光面爆破
是先爆除主体开挖部位岩体,然后再起爆布置在设计轮廓线上的周边孔炸药包,将光爆层炸除,形成一个平整的开挖面。
2.5定向爆破筑坝
是利用陡峻的岸坡布药,定向松动崩塌或抛掷爆落岩石至预定位置,拦断河道,然后通过人工修整达到坝体设计轮廓的筑坝技术。
2.6泄渣爆破
是利用水流的力量将爆渣冲向下游河道的爆破方法。
2.7留渣爆破
是指围堰经爆破破碎后,再利用机械水夏青渣的方法。
2.8爆破地震
岩石爆破过程中,除对邻近炮孔的岩石产生破碎、抛掷,爆炸能量的很大一部分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导致地面振动。这种振动即为爆破地震。
3.1基岩灌浆
是将某种具有流动性和胶凝性的浆液,按一定的配比要求,通过钻孔用灌浆设备压入岩层的孔(裂)隙中,经过硬化胶结后,形成结石,以提高基岩的强度与整体性,改善基岩的抗渗性。
3.2透水率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长度试验孔段,在单位压力的作用下所压入的水量。
3.3残余吸浆量
灌到最后的限定吸浆量
3.4闭浆时间
在残余吸浆量不变的情况下保持设计规定压力的延续时间。
3.5高压喷射灌浆法
利用钻机造孔,将带有特制合金喷嘴的灌浆管下到底层预定位置,以高压把浆液或水、气高速喷射到周围地层,对地层介质产生冲切、搅拌和挤压等作用,地层介质被浆液置换、充填和混合,待浆液凝固后,在地层中形成一定形状的力学性能得到改善与提高的凝结体。
8.1工作的总时差
在不影响项目工期,但影响后继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是工作拥有的最大机动时间。
8.2工作的自由时差
在不影响后继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的条件下,工作拥有的最大机动时间。
四、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1简述水利工程施工的主要任务。
①依据设计、合同任务和有关部门的要求,根据工程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当地社会经济状况和环境约束,资金、设备、材料和人力等资源的供应情况以及工程特点,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
②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准备,加强施工管理,有计划地组织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合理使用建设资金,多快好省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
③在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和施工过程中开展观测、试验和计算等研究工作,解决工程建设技术与组织管理的关键问题,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
1.2简述水利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本原则。
①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全面贯彻安全环保、多快好省的施工原则 ②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力求工程与自然环境和谐,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
③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妥善协调各分部、分项工程,按系统工程原理合理组织工程施工④遵从施工的科学规律,实行科学管理
⑤合理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
1.3简述施工导流设计的主要任务。
选定导流标准,划分导流时段,确定导流设计流量;选择导流方案及导流建筑物的型式;确定导流建筑物的布置 、构造及尺寸;拟定导流建筑物的修建、拆除、堵塞的施工方法以及截断河床水流、拦洪度汛和基坑排水等措施。
1.4简述选择围堰时,必须根据当时当地具体条件,在满足什么基本要求的原则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加以选定。
①具有足够的稳定性、防渗性、抗冲性和一定的强度。 ②就地取材造价便宜,构造简单,修建、拆除和维护方便。 ③围堰布置应力求使水流平顺,不发生严重的局部冲刷。
④围堰接头和岸坡连接要安全可靠,不致因集中渗漏等破坏作用而引起围堰失事。 ⑤在必要时,应设置抵抗冰凌、船筏冲击破坏的设施。
1.5施工初期导流标准,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的规定,首先需根据导流建筑物的什么指标,将层流建筑物分为Ⅲ∽Ⅴ级。
根据导流建筑物的保护对象、失事后果、使用年限和工程规模等指标划分。
1.6简述选择导流方案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①水文条件②地形条件 ③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④水工建筑物的型式及其布置 ⑤施工期间河流的综合利用 ⑥施工进度、施工方法及施工场地布置
在选择导流方案时,除了综合考虑以上各方面因素外,还应使主体工程尽可能及早发挥效益,简化导流程序,降低导流费用,使导流建筑物既简单易行,又适用可靠。
1.7简述底孔导流的优缺点。
优点:①挡水建筑物上部的施工可以不受水流干扰,有利于均衡连续施工,这对修建高坝特别有利②若坝体内有永久底孔可以利用时,则更为理想。
缺点:①由于坝体内设置了临时底孔可以使钢材用量增加②如果封堵质量不好,会削弱坝的整体性,还可能漏水③泄流能力往往不大④在导流过程中,底孔有被漂浮物堵塞的危险⑤封堵时,由于水头较高,安放闸门及止水等工作均较为困难。
1.8简述如何做到截流成功。
为了成功截流, 首先,必须充分掌握河流的水文特性和河床的地形、地质条件,掌握在截流过程中水流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截流的影响。同时,为了在非常狭小的工作面上以相当大的施工强度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截流的各项工作,必须严密组织施工。对于大型或重要的截流工程,事先必须进行周密的设计和水工模型试验,对截流工作作出充分的论证。此外,在截流开始之前,还应切实做好器材、设备、道路和组织上的充分准备。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