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前教育学
1. 2. 3. 1. 2. 3. 4. 5. 6. 7. 8.
1.
2.
3.
第一章 学前教育的演进与发展
一.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有哪几个时期?【P4】 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 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 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
二.现代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P8】 学前教育趋于公共化和公益性
托幼机构功能加强且形式多样化,幼儿入园率迅速提高 关注学前教育公平
重视托幼机构的教育质量,开展教育质量评价工作 幼儿教师专业化问题引起全球重视 强调学前教育的文化性 全纳教育将成为未来之路
学前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战略地位
三.生态发展观的代表人物:布朗芬布伦纳【P25】 四.妇女与学前教育是什么关系?【P38】
妇女与学前教育的历史渊源:父母在孕期及儿童早期所采取的决定和行动对儿童今后的发展将产生有力而深远的影响。自古就有“教儿婴孩,教妇初来”,而婴幼儿时期的教育一般是潜移默化的教化,其效果取决于母亲在道德、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素质。可以说,孩子是母亲的作品,是母亲的创造。
妇女与幼儿的独特关系:由于女性承担着人口再生产的任务,由教育水平所决定的女性生育观、教育观和养育方式,对后代的成长有着最直接的影响。首先,儿童的胚胎期须在母体中度过。其次,幼儿的教养者主要是妇女。
妇女解放直接影响学前教育:妇女地位的变化直接影响学前教育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妇女参与社会工作、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妇女的婚姻和家庭状况等实现其影响。首先,妇女参加工作的比例直接影响学前教育。其次,妇女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学前教育发展。再次,妇女的婚姻和家庭状况直接影响学前教育。最后学前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妇女解放,这也是妇女解放的重要举措。
第二章 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P45】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非常重视儿童早期教育,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理想国》一书中,提出了优生、胎教和儿童公育的理念。
二.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P45】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被誉为“人类的导师”。他的学前教育观点主要体现在《政治学》和《理论学》等著作中。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的观点。
三.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观点【P46】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欧洲杰出的教育家,他的著作《大教学论》是西方第一本独立形态的教育学,被看作是系统教育理论产生的标志。他为父母们编写了系统的学前家庭教育指南《母育学校》,这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并为幼儿编写了世界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世界图解》。
四.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P47】
卢梭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让儿童“归于
自然”,这里的自然是指儿童的天性,教育应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进程。他根据儿童发展的特点将儿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婴儿期(0-2岁)、儿童期(2-12岁)、少年期(12-15岁)、青年期(15-20岁)。
五.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思想【P48】
被誉为“幼儿园之父”的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与1837年在德国的勃兰根堡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性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将“自我活动”作为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
六.▲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P50】
蒙台梭利是20世纪杰出的教育家,她在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蒙台梭利教学法:1.她将环境视为教育的三大要素之一,认为“我们教育体系的最根本特征是对环境的强调”,要求教师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2.她的学前教育的内容包括感官教育、读写算的练习和实际生活的练习。3-6岁的儿童已经具备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读写算教育以感官教育为基础,在感官教育的过程中进行。3。教育者应当利用幼儿的学习能力,为儿童准备适当的教材和教具,提供正确的学习途径。4.实际生活练习:日常生活技能,园艺活动,手工作业,体操,节奏动作。5.幼儿学习的根本原则是自由原则。总之,蒙台梭利教学法对于培养幼儿的纪律、责任心及读写算等知识技能的训练有显著效果,但不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性。
七.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积淀【P57】 1. 胎教是立教之本。 2. 倡导及早施教。
3. 重视环境的熏化陶然。 4. 重视德性的教育。
5. 教育原则贯穿“蒙以养正”的教育理念。
八.现代典型的学前教育方案【P71】【本章全部看书】 1. 瑞吉欧的方案教学 2. 多彩光谱项目
3. 陈鹤琴的“活教育”方案 陈鹤琴是“中国幼儿教育之父” (一)“活教育”的理论来源
陈鹤琴教育思想主要来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他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做中学”等基本观点,以及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影响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实验而提出的。 (二)“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活教育”的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是“活教育”思想的目标。 2.“活教育”的课程理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是陈鹤琴对“活教育”课程的概述。
3.“活教育”的教学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的基本原则。 (三)“活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1.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尊重儿童主题的地位,培养他们操作的能力。
3.重视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第三章 学前教育制度
一.学前教育制度【P84】:学前教育制度是是国家关于教育目的、任务、方针和实施
方法的总和,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和水平的制约。 二.学前教育的特点【P85】:客观性;取向性;历史性;强制性;灵活性。 三.中国托幼机构的类型与工作任务【P100】 1. 托儿所:(1)发展小儿的基本动作,进行适当的体格锻炼,增强儿童的抵抗力,提高婴
幼儿的健康水平,促进其身心正常发展。(2)发展小儿模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语言及认识周围环境事物,使小儿智力得到发展,并获得简单知识。(3)进行友爱、礼貌、诚实、勇敢等良好的品德教育。(4)培养小儿的饮食、睡眠、衣着、盥洗、与人交往等各个方面的文明卫生习惯及美学的观念。 2. 幼儿园:(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
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2)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4)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3. 学前班: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体质;注重培
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注重发展幼儿的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注重培养动手能力;注重培养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我国托幼机构担负着教养幼儿和支持家长的双重任务。
第四章 幼儿与教师
一.幼儿的特性【P104】 1. 幼儿是自然人 2. 幼儿是社会人 3. 幼儿是完整的个体 4. 幼儿是自主建构的个体
5. 幼儿是处于发展初期的幼稚个体 6. 幼儿具有巨大的学习潜能 7. 幼儿以生活和游戏为主要活动 8. 每一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
二.儿童观的演变历程【P107】
1. 古代典型的儿童观为“小大人说”与“原罪说” 2. “白板说”:认为儿童生来犹如一块白板,将儿童看做是无知无能的“人”,因此,儿童
被当作罐装知识的容器,等待成人将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灌装到儿童的头脑中。
3. 近代儿童观:卢梭:以儿童为本位,把儿童当儿童看待,儿童是一个独立、平等的个体。
①人性本善②主张要赋予儿童应有的地位,尊重儿童的天性。③儿童是具有天赋力量和发展潜能的个体,儿童有自己的权利、思想、情感和需要,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天性。 4. 现代儿童观:三种价值本位的儿童观:①.国家本位儿童观②.家族本位儿童观③.个人本
位儿童观
三.幼儿的基本权利【P111】 1. 国际社会对幼儿权利的认识
2. 幼儿的基本权利:幼儿的生存权;幼儿的健康权;幼儿的和谐发展权;幼儿的受教育权。
四.现代幼儿教师的多元化角色有哪些角色?【P114】
1.幼儿教师角色观历史演变:保姆;保育员;专职幼教工作者;多样化。
五.幼儿教师职业的特点有哪些?【P118】
六.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的阶段和途径【P130】
第五章 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
一.德智体美的定义【P146】
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4.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二.“四育”的内容 智育内容:1.培养幼儿的观察智力2.培养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能力 3.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
德育内容:1.公民意识教育2.公民能力的培养3.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体育内容:体育内容:1.生活护理于健康教育2.幼儿体育活动与游戏课程3.情感教学与体育活动治疗 美育内容:1.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和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爱好2.发展幼儿对美的事物和艺术作品的感知和欣赏能力3.培养幼儿对艺术活动的想象力和初步的表现力
三.“四育”的特点 德育特点:1.幼儿德育的实质是道德的去自我中心化和社会道德的内化过程2.矛盾和冲突是促进幼儿道德发展的直接动力3.幼儿德育必须与幼儿的发展水平相匹配4.幼儿德育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
智育特点:1.问题性2.活动性和游戏性3.生活性
体育特点:1.集锻炼与教育为一体2.趣味性与规则性相统一 美育特点:1.情感的表现性2.清洁的虚构性3.表现手段的主体性4.主体的自由性5.目的的非功利性
第六章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及其基本原则
一.幼儿日常生活活动的特点
1. 重复性与感情性的统一 2.自在性与制度性的统一 二.幼儿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
1. 日常生活活动是幼儿完整生活的部分 2.日常生活活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 三.幼儿园日常生活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1. 拟定长期周期的日常生活活动计划2.创建有益于开展日常生活活动的空间环
境3.重视日常生活活动的随机教育4.重视家园合作
四.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
1. 保教并重原则2.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原则3.活动中主动学习的原则 4.三位一
体的原则5.环境与人原则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