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顶进涵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该顶进涵位于神朔铁路上,神朔铁路里程K222+959,采用1-6.0m的顶进式钢筋混凝土框构涵。该框构涵下穿神朔铁路线一股道,桥轴线与铁路中心线的夹角为50°。线路中心线到桥主体边的垂直距离为5.0m。该桥主体顶进施工对北侧宁岢线没有影响。
引道设计采用四级公路标准,采用钢筋混凝土U型槽挡墙,路面采用6米宽c35混凝土路面,该桥北侧引道坡度6%,由于涵洞北出口处70米范围的引道U型槽基坑开挖施工时,基坑边缘距宁岢线9米,对应宁岢线里程为K17+900-K17+950,此段宁岢线铁路地界为20米,为确保宁岢线行车安全,在引道开挖U型槽施工时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宁岢线路基稳定,不影响行车安全。
第二章 施工进度安排
1.工期目标
计划工期:开工日期为2013年4月1日,竣工日期为2013年12月31日。
2.总体进度安排
施工总体进度安排详见施工进度计划进度横道图。
第三章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
一.总体施工方案
框构北侧引道设计采用C30钢筋混凝土U型槽挡墙,路面采用25cm 厚c30混凝土路面宽6米,引道坡度6%上坡。由于对应宁岢线里程K17+900-K17+950处基坑开挖深度5米,此处距离宁岢线距离米。为保证宁
1
路基稳定,靠近基坑边缘设置c25钢筋混凝土防护桩,防护桩直径1.25米,桩长确保桩底低于基底5米以上,桩顶与原地面平,桩与桩采用1m*1mc30钢筋混凝土系梁连接(详见平面布置图),桩间距1.75米,设置范围,靠近宁岢线一侧基坑边缘70米长度范围。在挖防护桩施工前,在防护桩外侧施工混凝土旋喷桩止水帷幕,防止地下水渗入基坑,开挖时浸泡塌方(详见施工方法)。U型槽墙体施工完后,回填级配碎石渗水料,由于靠近线路近不允许大型设备碾压,采用小型夯实机夯填后,对回填料进行地表注浆处理。
二、旋喷桩止水帷幕施工方法
在基坑四周挖孔防护桩外侧施工旋喷桩止水帷幕。旋喷桩桩径600mm,间距0.45m,桩长15m,等边三角形搭接布设。采用切割搭接法施工使桩身之间咬合紧密。工作坑出土通道部位可以外移也要施工旋喷桩,保证坑壁四周封闭,不留地下水涌入通道(见平面示意图)。 1、工艺流程
放样定位
旋喷机就位 预搅下沉 喷浆搅拌好 重复搅拌下沉 重复搅拌上升
成桩完毕 无侧限抗压试验 2、施工工艺
①旋喷桩采用SJB-1型或GEB-600型搅拌机钻孔,起重机(或塔架)悬吊搅拌机,到达指定对中桩位,地面起伏不平时,应使起吊设备保持水平。 ②预搅下沉,待搅拌机的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搅拌机电机,放松起重机钢丝绳使搅拌机沿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下沉的速度可由电机的电流监测表控制,工作电流不应大于70A,如果下沉速度太慢,可从输送系统补给清水
2
以利钻进。
③制备水泥浆,待搅拌机下沉到一定深度时,即开始按设计确定配合比拌制水泥浆,待压浆前将水泥浆倒入集料中。
④提升喷浆搅拌,搅拌机下沉到设计深度后,开启灰浆泵将水泥浆压入地基中,边喷浆边旋转,同时严格按照设计确定的提升速度提升搅拌机。 ⑤重复上下搅拌,搅拌机提升至设计加固深度的顶面标高时,集料斗中的水泥浆应正好排空,为便于水泥浆搅拌均匀,可再次将搅拌机边旋转边下沉,至设计加固深度后将搅拌机提升出地面。
⑥清洗。向集料斗中注适量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全部管路中残存的水泥浆,直至基本干净,并将粘附在搅拌头上的软土清洗干净。 3、施工注意事项
①现场施工应予平整,必须清除地上和地下一切障碍物,场地低洼时应清淤,分层夯实回填粘性土料,不得回填杂填土或生活垃圾。开机前必须调试,检查桩机运转和输料管畅通情况。
②施工时设计停浆面一般应高出基础底面标高0.5m,在开挖基坑前,应将施工质量较差段挖去。
③旋喷桩的垂制度偏差不超过1.5%,桩位布置偏差不得大于50mm,桩径偏差不得大于4%,桩长误差不得大于5cm。
④施工前应确定搅拌机械的灰浆泵输浆量,灰浆经输浆管到达搅拌机喷浆口的时间和起吊设备提升速度等施工参数,并根据设计要求通过成桩试验,确定搅拌桩的配合比等各项参数和施工工艺,宜用流量泵控制输浆速度,使注浆泵出口压力保持在0.4~0.6Mpa,并应使搅拌机提升速度与输浆泵速度同步。
⑤制备桩的浆碴不得离析,泵送必须连续,拌制浆液的罐数,固化剂和外掺剂的用量,以及泵道浆液的时间等应由专人记录。
⑥成桩过程中,因故停止,恢复供浆时应在断浆面上或下重复搭接0.5m喷
3
浆施工,因故停机超过3小时,为防止浆液,拆卸管道清洗。
⑦搅拌机喷浆提升速度和次数必须符合施工工艺要求,专人记录搅拌机每米下沉和提升时间,深度纪录误差不得大于100mm,时间记录误差不得大于5s。
三.基坑防护桩施工方法 1、放线定位
放线定桩位及高程:依据平面布置图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好桩位中心,以中点为圆心,以桩身半径加护壁厚度为半径划出上部(即第一节)的圆周。撒石灰线作为桩孔开挖尺寸线。桩位线定好之后,必须经有关部门复查,办好预验手续后开挖。
2、开挖土方
采取分段开挖,确定采用1m为一个施工开挖段。同一段内挖土次序为先中间后周边,有效控制开挖截面尺寸。开孔完成后进行一次全面测量校核工作,对孔径、桩位中心检测无误后进行支护。
3、支设护壁模板
桩孔挖土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安装护壁模板。第一节护壁高出地坪200mm,以便挡水和定位。护壁厚度取225mm。第一节护壁应比下面的护壁厚50mm。护壁中心应与桩位中心重合,偏差不大于20mm,桩孔垂直度不大于0.5%。符合要求后可稳定模板。
护壁支摸中心线控制,系将桩控制轴线、高程引到第一节混凝土护壁上,每节以十字线对中,吊大线锤控制中心点位置,用尺杆找圆周,然后由基准点测量孔深。
4、灌注护壁混凝土
浇灌第一节护壁混凝土:护壁混凝土每挖完一节以后应立即浇灌混凝土,人工浇灌,人工捣实,使其起到护壁与挡水的双重作用,上下护壁间搭接50mm,护壁采用外齿式,C20混凝土,内设Φ16钢筋。
护壁模板宜24h后(即护壁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以后)可拆除,一般在下节桩孔土方挖完后进行。拆模后若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应加以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