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科研设计

研究生科研设计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3:04:35

研究生《科研设计》

1、拟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肝炎研究,预试结果单用西药治疗有效率为68%,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有效率为82%,为达到统计差异显著,每组需要观察多少例?

答:设P1=0.68 P2=0.82,则P=(0.68+0.82)/ 2= 0.75 。双侧μα=1.96,单侧

μβ=1.282。

n= [(1.96+1.282)2χ2χ0.75(1-0.75)]/(0.68-0.82) 2=200.85 取201列。

2、应用核苷酸治疗粒细胞减少症,初试口服药组平均22.25天达治疗高峰,肌注组17.5天达高峰,合并标准差为13.91天,问两组各需要多少例才能达到统计学显著意义?(双侧α=0.05 β=1.0)

答:设τ=22.25-17.5=4.75,s=13.91。双侧:α=0.05,μα=1.96,β

=0.1单侧μβ=1.282代入公式:查附表5得

n1=n2=2χ((1.96+1.282)χ13.91/4.75)2=180.26。取181列。

3、有人用2%碘化钾注射阿是穴或天突穴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每次1-3ml,每3天注射一次,6次为一疗程,共治疗1274例,有效率97.3%,结论:穴位注射碘化钾疗效甚佳。请对此报告加以评价。

解:A、没有设立对照组,应设一组非碘化钾对照组,碘化钾本身就是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药物,注射任何可以吸收的部位都有效果。B、应该设一个肌注对照组,如果肌注也有效,说明不是穴位的作用。穴位注射理论依据不足。C、阿是穴或天突穴,究竟是什么穴位,每个穴位多少例?甲状腺肿的分型,甲状腺肿的标准?是否有非甲状腺肿的病人混杂?每次用1-3ml的依据是什么?什么时候用1ml什么时候用3ml?

4、现有早期血吸虫病患者30例,拟分成三组,分别用呲喹酮、硝硫氰胺和酒石酸锑钾作疗效比较,请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三组。

5、请分别叙述如何控制随机误差,系统误差,过失误差?

解:A、随机误差不可避免,只能通过正确设计和增加重复次数而使之减少。B、系统误差:a、恒定系统误差:认真找出原因;b、线性系统误差:定期检测标准品和对照品,绘制质量控制图,及时发现误差予以解决;c、非线性系统误差: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尽量保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C、过失误差:可以通过细心仔细遵守操作规程,避免不正确计算和抄写错误而克服。 6、改错题:

下表为不同饲料对未成年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称体重天平感量为1克,测股骨长度用尺最小刻度为1mm。

体重(g) 分组 对照组 甲饲料组 乙饲料组

股骨长度(mm) 大鼠数 16 大鼠数 16 X±SD 180.51±9.49→180.5±9.5 200±10.50→ 200.0±10.5 0.21±0.015→ 210.0±15.0 X±SD 21.35±0.586→21.4±0.6 1.831±0.0327→18.3±0.3 1.945±0.0657→19.4±0.7 17 17 15 15 1

7、何谓Ⅰ类误差和Ⅱ类误差?两者有什么关联?某诊断方法α=0.05 β=0.1,设某病阳性率为3%,试推算2000人有多少误诊和漏诊者?并对此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作出估计和评价。

解:(1)Ⅰ类误差:假阳性错误,错误地否定了本来是正确的无效假说H0,本来是差异无显著性,误认为差异有显著性,接受了H1,把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判断为有显著性意义。发生的概率用α表示,如果将α定为0.05,表示在统计学上允许犯假阳性错误的概率为5%。在被试因素的确无效的情况下,1-α是阴性判断的可信程度,也可以说是特异度。Ⅰ类误差在诊断上是误诊。α=0.05就是误诊率为5%。Ⅱ类误差:假阴性错误,错误地否定了备择假说H1,接受了无效假说H0,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的误认为没有显著性意义。临床诊断为漏诊。用概率β表示,1-β就是阳性判断的可靠程度,把握度,敏感度。

(2)当抽样例数一定时,α大,β就小,可以通过α水平控制β的大小。

(3)该诊断法α=0.05,β=0.1,按阳性率为3%计算,2000×0.03=60人是阳性,2000人中有1940人为阴性。该诊断法α=0.05,即误诊率为5%,即在阴性病人中误诊为阳性的有5%×1940=97人,该诊断法β=0.1,即本来按阳性率3%计算。2000人中有60人阳性,那么按假阴性β=0.1计算,有10%的人漏诊,即有60×0.1=6个病人漏诊。

(4)敏感度Se:反映诊断试验敏感性的参数,是指确有本病存在时该试验检查结果呈阳性的概率,也就是真阳性率。敏感度和漏诊率之和为100%。Se=1-β=a×100%/(a+c);特异度Sp:反映诊断试验特异性的参数,是指确无本病存在时该试验检查结果呈阴性的概率,也就是真阴性率。代表某种诊断方法能正确鉴别某病的能力。特异度和误诊率之和为100%,Sp=1-α=d×100%/(b+d)。本例Se =a/(a+c)=90%;Sp =d/(b+d)=95%,已知α=0.05 β=0.1,可得Se=1-β=0.9,Sp=1-α=0.95。敏感度高的诊断试验,可以减少漏诊率,对于癌等恶性疾病诊断采用敏感度高的方法。特异度高的诊断减少误诊率,误诊将会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

检 查 + - 病人 + - 54 a 6 c 97 b 1843 d 151 1849 60 1940 8、为研究菜农钩虫感染率是否高于粮农,初步了解感染率分别是28%和18%,要求假阳性不超过5%,假阴性不超过10%,问每组需要多少人才能作出有显著差别的结论?

答:P=(0.28+0.18)/2=0.23,α=0.05,β=0.1.,单侧:μα=1.64,单侧μβ=1.282。

则有:n= [(1.64+1.282)2χ2χ0.23(1-0.23)]/(0.28-0.18) 2=302.42,答有每组需要303人才需满足条件。

9、欲将20名确诊为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A、B二组,分别给予柳氮磺胺吡啶(SSZ)和安慰剂治疗,以观察SSZ对风湿性关节炎的确切疗效,请设计并分组。

解:异体配对分组或完全随机分组都可以,异体配对分组效果更好。

异体配对分组

1 2 …. 20

2

SSZ 安慰剂 完全随机分组来设计:

先将患者编成1-20号,再以随机数字表里第5行开始数数,依次编号,再除以2,取余数。 患者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随机数字: 03 28 28 16 08 73 37 32 04 05 余数 : 1 0 0 0 0 1 1 0 0 1 编字母 : B A A A A B B A A B 患者编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随机数字: 69 30 16 09 05 88 69 58 28 99 余数 : 1 0 0 1 1 0 1 0 0 1 编字母 : B A A B B A B A A B A:2、3、4、5、8、9、12、13、16、18、19 B:1、6、10、11、14、15、17、20、7

由于A组比B组多一个数字,因此要从A组移一个至B组,在随机数字后的一个随机数字是35,除以A组的数字个数11,得2,则从A组将3号移到B组,则:

A:2、4、5、8、9、12、13、16、18、19 B:1、3、10、11、7、14、15、17、20、6

10、为研究酵解作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某医师取10个健康人血液制备成血滤液,观察血滤液放置0、45、90、135分钟不同时间某血糖浓度,请设计实验分组方法。解:配伍设计,按放置时间分为4个区组。

1 2 10 0分钟 45分钟 90分钟 135分钟 …. 11、茴香油中含的大茴香醚有升白细胞作用,现拟比较研究该药与维生素B4疗效,每种药观察30位病人,病人选择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病情稳定者,请作出适当的实验设计。

解:观察2种药物升WBC疗效,可采用试验前后参数,比较两组间升WBC作用。可以随机分组,也可以异体分组。不能用交叉配对,因为是慢性病。

大茴香醚 1 2 30 维生素B4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 12、某肿瘤科医师拟研究蛇毒某分离有效成分的抑癌作用.以小白鼠肉瘤180(S180)、小白鼠肝肉瘤(HS)、小白鼠艾氏腹水瘤(E.C)、小白鼠网状细胞瘤(A.R.S)四种瘤株作试验对象,药物浓度分别取0 (生理盐水),0.03mg/kg、0.05mg/kg、0.75mg/kg,观察蛇毒中Ⅰ峰、Ⅱ峰、Ⅲ峰、Ⅳ峰成分对不同瘤株的抑癌作用,请作出正确实验设计。

解:三个因素并且不存在交互作用。三因素适合用拉丁方设计。处理因素浓度用ABCD拉丁方字母表示,重要因素排在行(瘤株),次要因素排在列(蛇毒成分)。

S180 HS E.C Ⅰ Ⅱ Ⅲ Ⅳ A B C B C D A 3

C D A B D A B C A.R.S D

13、拟研究抗原滴度(1∶100,1∶1000,1∶10000)与抗体滴度(1∶10,1∶20,1∶40)及温度(20℃,25℃, 30℃),产生特异环状反应速度的影响,试作实验设计。

解:本例有三个因素(抗体A,抗原B,温度C),实际上有4个因素(抗体A,抗原B,温度C,A×B的交互作用),每个因素有3个水平,用正交设计,选用L9(3)较好。

试验号 A 1 2 …. 9 B 列号 A×B C 7

4

14、拟试冠心Ⅱ号方(白勺、川芎、红花、降香、丹参五味药)对冠脉血流量的影响,初步了解主要药物丹参、川芎的一级交互作用,请作正交设计。解:本例有5味药,加上一个一级交互作用共6列,选用L8(2)较好,每味药选用2个水平。

1 2 3 …. 8 列号 试验号 丹参 川芎 丹参×川芎 白芍 空白对照 红花 降香 15、为观察甲药、乙药对缺铁性贫血病人的疗效,选12位病情较一致的病人为研究对象,以一般疗法为基础,请设计试验方案,并检验甲药与乙药交互作用。解:本例处理因素为2,同时要考虑甲乙两药的交互作用,选用: 2×2析因设计。

甲药 乙 不用 药 用 不用 用 a c b d 16、某医院试用体外正压反搏器治疗心肌梗塞性心源性休克,以血压恢复到90mmHg为有效,如能达到80%病人有效,就认为比一般药物治疗有效率(60%)为优。要求α=β=0.05,如试用病人80%有效,问要多少病例即可作出其疗效超过药物疗郊的结论。

解:本例只有一个因素,选择序贯设计:不知选用的病例数,选用开放型;结果判断:体外正压反搏器是否优于药物,选择单向;以血压恢复到90mmHg有效,选择质反应。所以选择开放单向质反应序贯设计。已知条件:P1≥0.8,P0=0.6,α=β=0.05,查表得:a=3.00,b=0.707,Np1=Ka/(p1-b)=

17、欲了解某药的镇痛作用,预试提示:白药疗效至少80%,要求假阳性率与真阴性率均为0.05,试验效率不低于30%,请列出U与L方程。

4

搜索更多关于: 研究生科研设计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研究生《科研设计》 1、拟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肝炎研究,预试结果单用西药治疗有效率为68%,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有效率为82%,为达到统计差异显著,每组需要观察多少例? 答:设P1=0.68 P2=0.82,则P=(0.68+0.82)/ 2= 0.75 。双侧μα=1.96,单侧μβ=1.282。 n= [(1.96+1.282)2χ2χ0.75(1-0.75)]/(0.68-0.82) 2=200.85 取201列。 2、应用核苷酸治疗粒细胞减少症,初试口服药组平均22.25天达治疗高峰,肌注组17.5天达高峰,合并标准差为13.91天,问两组各需要多少例才能达到统计学显著意义?(双侧α=0.05 β=1.0) 答:设τ=22.25-17.5=4.75,s=13.91。双侧:α=0.05,μα=1.9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